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辛勤耕耘 陈维强团队把智能交通做到全国第一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为上合峰会各国元首交通出行保驾护航、助力青岛拥堵排名降至历史最好成绩、给整个青岛的道路通行装上智慧大脑、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做到全国占有率第一……这就是陈维强团队近20年一直在做的事以及取得的成果。

智慧大脑掌管道路通行

说到获得此次青岛最高科技奖,海信集团副总裁陈维强说,既意外又欣喜。他和团队19年的辛勤耕耘,有了成果。陈维强所说的成果在海信研发中心能够很好地呈现。

松岭路的海信研发中心,在这里的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内,有一个偌大的屏幕,这里实时呈现了青岛整个城市的交通现状,并用数据运算分析城市交通环境,并对城市交通进行调控。

“这相当于整个城市智能交通管控的大脑中枢,能展现整个城市的交通分析,包括交通出行热点、青岛重点商圈、交通出行路径等。”该项目的负责人杨海强介绍。在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无数个亮点,有的地方亮点稀疏,有的地方亮点集中,杨海强说每一个亮点就代表一辆车,这里呈现了全市实时道路车辆的出行情况。

“其实这套系统在2015年就开始投入使用,到2016年就已经初见成效,从信号控制的路口来说,目前四区共约700个路口的信号是由海信配合交警支队控制的。”陈维强介绍,该系统针对高峰期交通拥堵,采取缓进快出控制策略,根据道路交通需求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精细化信号配时,对时间资源再分配,使路段的车辆排队有序且相对均衡,防止车辆无控制地进入拥堵区域,导致下游路口堵死,防止路口溢出,缩短高峰持续时间。以金水路为例,在5.2公里的测试路段上,以前通行时间平均为420秒,运用智能系统后,通行时间降低至平均310秒。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在青岛道路的应用,青岛的道路拥堵状况也得到缓解,据高德地图《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15年青岛市拥堵排名全国第9,2016年项目实施投产后拥堵排名降为第19,2017年又降低至第40位。

海信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

市科技奖最高奖获得者海信集团副总裁陈维强。

自主研发弥补行业空白

那这个系统又是如何对道路进行调控的呢?在实验室内,记者看到了许多铁皮箱子,这就是海信自主研发的信号机,将该信号机安装在主要道路路口,信号机就会对道路交通进行信息采集,如车距、车长、哪些时段车辆较多、哪些时段道路畅通等,“前期我们会将交管数据、交委数据、互联网数据等输入到我们的数据大脑中,通过我们的算法将这些初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优化方案,再将方案输入到海信信号机中,信号机再根据实时路况给出解决方案,实时进行信号灯的控制以及优化,而信号机与信号机之间也相互联动,提供上下游道路信息数据。

“如果某个路段车流不连续,路口放行效率低。为了缓解路口交通压力,系统会针对性实施‘二次放行’的优化措施,向一个信号周期内放行两次,将离散车流汇聚,进行集装箱式放行,综合利用时空资源,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杨海强介绍。

海信智能交通行业专家韩锋从事智能交通领域已经10年了,他对青岛的交通状况了如指掌,他说,虽然目前早晚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也时有发生,但通过近10年的状况来看,他也能切身感受到在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交通畅通还保持在人们期盼的状况下。

近日,由海信网络科技承担的“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化管控与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省重点研发计划通过专家综合绩效评价。该项目成功突破城市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的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城市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平台系统。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实现基于大数据的路网OD分析及实时交通流预测、多元数据的拥堵状态与排队长度计算等四项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行业空白,为城市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方法支撑。在产业化推广方面,在实施期内(2016年~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

连续多年做到全国第一

“其实在1998年,海信就布下了智能交通的棋子。”陈维强说,当时海信在社保、教育、呼叫中心等多个软件领域都有所尝试。经多轮调研,海信发现,这些领域都已相对成熟,而且已经诞生了多个行业“霸主”,而智能交通的概念在国内落地不过3年时间。

