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
2020年是5G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5G行业应用纷纷落地的一年。众所周知,现网5G普遍运行在中高频段,在同样覆盖面积下,5G需要建设比4G更多的基站,同时考虑到室内覆盖的需要,小基站在网络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此趋势下,运营商对于5G小基站的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第22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期间,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邓伟在“小基站助力5G建设william hill官网 ”上对此进行了解答。
他表示,在5G时代,中国移动对小基站寄予厚望,但5G商用部署仍面临着部分产品成熟度有待提升、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均衡等挑战,希望业界能够重视5G小站的部署问题,同时提高售后、交付和运维能力。
小站需求迫切
据邓伟介绍,中国移动积极开展5G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精品网络。截至8月底,中国移动已经建成30万个基站。
“在5G时代,我们对小基站寄予厚望。5G对小站的需求,一是多,二是早,”邓伟说道,中国移动的2.6GHz、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3.5GHz,以及将来的毫米波,这种频率用宏站做建设的性价比不高,考虑用小基站来做建设。
5G时代对于小基站迫切需求具体体现在:
克服传统建设的困难。邓伟表示,采用传统建设方案,将面临室外小站建网成本高,室内无源DAS室分难以改造、难以可视化管控等问题,亟需性价比高、易于部署和管理的5G小基站(含微站和皮站)及创新建设方案。
满足更丰富场景业务。邓伟表示,垂直行业千差万别,业务丰富,5G小站具有部署方便、容纳量高、帧结构更灵活的特点,可满足行业网大上行等多样性、差异化需求。
理想:5G小站相对4G小站的优势所在
相对于4G,5G小站有哪些异同呢?对于室内小站而言,4G时代可以分为一体化皮站、拓展化皮站和分布式皮站。4G以无源大室为主,分布式皮站作为最主要的补充,拓展化皮站和一体化皮站没有发展起来,主要靠非宏站厂商在做。邓伟介绍到,5G微站和皮站产品架构和4G类似,借鉴4G一体化皮站部署的困难,5G有源室分将以分布式和拓展型为主。
接着,邓伟展开介绍了二者的不同之处:第一,应用场景更广泛。4G皮站定位在中低价值、小面积区域,如一体化皮基站,发射功率小、覆盖范围有限、小区容量低,主要应用于企业、办公室、营业厅等中先行室内场所;而5G皮站则拓展全业务、多类型、各类价值解决方案,如2TR/4TR、多小区、多频多模等。
第二,技术要求更高。邓伟指出,场景更广泛也决定了对5G皮站要求会更高,5G皮站带宽更宽、功率更高、小区数更多、站型更丰富。
第三,网络结构更简化。借鉴4G小站部署经验,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网管,在运维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相比于4G,5G皮站基于三层架构,直接接入核心网,无需接入网关,另外标准化南向接口,部署统一智能网管。
第四,功能更丰富。邓伟指出,在中国移动提出5G+计划里,5G+4G是强调网络基础,5G+AICT则要求CT技术与IT 技术结合。“只有CT技术很难赋能千行百业,我们希望云和网统一。小基站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小基站,而是做为云网协同的点,要具备DICT融合的能力、数据创新应用的能力,要能感知用户数据、感知环境,在此基础
上做创新性的应用,使网络能够更好地服务云,通过云平台更好的为行业提供更多适配性的服务、更丰富的功能。”
现实:5G商用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仰望星空”之后,仍需回到现实。邓伟强调,5G小基站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部分产品成熟度有待提升。邓伟指出,目前产业链有很多厂商完成2.6G 2TR 100MHz原型机开发,但小区数、功耗、用户容量等有待提高,多模高带宽支持能力不足;其次,与宏站厂商的皮站相比,5G皮站成本及功耗还面临挑战。
邓伟表示,宏站厂商的皮站成熟,并且已经实现规模商用,但非宏站厂商的5G皮站功能性能有待优化,仍需进一步提高成本竞争优势,如软硬件指标、产品丰富度、系统集成能力、网络交付能力、运维支撑能力等。
其次,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均衡。邓伟指出,5G小站产业链呈现中间厚、两头薄的橄榄球形特点,两端上下游发展不均衡,系统集成商很多,但服务能力待增强,芯片等产业投入少、产业缓慢。其中,上游解决方案单一,SoC不成熟,生态也不够成熟;中游,产业链投入系统集成较多;下游,落地服务、应用、商业模式薄弱。
“上、中、下游有待均衡发展,做强5G小站产业链,”邓伟说到。
最后,邓伟呼吁业界能够重视部署问题。他表示,5G小站需考虑部署成本高、同频干扰等技术关键问题,同时要提高售后、交付、运维能力,中国移动很迫切的希望产业能加快繁荣,真正能够尽早的大规模、高性价比把小站部署到网络中去。
责任编辑:gt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