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统能带来什么

音视频及家电

734人已加入

描述

  其实,不管是对于打算装修房子的人,还是一般的网民,智能家居这个词早已听烂了,许多品牌都有相应的智能家居产品,比如小米的智能遥控灯泡、或者奥普智能浴霸等等,甚至是扫地机器人都被归纳到智能家居产品,在很多人眼里,有了类似这些产品,就算是智能家居了。其实这些单品只不过是让你在某一方面体验到了便利,并不能称得上我的家就是智能家居化了,这些单品只不过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下班路上,拿起手机轻轻一按,热水器已经提前启动,为您舒舒服服的冲个热水澡做好准备;空调已按您的指令自动打开,一进家门就是一个清凉的世界,舒适宜人;一身清爽之后,拿起智能遥控器,随心操控各类设备,畅快的享受数码高清大片带来的震撼;躺在软软的床上,遥控灯光让环境变得温柔,远离一天的嘈杂,享受此时属于自己的静谧;入睡之前,窗帘在遥控器的指令下徐徐拉上,带着刚才满眼的星光和您一同入梦。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来统一实现。

  智能家居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在装修时需要综合考虑,从综合布线、无线传输等来入手。虽然说现在无线产品越来越多,综合布线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是隐蔽工程的一部分,在装修前期就需要规划好。下面先来看下综合布线需要注意的问题。

  综合布线容易遮蔽线路

  首先的要说的是有线智能家居。这种智能家居需要综合布线,穿墙凿壁,将线路植入墙体,工程量较大,工期很长,家中尘土飞扬,环境受到破坏,尤其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线路布置后,无法再度更改,导致移动性差,以后想要升级更新设备基本不可能。尽管有线智能家居的缺点已经暴露,但仍有不少家庭安装了这类智能家居。对于新房来说,是可以安装有线智能家居。

  无线安装注意信号传输

  综合布线的缺点显而易见,稍不留神就会为后期埋下重大的麻烦,目前已退出主流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无线智能家居。它的无需布线、自动组网、移动性强特点,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复杂度、高可靠、双向传输等特征,可以自动组网,任意添加设备,即插即用,满足人们不断升级更新的需求。

  无线智能家居最大的特点就是免布线,不再需要布置线路来控制家居设备,健康环保,主人只要具备初中以上文化,懂点用电常识,就可自行组织安装,通常半天就能全部搞定。不过,安装时也有一些别诀窍,值得注意。

  如果按照功能来划分,可以将智能家居划分为几个系统,比如家庭多媒体娱乐系统、监控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等。下面具体来看下每个系统。

  智能新风中央换气系统

  智能新风中央换气系统可以连续地均匀地将新风送入室内(有序通风),给室内补充足够的新鲜空气(即氧气),同时将室内的污浊空气经热回收(节能)后排向室外。可以通过热回收,送入室内的新鲜空气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体感舒服。它弥补了传统节能房屋的缺陷,创造了一个隔音、无尘、洁净、节能、舒适的居住空间。

  智能灯光系统

  通过数据总线,可以在显示器或IPAD上知道每路灯光的工作状态,或通过红外探测器,安装在一些地方,比如卫生间,门口,车库,实现有人灯亮,无人灯灭,这样更节能更环保,也可以通过电脑编程,把不同的灯组成场景,比如一键离开模式,关闭所有灯光。

  智能中控系统

  回家后开空调发现凉的太慢了,或者开地暖和热水器热的太慢,下雨或风沙家里的窗户没关,家里的遥控太多,打开影院,还要用好几个遥控器,然后还要起身关灯,智能中控系统让您所有的设备随时随地想开就开。

  安防监控报警系统

  装上UPS电源,家里没电后会自动报警,装上红外幕帘和探头可以侦测到入侵报警,装上水侵探测器和提升泵,防止下雨,空调漏水,锅炉冻裂等,装上煤气探测器,煤气泄漏会自动报警,并打开新风系统。

  通过网络包括3G可以远程查看家里状况,也可以通过移动侦测摄像头把该区域内的动态变化拍照上传到指定的邮箱。

  室内环境舒适系统

  当您下班回家,家居的环境温度已经调节至适宜的温度。

  当您离开家后,无线温度控制模块自动转入Hold状态。

  您准备就寝后,温度控制系统将依据个人需求调节至适宜睡眠的温度。

  多区背景音乐系统

  在您的客厅,厨房,书房,卧室,浴室,花园等,无论您是在阳台晒太阳,还是在厨房做饭,或者是在浴室泡澡,您都能通过智能背景音乐系统听到您想听的高保真立体声音乐。

  智能无线网络系统

  您可以将您的网络分置成主宾两个WIFI网络连接,客人可以十分方便访问您家中系统里公开的网络文档,共享家中的附属设备(打印机)。

  有了智能网络系统,持续的自动备份全部以无线方式完成,保全您所有的重要数据,为您减少许多备份操作。系统将所有备份数据集中于一处,服务器级的硬盘驱动器高达10TB,能满足您对功能和安全的一切要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