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CubeLL能高效的原因

描述

ST的库,有很多巧妙之处,值得大家借鉴。今天就来讲讲STM32Cbue LL库中的一点小知识。

1写在前面

有些应用要求MCU能高效处理,特别是跑一些算法时,对CPU执行效率这一块有要求。

网上有很多文章说STM32CubeHAL执行效率不高,代码量大等问题,导致很多没入门,或初学的朋友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

承认,HAL相对来说有这些问题,那么与之对应的STM32Cube LL恰好避免了这样的问题。

2LL能高效的原因

简单总结一下原因:巧妙运用C语言静态的,内联函数直接操作寄存器。

当然,这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这里不描述。

你会在LL库.h文件中发现大量类似,静态,内联函数直接读写寄存器的函数。

比如:读写IO口

__STATIC_INLINE uint32_t LL_GPIO_ReadOutputPort(GPIO_TypeDef *GPIOx){ return (uint32_t)(READ_REG(GPIOx->ODR));} __STATIC_INLINE void LL_GPIO_SetOutputPin(GPIO_TypeDef *GPIOx, uint32_t PinMask){ WRITE_REG(GPIOx->BSRR, (PinMask >> GPIO_PIN_MASK_POS) & 0x0000FFFFU);}

其中__STATIC_INLINE,就是静态、内联:

#define __STATIC_INLINE static __inline

而读写位的定义:

这里面的红定义,在众多外设.h中都在调用。比如使能USART:

LL使能USART:

__STATIC_INLINE void LL_USART_Enable(USART_TypeDef *USARTx){ SET_BIT(USARTx->CR1, USART_CR1_UE);}

标准外设库使能USART:

void USART_Cmd(USART_TypeDef* USARTx,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 Check the parameters */ assert_param(IS_USART_ALL_PERIPH(USARTx)); assert_param(IS_FUNCTIONAL_STATE(NewState)); if (NewState != DISABLE) { /* Enable the selected USART by setting the UE bit in the CR1 register */ USARTx->CR1 |= USART_CR1_UE; } else { /* Disable the selected USART by clearing the UE bit in the CR1 register */ USARTx->CR1 &= (uint16_t)~((uint16_t)USART_CR1_UE); }}

你会明显发现:LL库的执行效率更高。

3拓展:内联函数

写到这里,就顺便复习一下内联函数。

内联函数是一种编程语言结构,用来建议编译器对一些特殊函数进行内联扩展。 ---来自百度百科

通常,程序执行时,处理器从内存中读取代码执行。当程序中调用一个函数时,程序跳到存储器中保存函数的位置,开始读取代码执行,执行完后再返回。

为了提高速度,C语言定义了inline函数,告诉编译器把函数代码在编译时直接拷贝到程序中,这样就不用执行时另外读取函数代码。

提示:

当内联函数很大时,会有相反的作用,因此一般比较小的函数才使用内联函数。

4拓展:软件框架思维

LL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它巧妙运用了一些C语言知识,没有太多封装,直接或间接对寄存器进行操作。

而能这样实现,归功于ST开发团队设计了这么一个中间层软件框架。

对于有大型项目开发经验的人来说,一个项目的框架对整个项目影响很大。

就好比你建一栋楼,如果楼层框架都没造好,你觉得这栋楼质量会好吗?

所以,这里就提到,我们编程时,特别项目较大,需要考虑一下软件框架,一个好的框架能让你你的项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阅读:

1.LPTIM低功耗定时器有哪些独特功能

2.STM32F1系列的DEBUG调试功能需要配置吗?

5最后

我的知乎:strongerHuang

我的网站:www.strongerhuang.com

若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随手点“在看”、转发分享,也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在底部菜单中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原文标题:STM32Cube LL能高效的原因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strongerHuang】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