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情况探讨

军用/航空电子

379人已加入

描述

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务院作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这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原点,也是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的起点。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这是2020年中国人民夺取新冠肺炎疫情胜利的生动写照,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亦是如此。

建国之初,党中央、毛主席高度重视航空工业,新中国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航空工业在国防建设上总是占据领先地位。

1958年2月12日,毛泽东来到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厂(现中国航发黎明)视察。

虽然建国之初的航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但作为国家重点工程,航空发动机行业很快从修理、制造备件发展到仿制苏联发动机,而且仿制成效十分明显——

1.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M-11ФР活塞式发动机按照全套苏联制造技术资料试制,于1954年顺利通过国家鉴定试车。

2.按照苏联技术资料仿制的涡喷-5发动机于1956年首飞,成为我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

3.以涡喷-5发动机为基础进行缩放设计的喷发1A发动机于1958年首飞。

1958年,研制人员生产涡喷-5发动机。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精密的工业产品之一。正是因为其高度复杂性,再加上发达国家技术装备迭代较快以及特定的历史因素、国际环境,我国航空发动机的仿制是成功的,但自主研制却走了一段充满艰辛曲折的道路。

我国航空工业是从仿制苏联机种起家的,但苏联只教会我们如何“仿”,并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研”。同样,我们引进其他国家的机种,他们不仅不教我们“仿”,而且防着我们“研”,出口给我们的大多是当时二三流甚至即将淘汰的产品。加之我们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够以及种种因素,虽然也曾想冲破这个“仿”字,走出“研”的路子,但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养成了仿制的习惯,许多人对仿制的技术和管理是熟悉的,但对自主研制的规律性认识不够、探索也不够。上世纪90年代前的航空发动机发展史,几乎是一部仿制生产史,自行研制虽曾有过几个型号,但因缺乏长期规划、投入强度不够和研制周期长、失去使用对象等原因,最终都未能定型列装,仅有少数改型的发动机投入使用。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长期实践中,我们也得出宝贵的重要共识:“单纯仿制只能救急,不能救穷,仿制像花瓶里的花,没有根,不能产生第二代”“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讨不来的”“没有核心技术,必然受制于人”……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党中央启动了一批高新装备研制,航空发动机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型号研制取得丰硕成果——

昆仑、太行、玉龙等重点型号经过艰苦努力终于研制成功。

军用航空发动机实现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从涡喷向涡扇、从中等推力向大推力的跨越,为航空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配装国产C919大型客机的长江1000立项研制,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也迈出了关键步伐。

航改燃气轮机成功实现了工业运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航空发动机装配工人正在现场忙碌。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富国强军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实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航发成立以来,始终把研制出独立自主、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航空发动机作为主责主业,全力以赴突破航空发动机瓶颈,一批重点型号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明媚春天。
责任编辑;z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