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生产企业在数据流中的精细化管理

今日头条

1153人已加入

描述

1.传统业务和信息系统对比分析

众所周知,识别条码时,必须将扫描器对准条码,且一次只能识读条码。对于每天有大量进出货的公司生产仓库而言,这个工作量是巨大的,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以条码为代表的传统识别技术和方法有其诸多局限性:信息标识是静态的;信息识别是接触式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不能给每个储运单元唯一的身份;数据存储、计算是集中的等等。二维条码虽然解决了信息标识容量问题,但是条码只能适用于流通领域(商流和物流的信息管理),不能透明地跟踪和贯穿供应链过程。

RFID识别系统和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相比,具有无需接触、自动化程度高、耐用可靠、识别速度快、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可实现高速和多标签同时识别等特点,具有比其他识别技术更加广泛的用途,如供应链管理、门禁安防系统、物流系统、货物跟踪系统、电子支付、生产线自动化、物品监视、汽车监控等。所以,相比条码来说,RFID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有预言说,RFID将是用途最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

ThingMagic作为全球领先的RFID设备制造商,可以在保证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其核心产品具备750张标签每秒的读取速度,强大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高速的信息读取与处理能力。深圳铨顺宏作为ThingMagic中国区总代理,坚持以专业的技术支持,用心服务于每位客户和用户。

2.RFID的主要功能

2.1 RFID自动识别功能

RFID标签的主要核心部件是一个电子芯片,芯片中存储着能够识别目标的信息。RFID标签具有持久性、信息接收传播穿透性强、存储信息容量大、种类多等特点。有些RFID标签支持读写功能,目标物体的信息能随时被更新。

主要包含: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和后台数据库。RFID电子标签上的数据是通过射频/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阅读器通过接收标签发出的无线电波接收读取数据,并把该数据转送到数据库,控制计算机就可以处理这些数据并进行控制管理。

2.2 与ERP集成功能

1)实现电子标签信息直接进入ERP对应物料管理单据,实现数据集成关联。

2)实现销售环节物料凭证信息直接关联电子标签信息。

3)实现ERP系统可管理、维护标签商品,并可按标签实现商品库存状态、销售流程或配送流程的全流程信息查询。

1.3 RFID卡提货功能

1)实现RFID卡凭卡开单、凭卡验单等功能。

2)实现RFID卡凭卡查询商品功能,实现凭提货卡查询电子标签商品明细。

3)实现配送环节车队凭卡送货功能。

3.RFID技术在生产企业的应用

3.1数据流的精细化管理

在传统的生产、流通环节中,单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当今大规模的生产环境中,大量的单据处理不仅会降低效率、增加人工成本,还经常会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各种差错。而RFID系统的使用可将“单据流”转化为“数据流”,运用电子方式将信息转递到各个环节和部门,不仅速度快,而且差错率几乎为零。其实现方式很简单,只需在产品上加帖一个带有RFID芯片的电子标签,并在特定的地方设置专用的读/写设备即可。

如果使用RFID标签打印装置,产品出入库管理使用无线检测装置统计数量;可以建立和细化成品库储位管理功能,提高库房周转率,确保库存量的准确性;与发货协调一致,保证产品的最优流入、保存和流出;提高发运准确度,减轻劳动强度与工作量;为生产计划和作业调度管理提供辅助的数据支持;同时明显提高产品客户追溯的准确性。通过实施基于ERP的RFID解决方案,生产企业实现RFID标识产品与ERP对库存、销售管理的集成,既实现了基于RFID标签的产品精细化管理,又通过ERP的数据流对产品的库存状态、销售流向进行完整的精细化管理。

3.2 叉车、汽车专用RFID超高频读写器

Vega Reader内嵌高性能M5e UHF RFID模块,它满足于恶劣环境作业标准要求用于卡车、叉车和汽车(在车辆读者模型),非常适合部署在各种各样的室内和室外应用。一个版本是用于支持应用程序调用的最大容许输出功率允许欧盟法规。

3.3仓库采用RFID流程分析

1)入库:外包装上装有RFID电子标签的物品进入仓库,设在入口的识别系统会将货物的入库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

2)仓库堆架上的货物都带有RFID标签,方便发货时能准确、快速地找到目标。

3)通过叉车RFID读写器或手持式RFID终端进行货物上、下架、盘点和收发货等管理。

4)出库:仓库出口的RFID识别系统会自动读取目标信息,并生成出库清单。

RFID技术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力度,力争在RFID共性基础及前瞻性、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既满足了企业生产、仓储管理的要求,使管理的准确性、系统性更上一个台阶,又符合国家科技部发布的863计划的目标:即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发展模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