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测
生物识别技术的诞生带给了大家很多的便利,我们可以通过指纹开启手机,开启门锁,畅快的购物;也可以眨一眨眼睛完成软件的注册,身份的认证,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新技术的推广和发展确实提升了生活的质量,加快了服务的效率,可也应该看到这些技术所带来了一些隐患,我们似乎过多的把个人的私密信息展示了出来,忽略了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最近的一个事件也慢慢的在网上形成了讨论,似乎是一个场合要求做人脸识别的数据采集被投诉非法采集个人隐私数据,相比于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人脸数据的信息量更为丰富,在互联网支付的时代一些比较关键的支付操作都需要人脸识别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泄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才可以采集这些数据,需要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资质才可以这样做?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经历,记得大概5年前,有一次我去银行办卡,准备买一些外币转账给在国外的同事,当我按照所有流程操作完之后,刚走出银行门口就接到了一个关于银行业务的电话推销,我惊诧于我的个人信息以如此快的速度被透露了出去,要知道我之前并没有在这家银行办过业务,从那时候起我就非常注意我的个人信息安全,要知道那时候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信息的泄露都会如此迅速,现在技术发展这么快,互联网的普及这么迅速,你的面部信息怎么保证不被泄露,这确实值得担忧。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识别技术的不断地优化和发展可以起到一定地安全保障作用,这些技术保证了识别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可是在它们背后是你的生物识别信息被存放到了服务器,被存放到了智能智能设备里,被存放到了APP里,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你的这些信息可以很轻易的被获取到。
我举一个例子,我见过的一家智能锁互联网运营公司它们的后台人员可以拿到所有的使用者信息,并且只要他的想法稍有差池,就完全可以把这些信息留到自己的手里而不被人发现。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产生疑问,为什么没有设定相应的权限和约束监督机制?作为一个经历者我只能这么说,要知道很多的行业都是相对比较小的公司,建立这个样的监督机制首先存在一个监督权限的问题,谁来为个人信息泄露负责,企业领导者还是技术人员?说实话很多人也不知道谁来负责,怎么操作才是正确的。
所以当你接触到一些需要人脸识别的操作,首先要确定这样的操作是否是必要的,是否有安全保障,比如我们出行乘坐交通工具进行人脸识别是必要的,在目前来看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测体温,一个是识别乘客身份信息,确保大家安全出行,这个是有保障的操作,其他的的场合索取人脸信息能避免就避免,一定要确保我们被正确的“刷脸”,保障个人隐私安全。
责任编辑:YYX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