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军用无人机产值超100亿元

军用/航空电子

379人已加入

描述

预测到 2024 年左右我国军用无人机产销量有望达到全球无人机市场 25%左右的 份额,我国无人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70 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军用无人机产值合计或超 100 亿元人民币。

1、无人装备:正在深刻改变战争面貌,未来作战装备首选

未来“十四五”装备采购重点方向是重要的军工投资方向,我们觉得可以从“消耗型装 备”和“未来作战装备”两个维度进行筛选。“消耗型装备”选择逻辑是实战化训练强度 加大以及作战战备导致武器装备的需求增加;“未来作战装备”则是顺应新军事变革下对 武器装备赛道的选择。

1.1 战争无人化是未来战争重要形式

无人装备是指无人驾驶的、完全按遥控操作或者按预编程序自主运作的、携带进攻性或 防御性武器遂行作战任务的一类武器平台。主要包括无人机(UAS)、无人地面车(UGV)、 水下无人潜器(UUV)、水面无人艇(USV)等。

无人机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人类战争正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战争无人化成为重要 的发展趋势之一。各种无人作战平台在局部战争中开始崭露头角,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 力和光明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无人装备在多次现代 战争中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各种无人作战装备在局部战争中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无人机、 水下无人潜器和水面无人艇均协助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完成重要任务。我们认为,无人 装备在未来战争中将会显示出更加巨大的发展潜力。

无人机

军用无人装备具有伤亡率低、成本低、配置灵活等诸多优势。无人装备可以无人员伤 亡;设计以任务为中心;成本低廉;高隐蔽性等诸多方面。无人装备在战场上可 以灵活配置,在陆、海、空、天等各领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技术进步下战争形式 变革的必然趋势。经过多次实战考验,无人装备已不限于侦查、监视等传统模式,在军 事打击、信息对抗、预警等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认为,无人装备在侦查、 火力和保障三个战争中的最重要的关键要素方面,均具备非常大的潜力。未来在智能化 远程攻击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战争中,无人装备成为改变未来战争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装 备,也必将成为国家军事博弈的重要力量。

无人机

1.2 对比美军无人装备,我军无人装备仍处于发展初期

美国无人装备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当前各军种无人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军用无 人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 20 世纪初期,发展早期由于受到动力、控制、导航和通信 等相关技术的制约,以及对无人机应用前景缺乏全面的认知,无人机的发展一直比较缓 慢,应用极其有限。在 20 世纪后期,随着在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对其创造性的应用, 无人机逐步从有人驾驶飞机的衍生品发展为重要的国防航空装备。美国作为航空工业基 础和技术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其无人机的研发、应用、装备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14 年 10 月,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中心”在其《迈向新的“抵消战略”》的报告中, 把无人作战系统技术视为未来美军五大技术支柱的核心。据美国巴德学院无人机研究中 心报告,2019 年美军希望购买 3447 架无人机,采购预算总金额 93.9 亿美元,远高于历 史每年 40-60 亿美金规模。

无人机

以无人机为例,21 世纪以来,美国在政策规划、产业投资、作战方法等维度全方位提 升了无人机的战略地位。回顾美国军队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美军装备中无人机比重在 有规划性的提升,对比我军发展同样具有较强的参考性。作为应用最成熟的无人装备,根据 Unmanned Systems Integrated Roadmap 数据,2014-2018 年美国在无人装备上 共投入 238.83 亿美元,其中无人机投入 216.99 亿美元,占比达 90.86%。

无人机

2018 年 8 月 30 日,美国防部发布《2017-2042 财年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作为美国 第五版《无人系统综合线路图》,反映出美军无人装备发展正进入高效提升整个谱系能力、 全面推进概念技术融合、逐步推动装备更新拓展的“三管齐下”的新时期。据美国无人 作战系统发展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军用无人机、军用无人地面车辆,军用水下潜器等 装备在一体化打击、多兵种协同作战、无人运输等方向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无人机

美国持续加大无人装备投入,其中空军、海军装备研发与采购投入占比最大。据美国国 防部数据,2017 年美军加大在无人系统方面的支出,全年预算达到 42.45 亿美金。按部 门看,其中空军和海军占总支出比例较大,空军(15.2 亿美金,占比 35.7%),海军(16.6 亿美金,占比 39.1%)。按用途看,装备的研发与采购占绝大部分,合计 40.44 亿美金, 占比 95.27%。据美国无人系统综合路线报告,我们判断未来美国未来会持续加大无人 装备支出,并着力发展具备颠覆战场能力的技术,例如超音速无人装备、作战无人机等。

