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接口实现串口数据传输的点对点通信设计

接口/总线/驱动

1143人已加入

描述

单片机在控制本地的外围期间时,信息的交互是通过8位并行数据总线进行的,但是在较大规模的现代控制系统中,单片机还需要控制远端的设备,可以利用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模块,在学习了RS-232串口通信的原理和时序后,学习了利用RS-232接口实现串口数据传输的点对点通信。

主要器件:

1、 AT89C52单片机芯片,用于控制串口通信。

2、 接口电平转换芯片MAX3232,用于实现TTL电平和RS-232电平的转换。

试验流程图:主机部分

RS-232接口

从机部分:

RS-232接口

试验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图:

RS-232接口

试验程序代码:

//PPDataR.h程序

#ifndef _PPDATAR_H // 防止PPDataT.h被重复引用

#define _PPDATAR_H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 握手信号宏定义 */

#define CALL 0x24 // 主机呼叫

#define BUSY 0x15 // 从机忙

#define OK 0x00 // 从机准备好

#define SUCC 0x2A // 接收成功

#define ERR 0xF0 // 接收错误

#define MAXLEN 64 // 缓冲区最大长度

uchar buf[MAXLEN];

#endif

//PPDataR.c程序

#include "PPDataR.h"

/* 发送数据函数 */

uchar recvdata(uchar *buf)

{

uchar i,tmp;

uchar len; // 保存数据长度

uchar ecc; // 保存校验字节

/* 接收数据长度字节 */

RI = 0;

while(!RI);

len = SBUF;

RI = 0;

/* 使用len的值为校验字节ecc赋初值 */

ecc = len;

/* 接收数据 */

for (i=0;i

{

while(!RI);

*buf = SBUF;

ecc = ecc^(*buf); // 进行字节校验

RI = 0;

buf++;

}

*buf = 0; // 表示数据结束

/* 接收校验字节 */

while(!RI);

tmp = SBUF;

RI = 0;

/* 进行数据校验 */

ecc = tmp^ecc;

if (ecc!=0) // 如果校验错误

{

*(buf-len) = 0; // 清空数据缓冲区

/* 发送校验错误信号ERR */

TI = 0;

SBUF = ERR;

while(!TI);

TI = 0;

return 0xff; // 返回0xff表示校验错误

}

/* 发送校验成功信号SUCC */

TI = 0;

SBUF = SUCC;

while(!TI);

TI = 0;

return 0; // 校验成功,返回0

}

void init_serial()

{

TMOD = 0x20; // 定时器T1使用工作方式2

TH1 = 250;

TL1 = 250;

TR1 = 1; // 开始计时

PCON = 0x80; // SMOD = 1

SCON = 0x50; // 工作方式1,波特率9600kbit/s,允许接收

}

/* 主程序 */

void main()

{

uchar tmp = 0;

/* 串口初始化 */

init_serial();

EA = 0; // 关闭所有中断

while(1)

{

/*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不是CALL,则继续等待 */

while (tmp!=CALL)

{

RI = 0;

while(!RI)

tmp = SBUF;

RI = 0;

}

/* 检测P0口判断当前是否工作忙,若P0=0xBB,则为忙状态 */

P0 = 0xff;

tmp = P0;

if(tmp==0xBB) // 如果P0口为0xBB,发送BUSY信号

{

TI = 0;

SBUF = BUSY;

while(!TI);

TI = 0;

continue;

}

/* 否则发送OK信号,表示从机可以接收数据 */

TI = 0;

SBUF = OK;

while(!TI);

TI = 0;

/* 数据接收 */

tmp = 0xff;

while(tmp==0xff)

{

tmp = recvdata(buf); // 校验失败返回0xff,接收成功返回0

}

}

}
责任编辑;z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