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TMS320C5402与MAX147的接口设计(部分源程序)
介绍TMS320C5402 DSP与A/D芯片MA X147的接口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并提供了部分程序。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模数转换器;多通道缓冲串口
Interface Design of TMS320C5402 DSP and MAX147
WU Guan, WANG Peng
(Electronics Center of BUAA, Beijing 100083, China)
Key words:DSP;A/D; MCBSP(multichannel buffered serial ports)
MCBSP是TMS320C5402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0和MCBSP1)。MCBSP的外部通过6个管脚与其他串行器件相连,在内部与DSP的内核连接。串行数 据收发管脚与内部各个串口寄存器相连。
根据MCBSP的功能和结构,可以将其工作方式概括为:SPI工作方式和多通道缓冲工作方式。
本文主要介绍SPI操作方式。MCBSP的外部管脚为:串行数据接收管脚DR、接收时钟管脚CLKR、接收帧同步信号管脚FSR、发送时钟管脚CLKX、串行数据发送管脚DX、发送帧同步信号管脚FSX。在时钟和帧同步信号控制下,接收和发送通过DR和DX引脚与外部器件直接通讯。在T MS320C5402内部CPU对MCBSP的操作,利用了数个16位控制寄存器,通过2个中断和4个事件信号控制模块触发,对片内外设总线进行存取控制。在进行数据接收时,数据到达接收管脚DR后,在接收时钟CLKR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处被逐位依次移入RSR中,当收满一个字后,RSR被拷贝到缓冲寄存器RBR,接着再拷贝到数据接收寄存器DRR,此刻CPU可以通过外设总线从DRR中读取收到的数据。发送数据时,CPU将数据写入数据发送寄存器DXR,接着拷贝到发送移位寄存器XSR,在发送帧同步信号FSX后,CLKX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到来时,XSR的内容被逐位依次移到发送管脚DX上。
A/D芯片MAX147是一种具有8路通道,12位精度的串行数据转换器。可以工作于SPI和QSPI方式。输入电压范围:0~2.5V(或-1.25V~+1.25V)。采样频率可达133kHz。MAX147的管脚定义见图1。CH0~CH7为8路模拟采样输入;COM为模拟信号的参考地,VREF为2.5V外部基准电压输入;AGND为模拟地,DGND为数字地;DOUT为串行数据输出,DIN为串行数据输入;SSTRB为串行信号输出,MAX147每次输出12位转换结果时,都会在最高位输出之前产生一个时钟周期的正脉冲;CS为低电平有效的片选管脚;SCLK为串行时钟输入,最高频率为2MHz;SHDN为Shutdown模式选择,该脚悬空可使MAX147工作在外部比较模式;REFADJ为Reference?Buffer Amplifier输入,该脚接高电平可以使MX147工作在外部比较模式;VDD为工作电压。
对DSP的串口编程时,首先要复位MCBSP串口,其次是配置一些16位寄存器,设置控制和收发寄存器中各位的值。配置好寄存器,对串口的操作实际上就变成了对寄存器DRR和DXR的操作,发送数据就是对DXR进行写操作,接收数据就是对DRR进行读操作。MCBSP支持包括8、12、16和32位字长格式的数据收发。编程复位和配置寄存器的程序如下:
MAX147每次从DIN接收一组8位的控制字,启动一次转换,DOUT上输出一组12位的A/D转换数值。一般控制字为1XXX1111,其中包括选择输入通道、采样极性和转换时钟方式(内部时钟和外部时钟)、功耗模式等设置信息。在最后一位控制字输出结束后的第一个时钟下降沿,触发一次A/D转换。在A/D转换数据的最高位移出之前,SSTRB产生一个高电平脉冲,可以作为DSP串口的帧同步信号。如果在A/D转换器空闲时出现第一个高电平或在第5位A/D转换数值后出现的第一个高电平,MAX147都判断为起始位。图3所示为16时钟周期转换时序。
一组16个时钟的数据包对应一组12位的A/D转换数据,DSP读入的16位数中最高1位和最低3位是无效位。当一组数据包传送完毕后,至少有2个SCLK周期的空闲,这是由SPI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在SPI模式下,最快的采样周期并不是16个SCLK周期,而是18个SLCK周期。MCBSP在时钟的下降沿发送数据,上升沿接受数据。以下是向DXR传送一次控制字,将接收寄存器DRR中的数据存入缓冲区的中断服务子程序。
-tint:SSBX INTM;/屏蔽所有中断
STM #COMMAND,DXR11;/向DXR11传送控制字
LDM DRR1l,A;/DRR11为Mcbsp1的数据接收寄存器
STL A,-3,*AR1+%;/数据存入缓冲区,循环寻址
RETE
.end
本系统已成功地应用到温度、振动加速度信号检测系统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