无人机

与美军无人装备相比,我国无人装备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无人装备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 无人机,据全球无人机网数据,当前我国无人机应用水平落后美国近 20 年。根据《美 国军用无人机发展的历史透析》,我国应借鉴美国军用无人机发展的成功经验,将无人机 研发装备纳入整个训练与作战计划之中。在国庆 70 周年阅兵式上,装备展示中无人作 战模块有 3 个方队,展示了 9 种无人机(含无人侦察机、察打一体无人机等多型号无人 机)和 1 款 HSU001 无人潜航器,而且全都是首次亮相国厌阅兵式。但是与美军无人装 备相比,我国无人装备发展潜力巨大。

无人机

国庆阅兵仪式上大量新式无人装备的亮相,表明了我军越来越重视无人装备在未来战争 中的作用,并将进一步加大对无人装备的武器研发、作战演习的投入。未来战场上,大 量智能化无人装备的使用,将使传统的作战观念得到完全改观,作战目标将不再是歼灭 敌方有生力量,而是瘫痪敌方作战体系。目前我国多型号先进无人机相继定型落地,未 来我军或将进一步加大无人机采购和装备数量。

总体上看,我们认为中国大力发展无人装备,将保障我军掌控未来战争的主动权,长远 看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1.3 无人装备成长逻辑:消耗属性强,军民共用潜力巨大

我们认为,无人装备作为新兴装备类型,未来成长逻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军用领域,无人装备在战争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消耗属性强,需求空间大。无人装备作为“消耗”品,具有“易耗”属性。由于无人装备损毁不会带来人员伤亡, 且直接损失相较于有人作战平台要小很多;此外,现代战争导弹、雷达等攻击性武器及 作战辅助装备的性能越来越先进,大大增大了装备被击毁的风险。以无人机为例,作为 “作战工具”是一种典型的消耗品,近年来,在战场上无人机被击落或损毁的报道不断。

无人机

2、在民用领域,未来无人设备在测绘、巡检、勘探、气象、物流、环境监测、灾后救 援、水下打捞等等诸多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无人装备的重要形式:军用无人机、水下无人潜器

2.1 无人机:战争应用场景扩大,其在装备中结构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军用无人机作 战功能颇多,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是现代及未来战争中的主要装备。无人机种类繁多、 用途广特点鲜明,按用途分类,军用无人机可分为侦察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电子对抗 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无人战斗机以及靶机等;民用无人机可分为巡查/监视无人机、 物流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气象无人机、勘探无人机以及测绘无人机等。从具体作战用 途上看,无人机被广泛用于对地攻击、电子干扰、诱饵欺骗、侦察监视、空中预警、目 标指示、火力评估、通信中继、空中格斗和反导拦截等方面。

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具有战场适应、生存能力强,低成本等诸多优势,有望成为改变未来战争规 则的颠覆性技术装备。军用无人机可以: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受气候条件限制少, 可在恶劣环境下执行任务;具备较高的经济性。此外,经过多次实战考验及迭代,无 人机已不限于侦查、监视等传统模式,在军事打击、信息对抗、预警等领域,发挥的作 用越来越大。

国内无人机市场大有可为,我们从国内军用、国际军贸、以及民用三个维度分析:

1、国内列装,军用无人机或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巨大机遇期。据全球无人机网数据, 当前我国无人机应用水平落后美国近 20 年,先进机型距美国技术方面仍有差距。当前, 我国正在积极开展无人机作战使用相关研究,多型号先进无人机相继定型,未来我军将 会加大无人机采购和装备数量,国内市场将迎来大的机遇期。我们预计,随着我国机械 化、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新式无人机技术的提升,我国无人机订单将加速落地。

2、全球军贸,军用无人机是出口的重要方向。随着彩虹系列、翼龙、翔龙无人机的研 发成功,我国无人机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如航天彩虹已实现批量出口。根据美智库 IISS 数据,2008 年至 2017 年中国出口 88 架军用无人机,相比之下美国和 以色列分别出口 351 架和 186 架,我国军用无人机出口还有提升空间。根据 TealGroup, 预计到 2024 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15 亿美元。

3、民用方面,下游各领域市场需求强劲。无人机在物探、地理测绘、应急救援、农业 生产、石油管线巡线、电力巡线、森林防火、治安维稳、处突、海洋巡逻、区域警戒、 物流、航拍服务等领域均有大量的市场需求。近年我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涌现出如大疆、 亿航、顺丰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中国在全球无人机领域中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无人机

我们预测到 2024 年左右我国军用无人机产销量有望达到全球无人机市场 25%左右的 份额,我国无人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70 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军用无人机产值 合计或超 1100 亿元人民币。

在无人机产业链方面,建议关注彩虹无人机出口的公司航天彩虹、长鹰信质等。航天彩 虹收入、产品和技术等多方面综合实力国际领先。无人机产品已获得大量国内外订单, 是我国首家实现无人机批量出口且出口量最大的单位,近十年销售额累计数已处于全球 军贸市场前三位。长鹰信质是国内第一家无人机研制单位,2018 年长鹰信质的出口型无 人机获得军品出口立项,有望取得军贸订单。