“通过调研,发现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市场很大,而且国内没有形成领头企业和充分竞争格局。”陈维强1998年从哈工大博士毕业来到海信不久,就加入到智能交通研发团队。当时团队就瞅准时机,对智能交通系统不断进行技术突破,经过前两年的攻坚期,海信在智能交通方面不断精进,逐渐筑起宽广的护城河。在这个领域,海信已经连续多年做到全国第一。

说起当初的创业期,陈维强感叹,那是带领一帮学生兵打天下啊。最初,陈维强团队攻克的方向是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当时行业普遍面临车载电源不稳定等三大技术难题。当时身为总工程师的他,和技术人员一趟一趟坐公交、记录问题、讨论方案。“真是体会到坐车坐到吐的感觉。”陈维强介绍,海信交通信号机最早在2000年应用到烟台龙口时,他和研发人员大冬天蹲在马路边看信号机好不好用,整整蹲了一个礼拜。

就凭着这样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陈维强和他的团队攻下了公交车载机的关键技术。如今,海信在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做到了全国占有率第一,占据接近40%的市场份额。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这个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核心领域,海信交通信号机出货量同样拿下了最大的市场份额,陈维强的团队也从40人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400人左右。

2014年,科技部批复海信成立国家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智能交通方面,这种研究中心在全国共有三家,而海信是三家中唯一一家在企业建立该研究中心的企业。

根据评估,在青岛市智能交通系统建成后,实现了对青岛市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并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交通的业务场景进行全过程的程度关联,实现通行效率最大化、高峰期优化效果提升15%以上、瓶颈路段排队长度减少20%以上,干线行程时间平均降低12.5%,停车次数减少17%。“对我来说,此次获奖是一个巨大的鞭策。接下来,我们把AI和传统家电以及家庭社区和城市结合起来,做出更好的成绩。”陈维强说。

码头也智能 堆码提箱不用人

在12月19日举办的2018青岛市科学奖励大会上,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日前,记者来到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这座可停靠世界上最大2.4万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专用码头,正上演着用中国智慧创造的“码头神话”。在青岛港前湾港区,一座高效装卸作业的自动化码头正呈现着一派忙碌的工作景象。一个个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被船舶运抵码头,最终通过堆场高速轨道吊实现自行堆码提箱。整个码头现场“空无一人”,这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运作全靠机器人在操作。“这个码头是国内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副总工程师、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连钢介绍。智能化的注入,让4个泊位原先需要120多人现场作业的码头,现在只需10余名监控员在后台监控。在人工码头上,要编制1000个自然箱的装船计划,需要1.5到2小时,而在智能码头,同样的工作量只需5分钟。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也于11月28日投产运营。二期项目推出了山东港口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运用5G+自动化技术等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领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科技水平,再次以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向全球港航业奉献了“中国方案”。

太阳送“冷气”疫苗冰箱不插电

在12月19日举办的2018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尔生物医疗独立研发的“太阳能直接驱动制冷关键技术及在疫苗冰箱上的应用”项目,获得了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也填补了该技术的国际空白。

日前,在海尔生物医疗实验室内,记者看到了这台太阳能疫苗冷藏箱。从外观看,它和普通冰箱并无二致,宽80余厘米、深80余厘米、高近两米,就像一个中型普通冰箱。海尔生物医疗副总经理、研发负责人陈海涛介绍,这台冰箱有100升的疫苗存储容积,一般可以提供8000人次的免疫接种服务。

“该太阳能疫苗冷藏箱最大的特点是不用电力驱动,采用太阳能就能直接制冷。”陈海涛介绍,他们突破了传统疫苗冷藏箱电力不稳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及使用便利性,预期寿命大于10年,简化了产品使用维护,满足在偏远地区长期可靠运行的需要。

陈海涛介绍,近三年疫苗冷藏箱的销售量在3.6万台,累计销售已经在12万台以上。“2018年,世界儿童基金会,还专门出席了第10万台疫苗冷藏箱的下线仪式,也是对产品的认可。这个产品目前已经在包括非洲、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的78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陈海涛说,疫苗冷藏箱的使用,使得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扩大15%,累计为全球2亿儿童提供疫苗服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