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利用RFID技术已经具备警戒报警功能

安全设备/系统

160人已加入

描述

礼泉县为追回十年前被盗的“石狮”文物,奖励提供线索者100万人民币。十年前,安防技术应用未大范围普及,像唐建陵石狮这类室外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如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落地安防,安防技术为文物保护支“新招”!

一、撑起文物“保护伞”

1.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在建设文物保护安防体系中,智能监控系统必不可少。利用高清监控摄像头,对文物区域无“死角”、全方位覆盖,搭建大数据网络平台,对文物进行智能化监控,实现高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远程监控平台,有效监控文物周围环境状况,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其中,文物监控管理中心负责接受着各监控点传输过来的视频信息,可以采用小间距LED显示屏为显示终端建立起文物所在的区域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对珍贵文物实施严格监控,并将监控视频数据存入存储服务器,方便监控人员查询、回放视频录像。

视频监控系统将监控设备、大数据网络平台结合,实现文物实时监控,能及时反馈到公安系统,多重保障着文物安全。

2.周界防范报警系统

除了视频监控,周界也是构建文物防护防护体系的重要内容,要确保文物安全、防止偷盗事件,做好周界报警系统设计是文物保护第一道防线。

周界防范系统是对围墙或栅栏防范非法翻越,在围墙或栅栏上设立合适的感应装置触发措施,当发生非法翻越时,感应装置可立即将警情传送到管理中心,中心将通过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区域,文物安保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并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提供实时跟踪手段与事后追查依据。

现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具备警戒报警功能,再通过周界布置智能警戒摄像机可以对文物周界进行无死角24小时监视。

3.RFID技术

随着物联网发展,RFID技术开始应用于文物管理,将RFID电子标签与文物科学绑定,创建文物RFID电子身份证。

文物工作人员将每件文物进行藏品档案文字录入、图片资料扫描和数码照片处理、摄像数字化处理,为每件文物建立的身份凭证,并将RFID标签与文物藏品数据库相结合,使文物管理人员便于完成文物藏品管理、查询、统计报表方面的工作。

尤其将RFID技术应用于库房文物管理,在文物入库前预先录入电子标签,此后文物进出库房,系统会进行自动扫描,并将扫描信息录入计算机,为文物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和手段。

RFID技术让文物拥有独特的“电子标签”,让文化保护更“智慧”,实现了文物“有迹可循”。

二、筑起文物“防火墙”

2019年,巴黎圣母院建筑物被烧令人唏嘘,敲响了文物消防安全的警钟。所以除了防止他人破坏、盗窃文物,还要防止火灾对珍贵、脆弱文物造成破坏。伴随着安防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落地消防领域,形成了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

1.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

智慧消防中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能对火警信号实现实时监测预警,为联勤联动和快速现场处置赢得时间。并结合消防设施远程监测管理系统,通过安装在各个重要场所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消防给水、自动灭火、视频监控等系统中的感知设备进行联网实时监测、提前预警。

火灾探测报警器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对未知火灾危险实时监测,切实增强火灾预警防控能力。

2.用电安全智能系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建筑的用电安全方面,采用智能云表、智能断路器系列等用电安全监控产品应用,能够实现对配电柜、配电箱、变压器、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线缆的智能监测,远程监控,切实古建筑的用电安全。

与此同时,使用用电安全智能终端,收集文保单位内的用电数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比对,分析判断电气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将风险评估报告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指导和帮助管理员进行隐患分析和整治,以达到预防效果。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等,解决了文物工作消防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打造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

总结:

从“人防”到“技防”,安防技术填补了文物的安全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为我国珍贵文物撑起“保护伞”、筑起“防火墙”。
       责任编辑:p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