电子说
新一代人工智能促使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如何完成这一过程中的知识传导、能力培育和素质提升?面向21世纪的通识教育已成为共识,如何在青少年群体中加快开展人工智能的科普教育?
近日,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会以“大手牵小手,共建科普社区”为主题,探讨开展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有效方法、模式和思路,找寻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如何走进社区的方式,构建普惠教育的大平台。
在徐汇区枫林街道“家门口科学社”,每到寒暑假,科学社开展面向社区青少年的机器人STEM科技营,引导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让青少年玩转机器人作品。这样的“家门口科学社”,目前已覆盖12区76个街道。
上海已经开始对“娃娃”阶段进行浅层次的人工智能感知、体验等领域的探索,部分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内已经尝试Scratch编程培训、儿童机器人课程等。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委书记马兴发说,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时代,要通过大众化的科学普及,加强对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的传播。打造“家门口科学社”,以孩子的兴趣培养带动家庭成员终身学习,扩大科普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教育正借助各项技术创新实现升级转型,人工智能正努力促进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有机融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上海赛区组委会主席杨小康认为,人工智能的赋能应用可以进一步打破教育阶段的界限,掀起新一轮学习革命。智能时代,教育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转型,已不是教育部门一家能独立完成,需要致力科普的平台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努力,这些“数字助手”利用自己的技术积累等,能助力AI和教育的深度融合。
目前,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已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作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公示的正规赛事之一,大赛旨在培养面向智能社会的小公民,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在上海青艺童创青少年发展中心理事长方展看来,构建社区、学校、培训等一体化的“家门口科学社”,让孩子们能触手可及人工智能的现实环境。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科普创新教育基地,让更多孩子享受公平科技教育。
此次大会作为2019上海市“全国科普日”市级重点活动之一,由上海市科普产业孵化基地等举办。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