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路灯自动光控控制装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目前我们广东中山管理的一个小区,有高层洋房12栋和独立别墅168座,园区面积达110350㎡,户外路灯、车库照明、大堂照明、围墙灯全部安装了时控开关控制器,数量共计81个,微电脑自动时控设定开关灯时间。但有一个明显的缺陷,特别是夏季,广东的天气变化无常,如阴雨天气,天黑时间提前可达30~120分钟,时间未到,时控开关不动作,整改小区漆黑一片,住户/业主投诉现象非常严重。需要反复的靠人工调整时间控制器。

夏季天气易变化,自动时控开关需每周进行两次的调整,工作量较大,还时常出现调整不及时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解决该困扰多年来的路灯开关问题,我逛遍了整个五金材料商城,终于发现了一款“智能光控开关”控制器。立即购买回去,安装在控制箱后按照说明书调试参数。试运行了几天,反复调试,但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该产品因受环境因素影响,灵敏度等问题存在误动作,若单独使用,运行不稳定。经过如下改良,配套使用智能光控+时控开关形成自锁线路,解决了误动作信号,达到笔者要求,使用效果良好。

我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在保持原时控开关定时控制线路不变的情况下和考虑成本方面,增加了一套智能光控感应设备,能自动感应天气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智能调整,可设置延时、工作模式等参数。改变以往单一的设置时间开关灯现象。并网后运行可靠。彻底解决了路灯照明和天气变化不同步现象。

改进后使用的该套路灯自动光控控制装置所需材料:

1.上海华旗微电脑时控开关一个,型号为KG316T,电压AC220V、时控范围:1m~168h

2.正泰交流接触器一个,型号为CJX2-1210,线圈电压AC220V、一常开辅助触点

3.上海卓一TOONE智能光控开关,型号为ZYT15-GK,电压AC220V,纯光控或延时功能

一、控制原理说明:

1.在原路灯时控开关控制线路不变的情况情况下,串入一组光控感应装置G1,当时控开关T1输出端动作后(T1动作开时间应提前),控制回路经过光控感应设备,如傍晚天未黑,光控装置不联动路灯接触器K1,此时路灯不会通电。

当天黑,触发光控G1动作后,接通路灯接触器K1电磁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防止G1动作反复,需接触器自锁,夜深后时控开关应设置关闭动作)。当早晨天亮后光控装置能及时切断路灯控制电源。实现了照明系统和天气变化的同步。

2.接线方式:

设备工作电压:AC-220V

连续线顺序:T1输出端-→G1常开3点-→G1常开4点-→K1线圈A2端-→K1线圈A1端-→电源N位-→G1感应1-2端接探头

二、操作重点说明:

1.通电后屏幕显示,不断的按SET液晶各区域字段切换段闪烁,闪烁时通过+键选择需要的参数。

2.工作模式区域ON表示一直处于开的状态,OF表示一直处于关的状态,1、2、3、4、5从小到大表示亮度由暗变为亮。

3.左侧的半圆格对应1、2、3、4、5光敏度的细分比例,选择1且半圆显示一格表示最暗的光敏度(户外照明一般选择此档,如果觉得太暗可适当增加半圆格数)。

4.半圆边上min这里的数字表示光控延时,也就是感应到光线变化后延时一定的时间后再动作(避免误动作,一般设置5分钟左右)。

5.最右边hour这里的数字表示工作时长,也就是天黑开启延时多少小时后关闭(不需要等到天亮才关闭,如果需要天黑开启天亮关闭这里选择“-”)。

6.注意输出的接线方式,本产品为触点开关输出(输出不带电压的需要接线形成开关回路,具体参照接线示意图)。

声光控制

线路连接正确检查完毕后通电调试:

项目常用设置:

设置T1自动模式 17:00~06:00-→光控G1工作模式1段-→照度设置80%Lux-→延时设置2min-→工作时长(-关闭)-→自动

三、注意事项:

1.光控G设备必须设置延时动作1~5分钟,防止误动作。

2.工作模式设置建议在1~2段,灵敏度80%Lux左右,按照实际使用情况现场安装环境做相应的调整。

3.光控G感应探头安装在户外,自然采光处,尽量避免灯光照射区域。保持清洁和为防止误动作及防水作用,建议安装防水盒,采用透明亚克力,制作尺寸45mmX45mmX50mm(长X宽X高)。

4.光控装置感应探头接线不宜过长,取30cm~150cm为宜。

5.路灯控制箱接触器线圈阻性负载超过10A,建议加装中继装置。

6.智能光控设备建议接入自锁线路,防止天初黑时动作反复跳动。

公司管辖的50多个住宅小区项目,路灯照明设施用电能耗极高。全部进行了改造,解决了以往单独时控开关的弊端,节能效果非常明显。改造后每月平均节电约65,000kw·h。更是大大减少了工程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该套路灯自动光控控制装置所需材料简单易购,成本低,效率高。运行稳定,维护率低。可在同行业进行推广使用。
责任编辑人:CC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