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物联网感知技术,升级餐饮油烟“智慧执法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1 引言

饮食业油烟污染一直以来是严重困扰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有关资料显示,除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外,饮食服务行业对当地空气质量污染已上升到第三位。因此加强饮食业油烟治理和日常运行管理,消除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已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大事。

2、饮食业油烟的成分和危害性

饮食业油烟由食用油及食品的氧化、裂解水解而形成的,食用油在加热至270—280℃时,收集的冷凝物中有上百个化合物。从状态上来看,油烟包括气体、液体、固体三相,其中液固相颗粒物的粒径一般小于10微米,粘着性强,大部分污染物不易溶于水,极性小。油烟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性,刺激人的视觉器官,能引起咽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增加人的患病率、死亡率。据调查显示,油烟污染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饮食业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备,不能对油烟进行有效处理和高空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二是餐饮业油烟净化设施维护不到位,形成内部堵塞、排风不畅、导致油烟低空散溢。

3、城市餐饮油烟监管

为了积极有效防治城市油烟污染,国家陆续出台了多个相关法规,如《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出台了《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环境管理》的通知等,以治理和控制城市油烟对大气的污染;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也出台了地方相关管理规定。

从污染物的排放治理、监管角度来看,城市餐饮油烟的监管、治理也将经历监控、治理、治理评价的过程。实现手段和方法对应为总体区域监测,实时监测、预警,掌握整体排放情况;对超标排放企业进行执法管理;大数据分析,对净化设备效率及治理后油烟排放浓度是否达标进行分析(见图1)。

4、饮食业油烟监测方法

目前,环保部门对饮食业油烟的治理均以是否有油烟治理设施、凭现场感官检验及经验等作为监督检查主要手段。除针对停止 运行治理设施进行处罚外,对油烟污染的监督执法基本处于“无法 可依”的阶段,因此加强对饮食业油烟监测是环保部门加强油烟环境管理当务之急的任务之一。

饮食业油烟数量多、分布广,间歇性排放,监测难度大,因此在监测中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1)饮食业油烟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粘性较强的挥发性油类物质破坏环境卫生、影响视 觉卫生,以及烹饪时散发的气态不饱和醛引起的刺激性气味和挥发的油类物质气味对眼和呼吸系统的刺激作用,因此应监测油烟的主要污染因子。(2)饮食业油烟的监测属于大气污染物的监测范畴,故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大气采样器等常规仪器。(3)饮食业油烟的排放具有较大的不规律性,在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时间、监测频次、采样点位置等按技术规范执行。

5餐饮油烟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为了弥补现存餐饮行业在烟油监测上的漏洞,同时便利监管部门的监察,安科瑞Acrelcloud-3500油烟监测云平台应运而生。油烟监测模块通过2G/4G与云端平台进行通信和数据交互,系统能够对企业餐饮设备的开机状态、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实现开机率监测,净化效率监测,设施停运告警,待清洗告警,异常告警等功能;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排名等统计功能;较之传统的静电监测方案,更具安全性和实效性。平台预留与其他应用系统、设备交互对接接口,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及融合性。

油烟监测主机

油烟监控主机是现场的管理设备,实时采集油烟浓度探测器和工况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通讯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平台。同时,对本地数据进行存储,监控现场设备状态,提供人机操作界面。

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监测

设备选型方案

监测

注:双探头适合双排烟通道的场合,每路探头监测1路排烟通道。

6、安装案例

某公司食堂油烟净化器+油烟监测改造:风机为三相进线供电,其中一相供给油烟净化器使用,同时取电给油烟监测仪,风机后端出风口打孔,油烟监测仪插管取样,并将两个开口电流互感器分别安装在净化器和风机处,监测设备运行电流。

7、结束语

餐饮油烟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污染源,是形成PM25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特别是餐饮业排放油烟污染严重影响周围居民和相关行业从业者的健康。但对油烟污染的控制存在诸多问题油烟污染控制相关标准不太完善,并且执行有困难,油烟净化设备普及程度不高,仅限于大城市的大餐馆能得到较好的强制安装运行,很多中小城市及小餐馆均直接排放,并且油烟净化设备利用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油烟污染实行在线监测非常重要。安科瑞AcrelCloud3500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和连续的监测油烟净化设备的工作情况和油烟的净化与排放情况。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它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同步性、造价低、布点灵活、施工快捷等一系列优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