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沉淀磨砺耕耘,见证一朝初露芳容。11月24日,在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发布一年之后,一个崭新的园区——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终于从纸面规划走到了现实中。启动区总投资约100亿元,将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向郑州高新区集聚,吸引一万多名研发工程师率先成为这个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的首批居民。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再添利好,启动区加速建设
据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项目负责人刘鹏介绍,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项目位于郑州高新区红松路与化工路交叉口东南角,占地337亩,总建筑面积约85.3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亿元。主要功能为研发用房、检测中心、服务型公寓、商业配套以及相关产业配套,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致力于打造智能传感谷发展先行区、郑州智能传感产业引领区、创新科技转化发布示范区、智能传感应用共享体验区。打造智能传感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承接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实现新技术、产品的首发;承接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前沿学术交流会议,营造区域创新氛围,推进园区内智能传感、智慧物联新技术新产品在园区试用,打造新科技共享体验园区;高标准建设智慧园区,积极应用物联创新,打造领先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智能传感产业园,打造郑州智能传感产业新名片。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项目概念规划设计由国际著名的美国史密斯(Smith Group)设计公司担纲,引入美国、香港、深圳等先进的园区规划化设计理念,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创新、共享的产城融合的创新之谷。项目一期建设投资25亿元。其中展示中心于今年10月10日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展示中心将作为2021年世界传感器大会分会场使用,共上下四层,平时作为园区企业展示区、项目展示区、智慧园区展示区、沙盘区等。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将借助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成熟资源,建设“中国智能传感产业生态平台”,聚集智能传感产业链的核心要素,打造“平台+标准+技术+应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生态系统,加速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以政府产业规划为引领、行业用户需求为目标、行业技术解决方案为核心、产业空间载体和产业资本为两翼,实现智能传感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该项目是“中国智能传感产业生态平台”的重要载体,建设以“一院一基地”为整体架构,以“三平台+三中心”为产业驱动体系,其中一院是指中原智能传感技术研究院。以智能传感器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为目标,投资10.5亿元,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公共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从研发到中试到量产的三线贯通,一基地为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则分别由总部办公基地、产品研发基地、智能生产基地、科技孵化基地等组成。
三平台分别为科创平台、产业金融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三中心为场景实验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品体验中心,项目建成后拟入住传感器相关企业约300-500家,力争年产值100亿元、年利税6亿元;就业人数20000-30000人,其中10000-15000研发工程师。目前,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方已经与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苏州仿生纳米所等行业优质资源达成产业合作。
“中国智能传感谷”缘何“花落”郑州?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之所以“花落”郑州,与郑州高新区的产业优势分不开。经过多年发展,高新区在智能传感器及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形成了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网)、环境检测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及批量生产能力,涵盖了环境、工业、农业、电力等诸多领域。已集聚传感器行业企业50余家,上市公司企业4家;仪器仪表关联企业700余家。涌现了一批以汉威电子、新天科技、光力科技、新开普、天迈科技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技术和产品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球气体传感器领域前列。其中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气体检测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居全国首位。”高新区创新发展局局长牛道乐介绍起高新区传感器产业的现状时如数家珍。
据介绍,郑州高新区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去年11月9日,在2019世界传感器大会上,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正式发布,郑州将以高新区为核心,谋划3至4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着力发展智能传感器三大集群,形成三大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构建“一谷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进而把郑州打造成中国智能传感谷。
郑州为什么看好智能传感器产业?
智能传感器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是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据测算,智能传感器产业有万亿级的体量,在国内有千亿产值。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河南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此前印发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并支持创建国家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推进MEMS微机电系统研发中试平台建设。
为此,郑州市政府专门制订了智能传感器产业培育专案,并明确提出:“经过3-5年发展,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基本呈现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产业链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打造中国 (郑州)智能传感谷,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建成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应用示范城市。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还提出,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谋划3至4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打造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三个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传感器、智能终端传感器、汽车传感器“三个特色产业链”,推动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基于河南省以及郑州现有的产业环境和产业基础,规划明确提出两个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2025年传感器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利税15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50-100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以上,年销售收入20-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建设国家级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00家。
2019年11月,郑州高新区正式发布《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促进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暂行)》,共十条支持政策,向中外智能传感器产业相关企业和机构抛出“橄榄枝”。
“智能传感器产业十条”围绕智能传感器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诉求,分别从产业集聚、企业落户及项目落地、服务体系建设、市场开拓、企业并购、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奖励、金融、产业生态等方面政策支持,最高补助1000万元。智能传感器产业“十条”的正式发布将助力郑州高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对推进产业链协作,打造传感器高地,推动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lq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