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详细的谈论许多在整合里会出现的微妙思路,如:如何把计数器/定时器整合在某个步骤里,从何提升模块解读性和扩展性。此外,在整合篇还有一个重要的讨论,那就是for,while 和do 。.. while 等循环。这些都是一些顺序语言的佼佼者,可是在Verilog HDL 语言里它们就黯然失色。
要在Verilog 要实现for 和while 等循环是一个矛盾的作业,这话何说呢?首先我们可以用Verilog 来模仿for 和while 等循环,这也是第一章的重点。可是随着我们深入了解Verilog 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式,模仿就会失去意义。.. 因为只要有一个指向步骤的i 再加上一些整合的技巧,怎么样的循环我们都可以实现,这也是第五章的重点。当然整合篇所讨论的内容不单是循环而已,整合篇的第二个重点是理想时序和物理时序的整合。说实话,笔者自身也认为要结合“两个时序”是一件苦差事,理想时序是Verilog的行为,物理时序则是硬件的行为。不过在它们两者之间又有微妙的“黏糊点”,只要稍微利用一下这个“黏糊点”我们就可以非常轻松的写出符合“两个时序”的模块,但是前提条件是充足了解“理想时序”。
整合篇里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精密控时”。实现“精密控时”最笨的方法是被动式的设计方法,亦即一边仿真,一边估算时钟的控制精度。这显然是非常“传统”而且“古老”的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就是最费精神和时间的。相反的,主动式是一种讲求在代码上和想象上实现“精密控时”的设计方法。主动式的设计方法是基于“理想时序”“建模技巧”和“仿顺序操作”作为后盾的整合技巧。不说笔者吹牛,如果采用主动式的设计方法驱动IIC 和SDRAM 硬件,任何一段代码都是如此合情合理。
虽然在整合篇里还出现不相关的浮点数。事实上,笔者偶尔在寻找资料的时候才发现浮点数和Verilog 有关的参考资料实在少得可怜。激动下,笔者写出浮点数加法器,减法器,乘法器和减法器的现实原理。这样做,一是为了补充这方面资料的不足,二是为了最后一章(优化和平衡)有足够的写作资源。
整合篇最后的重点就是模块的优化和平衡。笔者在其中解释到:在优化中常常会出现优化偏向的误点。一般从单片机过度而来的同学,都会把优化偏向“越快越好”,但是在实际里, Verilog 的优化是“平衡”的:要嘛就是牺牲资源提升操作速度;要嘛就是牺牲操作速度节省资源;要嘛就是牺牲输出质量来优化前两者。以此类想,最终我们会遇上Verilog 的各种操作模式。
在最后笔者还稍微解释有关组合逻辑设计和转换的知识与技巧。可能是基于建模技巧的优势,笔者设计的模块可以在各种操作模式之间相互转换。总而言之整合篇要讨论的内容都是在:循环,组合逻辑,操作模式,理想时序和物理时序之间盘旋的整合技巧。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