无人机

2.2 水下潜器:我国水下安全面临威胁,构建完备攻防体系需求迫切

无人潜航器(UUV)是没有人驾驶、靠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水下航行的器具,主要可进行深海探测、救生、排除水雷等高危险性水下作业的智能化系统。军用领域,无 人潜航器可作为一种新概念武器中无人作战平台武器。和军用无人机样,水下潜器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无人装备。

无人潜航器天然就具备隐蔽性好的优势:厚厚的海水让应用最广泛的短波无线电 探测装备变得无能为力;水下航行噪声低,则让水声探测设备望而兴叹;高度 的自主化,使其能够与水面母船或水下母艇保持很远距离,对方难以通过发现母船 或母艇来推算其水下位置。此外,与潜艇等有人装备相比,同样军备无人员伤亡;高隐蔽性;多功能、多用途等特点。

无人机

美军要求无人潜航器应尽可能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美军基于装备现状并 面向军事应用,明确给出了各级别的直径范围和可采用的发射方式(水声对抗器材、 通海抛物口、逃生舱、鱼雷发射管、垂直发射管、背驼式坞舱等),更有利于军用 UUV 成为建制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按照美国《无人潜航器总体发展规划》,美国海军 重点开发和部署以下四种级别的无人潜航器。

无人机

我国在无人水下航行器研发方面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先后研制了多型 UUV,如“海燕”水下滑翔机、水下无人飞翼滑翔机等具备较强的军事应用潜力。但整 体上看,目前我国无人水下航行器存在口径规格不统一,搭载布放方式单一(多为水面 船布放回收)、多功能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与美国谱系齐全、联合作战成效显著等优 势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认为,面对“水下国门洞开”的威胁,加强水下防御能 力建设、加速水下无人装备技术革新的需求将更加紧迫。

我们认为,水下攻防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无人潜器产业发展的最大成长动力。当前我 国水下安全面临威胁,建立完备的水下攻防体系迫在眉睫。根据海军指挥学院报告 显示,长期以来,美、日等在西太地区不断调整兵力部署,强化其联合反潜作战体系, 编织构建日益严密的水下作战网络,持续增大对我水下侦察、监视力度,尤其是以潜艇 和无人潜航器为主的水下作战平台实施侦察日趋频繁,已严重影响我水下环境安全。

据智研资讯统计数据,2017 年全球潜航器产业规模为 23.34 亿美元,2018 年规模增长 至 27.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75%。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下游应用市场的拓展, 2025 年全球水下潜航器产业有望增长至 91.20 亿美元,2018-2025 年 8 年 CAGR 达 16.30%。

无人机

目前 A 股参与水下无人潜航器产业的公司主要是中国海防,公司是我国水下攻防体系建 设龙头,曾参与科技部“863”海洋领域重大专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公司近 年持续布局水下无人潜航领域。2018 年公司实施第二次重组,中船重工集团将水下信息 探测、水下信息获取及水下信息对抗系统及配套装备业务注入中国海防,实现中国海防 对水下信息系统各专业领域的全覆盖。中国海防利用水下通信系统技术优势,重点参与 无人潜航器的产品配套,主要产品包括无人潜航器通信与监控系统、遥控遥测系统等。

据公司公告,中国海防子公司长城电子(持股 100%)是海军通信声纳的定点研制生产 单位,受到海军以及水声行业的高度认可,公司开发并储备了可适用于小型化水下移动 平台的水声通信装置技术。基于此类技术,子公司赛思科(持股 29.94%)能够推出可 用于水下无人潜航器(UUV)的水声通信装置,该装置解决了航行状态下 UUV 与外界的 信息传输问题,能够满足具有不同使命任务的水下无人平台对水下通信的需求。

此外,子公司杰瑞电子(持股 54.08%)是我国各类军用水下信息探测与对抗类产品、 水下信息装备系统及配套设备的保军单位。公司以“人工智能、仿真推演、捷云平台” 等技术为支撑,积极开展水下攻防体系与无人集群作战等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拓展无人 平台及装备领域。

3. 重点企业:航天彩虹、中国海防

3.1 航天彩虹:军用无人机优质赛道里画的一道彩虹

航天彩虹是我国军用无人机的核心资产,产品谱系最全,是我国首家实现无人机批量出 口且出口量最大的单位。彩虹系列无人机型谱是目前国内无人机产品型谱最全的,成熟 产品包括彩虹-3 中空多用途无人机系统、彩虹-4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彩虹-5 中高空长航 时无人机、彩虹-804D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产品已出口至多个国家并成功获得大 量国际、国内市场订单,是我国首家实现无人机批量出口且出口量最大的单位,一直在 国际舞台上与美国、以色列、欧洲等国的大型企业同台竞技,近十年销售额累计数已处 于全球市场前三位。2019 年公司营收(31.00 亿元,+14.04%),归母净利润(2.32 亿 元,-4.10%),其中无人机产品 2019 年营收(14.16 亿元,+18.20%);2020H1 公司营 收(10.38 亿元,-4.44%),归母净利润(0.29 亿元,-20.22%)。

