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智能电网

336人已加入

描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落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能源电力发展低碳转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电力行业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

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发展规模世界领先。我国发电装机规模、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实现除台湾以外的全国联网和户户通电。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时,人均装机仅3.4瓦。到2018年底,全国全口径装机容量19.0亿千瓦,发电量7.0万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6.8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4900千瓦时,分别是1949年的1027倍、1627倍、1396倍、544倍;全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95.9万千米,35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设备容量58.5亿千伏安,分别是1949年的303倍、1690倍。电网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居世界先进水平,城乡供电可靠性在99.8%以上。

绿色低碳转型加快。2018年底,我国水电、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52亿、1.84亿、1.75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7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0.8%。煤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由1949年的91%下降到2018年的53%。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电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6~2018年,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7亿吨。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煤电发电效率仅低于日本,高于法国、德国、韩国等其他国家。全国线损率由1978年的9.64%降低至2018年的6.27%,居同等供电密度国家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持续加强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重点装备的研发,多项发电和输电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科技水平迈入世界电力强国行列。超超临界机组实现自主研发,百万千瓦空冷发电机组、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世界领先;“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国家名片”;大容量风电机组、光伏发电组件技术和产能居世界前列;水电规划、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全面领先。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1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实现全面突破,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核心技术和全套装备制造能力,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开放合作全面广泛。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菲律宾、缅甸、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埃及、埃塞俄比亚、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电力项目,实现资金、技术、装备、标准、管理等各环节国际合作。大力推进电力标准国际化工作,在特高压、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相关标准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发起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为全球能源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积极参与电力行业国际组织工作,中国在世界能源电力领域的硬实力、软实力和话语权全面提升。

电力改革成果丰硕。电力体制改革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以及电力市场的孕育,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电力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力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多模式、多层次市场化改革试点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逐年提高,企业用电成本不断降低,2016~2018年,累计释放改革红利超过1800亿元。

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几个关键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电力工业发挥基础保障作用。我国总体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预计未来三十年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电力需求还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增长。预测2020年、2035年全国总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21.5亿千瓦、35.3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7.6万亿千瓦时、11.4万亿千瓦时,2020~2035年用电量年均增速2.8%。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电力工业要顺应能源格局向清洁主导、电为中心转变的大趋势,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低碳电力,就要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电力工业的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深化煤电灵活性改造。随着新能源加速发展和用电特性变化,系统对调峰容量的需求将不断提高。我国具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少,气电占比低,煤电是当前最经济可靠的调峰电源,煤电市场定位将由传统的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电源,逐步转变为提供可靠容量、电量和灵活性的调节型电源,煤电利用小时数将持续降低,预计2030年将降至4000小时以下。目前,应分地区、分机组容量有序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对于清洁可再生能源消纳困难的“三北”地区、限制核电出力的广西、福建等省(区),30万千瓦及以下、部分60万千瓦煤电机组可以进行灵活性改造,100万千瓦、部分60万千瓦机组作为基荷电源,以便更好地发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能效作用。

加快清洁能源特别是核电发展。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继续加快清洁能源开发,争取到2035年,风电、光伏装机均达到6.0亿千瓦,水电装机达到4.8亿千瓦。在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同时,必须建设一定规模的核电,才能有效地替代煤电装机、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并尽早达到峰值。据中电联测算,2035年核电装机需要达到2亿千瓦,而截至2018年底,核电在运装机仅4466万千瓦,需要每年核准6~8台机组。核电项目体量大、建设周期长,要超前谋划,尽快确立核电战略地位,加快核电建设。

持续加强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二氧化碳排放硬约束,通过碳约束倒逼电力结构优化,改善发电结构,提高发电效率,挖掘减排空间,促进电力低碳发展。要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的生产者、经营者进一步提高企业低碳发展认识,优化电力企业建设、生产和经营活动,提高低碳发展水平,促进电力行业实现低成本减碳。要加强电力企业参与碳市场后碳管控能力建设,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近年来,电力改革出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新趋势,协调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当前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省间壁垒严重,有的省份宁可用本地煤电也不愿用外来清洁发电,甚至限制和干预省间电力交易。据统计,由于省间壁垒造成的弃电量占总弃电量的40%以上。

加快建设全国电力市场。尽快修订《电力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一开放、高效运转的电力市场体系。重点完善与全国电力市场相适应的交易机制,逐步统一省间电力交易规则,促进跨区跨省直接交易,打破省间壁垒和市场分割。

推动形成科学的电价机制。加快完善一次能源价格、上网电价、销售电价之间的联动机制,使电价真正反映能源供应的合理成本、供求关系、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治理成本。结合电价改革进程,妥善解决电价交叉补贴问题。

稳妥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推进增量配电改革,坚持配电网统一标准,促进输配电网协同发展、安全运营。

深化碳市场与电力市场耦合。统筹推动电力市场与碳交易市场深度融合,构建电碳综合市场,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优势,按照边际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实施电力交易调度,实现碳减排与能源转型协同推进。

