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接线盒的原理以及它的使用方法

今日头条

1153人已加入

描述

有用户讲到:三只称重传感器并联使用,以前都是把三个传感器线并联拧一块使用,现在厂买的传感器还带一个接线盒,这个接线盒起什么作用,要怎样接线?不用行不行啊?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如下:使用3只传感器的设备应该是反映釜之类的容器,接线盒的主要作用是汇总信号和调整角差,如果不用接线盒的话,信号可以正常接收,但做为多传感器系统,每个传感器的输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这就可以通过接线盒内的可调电阻进行调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具体的接线方法要看您所配的传感器和接线盒的厂家来定。传感器有4芯和6芯之分,接线盒也有多孔的。

您所使用的三只传感器进,再加总线出,您需要用到四个接线桩。各厂传感器色标不一样,您要看传感器的说明去接。还要看称重传感器的线是不是485信号线,如果是的话那两心线可直接并联,不需要接线盒,也可以,如果喜欢用接线盒。那么可以将其它两台称重传感器的线一起并到接线盒内看起来会规范一点、比较正规。且不会让接线头外露造成日久出现什么问题。

接线盒使用问题二分析:称重传感器的接线盒怎么样调节角差?托利多的接线盒一般用调角差。一般接线盒是不用调整的,还有不管是调电压的还是调信号的,都一样,你需要调几十圈后才有反应。要看你是那一种,首先找到传感器对应的电位器,正时针增大、逆时针减少。

可以通过接线盒的微调开关每一个进来入的传感器。其实接线盒就是一个加号,例如-V的接线盒(可接四只),当第一路传感器的MV为2.3mv,当第二路传感器的MV为3.3mv,当第三路传感器的MV为2.9mv,当第四路传感器的MV为1.9mv,那么到仪表的MV数位2.3+3.3+2.9+1.9=7.5MV,你可以通过调整每一路的微调开关改变其MV数。

接线盒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只有这两种链接方式。并联时输出灵敏度减小,串联式增加。接线盒中是会有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如果是模拟信号的,主要是为了进行四角的补偿。如果是数字信号的传感器,则主要是没有四角补偿的问题,数字传感器的四角补偿在表头上进行。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接线盒,一种是将信号线并到一起,在每个感器的电源线上串一到两只电位器,调整传感器的供电电压,从而消除角差。还有一种是在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并一个电位器,串两个电阻,改变输出电阻,从而达到消除角差的目的。

接线盒的选用及接线方法

1、接线盒使用概述,由于传感器在出厂时,传感器的一致性不一定很理想,再加上现场使用中的环境因素及安装手段的限制,给多个传感器并联组秤带来不平衡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须选用接线盒来调节传感器系数与传感器输出阻抗之比(mV/V/Ω)接近一致,从而保证整个秤体的平衡。

调整机械台面水平,对于有四个以上的传感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机械台面和基础都或多或少有些变形,使用时间越长,变形越严重,造成传感器受力不一致,只靠电位器的补偿是补偿不过来的,因此应先调整传感器的高度,在差值(20-40)kg范围内,再用电位器补偿调到基本一致,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由于机械台面的变形,调一个角可能影响两个角,甚至三个角,只有反复试验。

2、接线盒型号及命名,接线盒一般可分为:JB一4/6/8等系列。JB-4:五孔接线盒四线,适用于4只传感器组合使用的电子衡器或系统;JB-6:七孔接线盒六线,适用于6只传感器组合使用的电子衡器或系统;JB-8:九孔接线盒八线,适用于8只传感器组合使用的电子衡器或系统;对于超过10只传感器的电子衡器或系统,可通过多只接线盒的组合来实现联接。

例如:HBM VKK1-4,VKK1R-4,VKK2-6接线盒特点:VKK1-4用于四个传感器的并联,VKK2-6用于六个传感器的并联,集成的电阻网用于四角调整,HBM独特的屏蔽方法完成EMC保护(符合EN45501),可扩展到多于六只传感器的场合(只有VKK2-6适用),保护等级IP65(按照EN60529),不锈钢机壳 。

3、接线盒技术概况:1)不锈钢或铝合金外壳,专用密封接头,耐用、密封性好。 2)采用高精度、低漂移电阻和电位器,保证系统工作的精度和稳定性。 3)传感器连线和信号电缆连线配用专用接线端子,保证连接可靠。 4)各接线柱旁预留有可焊接线的焊孔,实现焊接接线和插入接线两用,可自主选择。 5)接线焊接点旁注有代码标识,方便用户接线。

4、接线盒安装调试

1) 接线盒安装,将接线盒固定在秤体的合适位置。打开接线盒上盖。 将传感器电缆线和仪表信号电缆从接线盒相应的接口穿入,按图示接线图将所有电缆连接好,完成后将所有的螺母拧紧。不用的接口用密封橡胶垫片或橡皮泥堵住,同时拧紧螺母。 将所有电缆线的外屏蔽接到接线盒的接地柱上。

2) 接线盒调试,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大小,参照下图所给的接线图,调整相应的电位器.(注意:电位器不要调过头)调试好后应将接线盒上盖盖上,并用螺丝拧紧。)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