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融合将助力电网企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智能电网

337人已加入

描述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技术精准投放到医疗、交通、能源、金融等各个领域,不断解决着人们遇到的新问题,也缓解着应对大考的压力。

在这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电网同样由日常进入战时。从运检、调度、设备维护等输配电环节全面感知与监测分析,到“网上国网”云端服务客户需求,再到电力大数据精准服务政府、企业、居民……渗透电网肌体的科技硬实力,正丰富着电网企业的内涵,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加速融合

提升电网抗疫战斗力

大考的一层含义,是要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新的提升。疫情防控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就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作出部署。各行各业涌现的创新力量不仅提升了抗疫“战斗力”,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与安心。能源治理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一环。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加速融合,未来电网升级的更多发力点在哪里?

2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企业复工服务专班科长陶冶收到了一份复工生产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余杭区37家医药重点企业中,有4家因原材料断供等原因复产率不到50%。上下游企业的复工电力数据帮陶冶精确地锁定了产业链“断点”。他马上派出4名助企服务员上门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各省级电力公司已因地制宜推广,电力大数据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和效果被社会各界认可。从事区块链信息服务工作的巴比特副总裁马千里认为,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对地方政府推动复工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推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社区管理这一块也做得非常优秀。这些应用体现了能源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能源数据共享,即加强数据的交互,把数据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二是加强能源综合服务,即加强数据的整理,争取形成数据产品。

公司的供用电数据量庞大。从供应侧看,公司经营区的供电关口众多,电厂上网、经营区外电量输入输出等关口基本实现采集全覆盖,依托调控系统可以按日、按月统计调度发受电量,实时在线监测电力供应情况。从消费侧看,公司经营区基本实现了用户侧智能电表安装的全覆盖,有力支撑营销抄表收费,能够准确采集客户月用电量。

在公司年初圈定的工作重点里,数据中台等一系列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仍是重中之重,梳理数据、多元关联、协同分析、价值增值等硬实力的提升则更为关键。

“现在的数据颗粒度,能做到企业用电情况日收集,未来再结合用户标签,还可以做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比如中美贸易战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恢复生产的政策是否对企业发挥作用,包括企业节能降耗、电力市场预测等都能进一步分析。”国网发展部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

数字化技术融入社会治理正在形成大趋势,为企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民生“最多跑一次”“增强获得感”等带来了更多新的体验。关于电力大数据的共享与增值服务,业界认为,一是电力数据共享要对等,对电力数据共享可以建设区块链的共享节点网络体系,可以做到数据的可追溯和安全管理;二是能源综合服务要平台化,整合数据产品,集成优质服务,并吸引优质合作方基于数据产品做二次开发和升级。另外,能源电力的数字化技术可以看到个人和家庭的很多生产生活细节,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隐私保护。

“抓取数据后,如何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同行业的数据贯通也非常重要。”国网能源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超表示,如果通过政府或企业牵头,加强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打通用电、用气等相关联行业的数据,拓展数据连接的广度与实时共享程度,用户的大数据画像将会更加具体化,这些都可以作为技术突破的方向。

如今,很多市场主体既能成为电力的生产者,又能成为电力的消费者。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带动体制机制的创新,使能源治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为各方关注。

“疫情结束后,能源行业应深入研究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更好发挥应急支撑响应作用。”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表示,除了大电网的应急响应之外,应综合考虑结合局域灵活电网、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的力量,运用更加灵活、多元的方式,提升区域能源安全应急水平。

“基层能源治理的活力应当被激活。”张超认为,应合理赋予居民、企业等用电客户参与能源治理的能力。比如,可以考虑在一个社区或者工业园区内建立能源电力中心站点,作为大电网、天然气网应急响应的补充。这对电网企业提出了两个支撑性的要求:一个是硬件支撑,需要研发出更加智能的设备或管理系统,能自动识别故障、及时反馈并指导人们排除故障;另一个是软件支撑,提供更精准的咨询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用能。“能源治理生态更加丰富,对国家电网公司等能源企业来讲,将从生产型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变,主要提供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对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都非常重要。”

电网积累软硬件实力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科技抗疫,不是“急中生智”,而是“由来已久”。这种实力一方面来自公司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机制下,电网各业务环节积累的雄厚软硬件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创新引领大环境下从总部到基层每个人创新活力的迸发。

先说技术。

随着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各环节中多要素广泛接入和融合共享,开放的能源生态系统倒逼电网不断向数字化转型。公司不仅在电力重大科技创新、标准创新等领域谋篇布局,也着力探索人工智能、5G技术、区块链等技术与电网的融合。传统的手段正在更新。比如在输电线路运检中,上海等地通过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视频监控装置,已经实现了“零接触”巡检。传统的模式正在改变。比如一直在进行的营配调贯通工作,就为营销、配电、调度等电网业务关键信息的数据归真、关联分析、提升价值破除了壁垒,成为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的有力抓手。如今,覆盖电网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为公司打通数据链条提供了有力支撑。

2月26日,四川升和药业复工后生产的首批1000万片磷酸氯喹顺利下线,投放抗疫一线。而在8天前,四川邛崃市供电公司就通过智能电网调度和用户用电信息系统觉察到了药厂用电量的变化。该公司立刻联系药厂,约定时间上门排查用电安全隐患。

疫情防控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第一时间就用上了用电设备监测“千里眼”;各地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利用电网断面潮流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控电网风险并实现智能语音告警;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协助供电员工一起完成巡检工作……这些早已融入电网日常生态的科技手段,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说活力。

近日,一批远程智能消杀机器人奔赴湖北防疫一线。谁曾想,它们的“前身”竟是变电站清洗机器人。继这批经由国网双创平台联合上下游企业升级制造、孵化而成的“钢铁战士”上线后,还有电动口罩、空气净化凝胶等10余款防护类产品等待研发上市。公司构建“五位一体”双创生态体系,打造了更为开放的科技创新合作模式,给了基层更多创新空间。队伍活了,点面结合的创新生态更具发展韧劲。

此次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的一系列操作也充分体现了公司基层创新的热情与活力。继复工复产提上日程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首创的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火了。随后,公司在全系统因地制宜推广,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短时间内在各省级电力公司上线并有所创新。国网天津、重庆、青海电力等多家单位迅速推出具体举措,针对区域、行业、企业进一步细化分类,差异化提供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国网江苏电力则上线了企业复工电力指数查询平台。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一则说明硬件基础好,数据能采集得上来;二则说明执行能力强,不仅是讲政治顾大局的责任意识,也意味着挖掘数据价值的工作方式在基层已落地生根。

记者从国网发展部了解到,2月9日起,公司就已统一组织开展了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企业复工复产监测日报工作,电量采集从供电关口细化到企业用户,数据报送从月为单位变成日为单位,为政府提供观察经济的一扇窗口。由点及面、上下统筹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带动,驱动公司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线”胜利中,走得更稳健、更自信。

疫情过后,企业的发展方式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转变。而无论数据里淘金或价值中寻路,无论小步快跑或跨步飞跃,科技的作用将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多重维度中强化。电网发展也将以更多元的形式参与社会治理,融入并改变着未来的生活。
责任编辑;z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