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手机无断网标识 按时长付费用户为此多花钱

3G技术应用

1人已加入

描述

3G手机无断网标识 按时长付费用户为此多花钱

不少3G手机无断开网络标识 按时长收费用户可能会因此被扣费

  你的手机上网是按时长还是按流量来进行计费?如果是按时长计费,那你就要注意了,因为你很可能会遇到上网时长难以监控的问题。

  近日有用户向记者表示,由于其使用的3G手机没有“下线”的功能,他采用的又是按“时长”进行付费的方式,因此手机上网消费多少完全无法监控。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目前针对这一问题仍然难以有完善的解决方法,采用时长作为计费方式的手机上网用户,应经常到网上营业厅监控上网消费。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除署名外)

  读者投诉 3G手机没有断开网络标识

  目前,电脑3G上网往往有明确的软件让用户“上线”或者“下线”,但3G智能手机上网则多数没有“下线”功能。近日有3G手机用户向记者投诉称,按时长进行付费的手机上网套餐,由于缺乏“下线”功能,流量难以监控。

  广州市民陈先生热衷于手机3G上网。一开始,陈先生采用的是按流量进行计费的方式:每个月包1G流量来上网。但他很快发现,如果按流量计费,不论是手机视频,还是其他大流量下载的应用,他基本上都不敢使用,3G手机的种种优势自然无法显现。因此,陈先生到运营商营业厅另外办理了按照时长计费的上网方式。

  刚刚开始体验,由于按照时长计费,不论是在手机上收看电视,还是大量下载MP3音乐,陈先生均无需在为流量而伤脑筋,他心中暗爽。但很快,陈先生发现了新的问题——他这台3G手机不像笔记本电脑,他根本找不到断开网络链接的方式,这导致他完全无法确切知道他的手机是在“上线”还是已经“下线”。

  “我现在用手机浏览器点开了一个网页,然后就不看其他任何信息。很显然我已经激活了上网功能。但这到底是只用了一秒钟上网时间,还是已经激活了上网功能,不论我看不看其他网页,都在不断计费?”日前,陈先生拿着自己的高端智能3G手机向记者演示。记者看到,不像在笔记本电脑中利用软件拨号上网,在手机浏览器中并没有明显的断开网络标识。

  运营商支招 用户可临时断开无线网络链接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据记者向本地运营商查询后发现,目前似乎还缺乏解决之道。一位营业厅客服人员向记者表示,由于不少3G手机的确都没有明确“下线”功能,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临时断开无线网络链接,然后再重新接上无线网络,以这种“笨方法”来“下线”。记者拨通某运营商客户服务热线,一位客服人员向记者表示,3G消费者最好经常用手机登陆网上营业厅进行查询,以防止手机资费超标而浑然不觉。

  记者调查 大部分3G手机难监控上网时长

  是不是所有3G智能手机都没有下线功能?记者近日走访多个手机卖场了解到,没有明确“下线”功能并不仅仅是个别3G智能手机的情况,目前大部分能安装软件的高端3G手机均没有此项功能。

  有手机玩家向记者表示,他目前手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并不是用来打电话,而是单纯用来上网。“一旦不上网,我就将整个网络屏蔽掉,以防止手机意外上网。”该玩家向记者表示,无线上网越来越时髦,不论是运营商定制高端智能手机,还是手机厂商在生产高端智能手机,在设计3G上网手机的时候,最好都要在手机明显的位置设立断网开关:“这样无疑让玩家玩得心里有数,不需要惴惴不安地上网。”

  相关报道

  手机软件自动上网 容易造成消费纠纷

  有手机玩家向记者表示,不少手机智能软件都会不时地自动链接网络以实现数据更新。因此,一台缺乏明确“下线”功能的手机,很可能将给运营商带来不少的消费纠纷。

  比如目前不少高端3G智能手机都配备了天气软件。跟不少其它应用程序一样,天气软件会不时在后台无声无息地打开,然后进行自动更新以获取最新信息。很显然,由于用户毫无知觉,这很容易在未来造成不少的消费纠纷。

  有专家认为,很多3G手机由于程序在后台打开,而被误认为是“吸费软件”。要避免因此引起纠纷,运营商和手机服务商有必要推出相关软件,对手机上网进行监控。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为了防止纠纷,运营商可以推出强制掐断手机上网功能的软件,又或者推出计费软件,以防止消费者被莫名其妙地扣费。

  链接 手机上网收费有两大方式

  目前手机上网收费方式主要有按照流量收费和按照时长收费两种。

  方式一:按流量收费。比如50元包1G的上网流量。采取这种上网方式有利于经常上网浏览网页的用户。因为打开一个网页后,用户可以仔细浏览,无需担心费用。但对于经常在网上下载书籍、视频和音频的用户,采用按流量收费显然不是一种最完美的收费方式。

  方式二:按照时常收费。对于经常使用手机电视,通过手机在网上下载各种软件、资料的用户,应该按照时长进行收费的方式更为合算。目前部分运营商提供100元包60个小时的收费方式,而超过则每分钟大约1角。不过由于不少智能手机均没有明确的下线功能,因此采取时长收费,往往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更为合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