进一步加强电力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共享、信用奖惩协调联动,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促进形成良好的行业信用应用机制与环境。

(三)强化电力系统安全

传统的生产安全风险始终存在。随着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智能用电、电动汽车、储能的快速发展,配电网从无源网成为有源网,潮流由单向变为双向、多向,电网运行控制更加复杂。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安全对电力的重要性更加突出。5G实现了计算与通信的融合,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网络运维,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减少了人为的差错,可以增强监控的智能化和网络的安全防御水平。但是,5G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能力,以及协议的互联网化、开放化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使网络有可能遭到更多的渗透和攻击。在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下,黑客攻击入口大幅增加且更加隐秘,亟需电网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防范技术。

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构建1000千伏交流主网架,提高电网配置能力和安全水平;优化750千伏、500千伏电网结构,实现合理分区和可靠运行;扩大220千伏、330千伏电网覆盖范围,总体形成送受端结构清晰、各级电网有机衔接、交直流协调发展的电网格局。加快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全面提升跨区电力交换能力,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配置。

加快智能电力系统建设。构建智能互动、开放共享、经济高效、安全可控的现代电力服务平台,提升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互动性和可靠性,满足各类分布式发电、用电设施接入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电网的感知能力、互动水平、运行效率,持续提高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

加快安全技术突破。构建大电网安全综合防御体系,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强化电力监控体系,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加强虚拟同步机等新能源发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系统稳定控制能力和灵活调节水平,强化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控,有效防范“网络攻击”。

(四)坚持创新引领未来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全方位融合,电力开发、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都呈现出新的形态和特征。智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使电网能够实现更广泛的互联,与电源侧、配电网、用户侧形成更深层次的连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需要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自愈性和互动性,特别是需要提升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电力系统自身以及电力系统与外界的友好、兼容。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重点加快研发低风速陆上风机、超大型海上风机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光伏材料,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加快第四代核电和受控核聚变技术研发;加快推进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大容量海底电缆等重点技术装备研究攻关,满足新能源更大规模汇集与外送需要;加快锂空气电池、石墨烯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研发,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使用寿命。

推动行业标准创新。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质量、安全标准,形成全面统一、公开透明的市场标准体系。重点加强新设备、新技术、智能电网等方面的标准建设及标准间的交互衔接,加强国际标准合作与对接互认。

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大力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充放电、电子商务、氢能等领域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推动传统电力企业向现代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共同推动电力发展再上新台阶

电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电联作为行业协会,行业服务成效显著。参与国家从“八五”到“十三五”的五年计划和规划中有关电力方面的内容的起草,参与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深入调查研究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积极参与组织电改调研论证,形成了“1+N”年度系列报告,累计组织编制国家、行业标准3000多项。中电联将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一是积极打造行业高端智库。进一步提升行业信息统计质量,提升数据的覆盖面、准确性、及时性。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电力形势变化,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对用电情况的影响,深入开展月度电力运行情况分析,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完善电煤价格指数编制,加强全国电力消费景气指数和电力供需预警体系研究,进一步提升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及时性。结合能源电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整合行业资源,凝聚行业共识,提出高质量的规划建议。继续做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

二是开展好行业对标与自律。继续做好中国发电企业与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对标报告编制工作。开展好各类发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力创新奖评审等工作。发挥司法鉴定中心作用,积极开展行业纠纷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推动落实《全国电力行业核心价值公约》,促进行业自律,建设优秀的行业文化。按照国家改善营商环境要求,研究电压偏差评价标准及技术路线,完成基于电能质量的供电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电力可靠性指标,推动电能质量的提高及营商环境的改善。

三是加大电力标准编制力度。深入评估已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加强“十四五”电力标准编制规划研究,加快修订电力标准体系表。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着力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分布式能源并网、综合能源服务、微电网、智能火电厂等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做好中电联与日本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器协会(CHAdeMO)签署的合作项目,落实日本企业参与中电联组织的大功率充电示范项目建设,共同推动开拓印度市场。总结中国电力企业在老挝工程中实施中国标准的实践经验,探索在东南亚电力工程中推广中国标准。

四是完善电力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价工作制度,优化评价工作模式和流程,扩大行业信用建设覆盖范围,提升行业信用建设品牌影响力,按政府部门部署,继续发布涉电力领域重点关注对象名单,探索“电力征信”助力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在工业园区的试点工作,推进电力征信产品与金融机构合作项目的应用落地。

五是深化电力国际合作服务。加强国际电力产能合作,推进合规管理体系研究,开展合规经营、国际化人才、法律等专业化培训,推进项目务实对接。拓展跨国项目质量监督、技经咨询等业务。加强对“一带一路”、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关战略、政策、动态的研判,跟踪重点国别项目,提供信息、法律、金融等方面服务。办好亚太电协大会,推动建立东北亚区域定期交流机制和政府间合作。发挥中电联-国际能源宪章联合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管理中心等平台作用,在全球能源治理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展望过去,电力工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追赶到引领的巨大飞跃,有力支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年均8.3%的经济增长。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程中,电力工业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AJX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