航天彩虹的成长路径有三:国内列装、军贸订单、切入民用市场。

1)国内列装,军用无人机或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巨大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 建设国际一流军队的目标,建设一流军队需要一流武器装备支撑,无人机以其作战使用 灵活、使用成本较低、避免人员伤亡等优点,在现代战争中制胜作用愈发凸显。我国正 在积极开展无人机作战使用相关研究,多型号先进无人机相继定型落地,未来我军将会 加大无人机采购和装备数量,国内市场将迎来大的机遇期。

21 世纪以来,我国空军装备展现全新面貌,主力作战机型加速迭代,但据全球无人机网 数据,当前我国无人机应用水平落后美国近 20 年,先进机型距美国技术方面仍有差距, 所以我国无人机在军民应用领域的缺口仍十分巨大。我们预计,随着我国机械化、信息 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新式无人机技术的提升,我国无人机订单将加速落地。

2)全球军贸,军用无人机是出口的重要方向。随着彩虹系列、翼龙、翔龙无人机的研 发成功,我国无人机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如航天彩虹已实现批量出口。根据美智库 IISS 数据,2008 年至 2017 年中国出口 88 架军用无人机,相比之下美国和 以色列分别出口 351 架和 186 架,我国军用无人机出口还有提升空间。根据 TealGroup, 预计到 2024 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15 亿美元。我们预测到 2024 年 左右我国军用无人机产销量有望达到全球无人机市场 25%左右的份额,我国无人机规 模预计将达到 170 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军用无人机产值合计或超 1100 亿 元人民币。

3)民用方面,下游各领域市场需求强劲。无人机在物探、地理测绘、应急救援、农业 生产、石油管线巡线、电力巡线、森林防火、治安维稳、处突、海洋巡逻、区域警戒、 物流、航拍服务以及搭载飞行服务等领域均有大量的市场需求。近年我国在民用无人机 领域涌现出如大疆、亿航、顺丰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中国在全球无人机领域中的 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3.2 中国海防:我国水下攻防体系建设主力军

中国海防是我国舰船最核心的军工电子信息化资产上市平台。2017 年长城电子经借壳中 电广通上市,后更名为中国海防。公司主业变更,军品方面主要包括水声信息传输装备 和水下武器系统专项设备。2018 年,中国海防启动二次资产注入,置入资产主要为水下 信息探测、水下信息获取及水下信息对抗系统及装备业务等电子信息板块业务相关资产, 是舰船电子信息板块核心资产。子公司长城电子是水下通信装备的唯一定点专业科研生 产企业,海军军用通信声纳装备的唯一供应商、一体化声纳水声通信功能系统总体牵头 单位;子公司海声科技、辽海装备等是我国水下探测与对抗领域的龙头单位。公司 2019 年营收(40.74 亿,+15.20%),归母净利润(6.46 亿,+36.26%);2020H1 公司营收 (17.47 亿元,-9.35%),归母净利润(2.22 亿元,+1.39%)。

目前,中国海防已实现对水下信息系统各专业领域的全覆盖,同时还将进一步充实中国 海防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电子信息板块平台的业务内涵,使得国海防成为国内水下信息系 统和装备行业技术最全面、产研实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我们认为中国海 防的成长路径有二:内生、外延。

1)内生:受益于我国海军舰艇装备建设浪潮,以及水下攻防体系建设。基于国家水下 安全层面的考虑:攻防需并进,在他国威胁下,除了要在防御体系上不断精进包括反潜、 监听等,在进攻端也需针对舰艇加筑实力。水下攻防是典型的技术对抗体系,会互相带 动装备的升级,进而装备持续列装的空间很大。中国海防目前体内是中国舰船领域核心 的信息化类资产,军工占比高,成长性好;业绩承诺叠加内生增长,再加上 2020 年初 的定增价格为 26.76 元,提供了很好的安全垫。

2)外延:预计中国船舶集团体外还有 30 多亿利润舰船电子信息化资产,资产注入值得 期待。南北船合并成新的中国船舶集团后,由于中船科技资产重组方案的被否,中国海 防已成为中国船舶集团唯一的舰船电子信息化资产上市平台,集团体外有庞大的舰船电 子与信息化资产,预计该部分资产利润规模高达 30 多亿元,在提高资产证券化率、集 团产业整合以及再融资新规等背景下,存在资产注入预期。

责任编辑:g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