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2010上海世博会是一个设计创新和科技应用的大舞台,各场馆通过设计的创新以及科技的亮点来展示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的技术实力与文化特色。当夜幕降临之时,各个场馆的夜景渐渐被点亮,各具特色的场馆竞相展示着自己的“光”魅力,其中不乏有构思巧妙的创意,更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恰如其分地演绎了“用技术的手段实现艺术的效果”这一照明科技的真谛。
1、场馆的主题演绎与LED灯光表达
世博场馆的建筑设计表现了企业、城市和国家的技术实力与文化特色,而场馆的夜景照明,特别是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应用则更好地强化了主题,演绎了内涵。
荷兰馆的“欢乐街(HappyStreet)”概念,将LED点光源直接装饰在建筑的表面,通过明亮闪烁的视觉效果来表达荷兰馆在夜间“张灯结彩”的欢乐气氛。而波兰馆建筑表皮民间剪纸艺术的运用,结合在“剪纸”的背面设置LED光源,通过丰富的色彩变化,凸显出了光影艺术。诸如此类的与半导体照明技术相结合的场馆主题演绎还有世博文化“飞碟”外壳的LED投光表达与LED发光孔效果,以及文化中心户外飞碟造型的草坪灯和步道灯、世界气象馆的LED灯光与喷雾的结合、丹麦馆的童话般灯光、比利时馆中用LED灯对“脑细胞”概念的表达等。
2、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建筑化应用
半导体照明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近年来半导体照明技术的迅速崛起,促进了LED在建筑中的应用,给创新设计带来更大的空间。基于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建筑化应用是最受设计师推崇,也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方向。
如被称为“种子圣殿”的英国馆,是由60686根长7.5米的亚克力棒“触须”组成,在每根触须中都安装有一个细小的LED光源,所有的发光触须在风中轻微摇动,营造出璀璨迷人的光影盛宴。世博中心的外立面竖向构件,暗藏LED光源,配合媒体视频的播放实现了动态变幻,入口大厅的巨大LED显示屏采用P18结构的透视技术,在功能性照明中也尝试了在一个1800平方米大空间会议厅中使用了LED线性灯具替代传统荧光灯。世博轴中大量采用了LED照明技术,其中张拉膜结构中采用的LED智能投光灯,阳光谷表面上集成安装了LED智能星光灯,并集合大型LED分布式控制系统--LEDBusY总线技术,达到了较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另外,主题馆、世博文化中心、***馆、香港馆、澳门馆和诸多外国馆也都有不同集成程度的半导体照明建筑化设计。
3、半导体照明与新材料的集成应用
近来有许多建筑师热衷于具有独特光线传输特性的新材料,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创意元素,使得整个设计工作变得更具挑战性。本届世博会的场馆建筑尝试采用了多种新材料,营造出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如爱尔兰馆的外装饰材料采用阳光板,这种高分子有机材料在光线的穿透和承载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阳光板的一端安装有体积很小的线性LED灯具,通过控制LED颜色的组合和变化,实现了爱尔兰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上海企业联合馆利用回收的废旧光盘,用经过再加工造出新的聚碳酸酯塑料颗粒制成半透明塑料管,并在该半透明塑料管中安装LED灯具,形成了空间的网络排布,特殊的光影视觉效果构成了夜间建筑虚幻隐约的外立面。
另外还有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3馆采用的阳光板、世界气象馆采用的白色PVC膜与喷雾的结合、挪威馆采用帐膜材料、太空家园馆采用的通透性织物幕墙以及石油馆浅蓝色的PC管道等。
4、数字媒体界面与互动技术
半导体照明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LED的数字媒体界面与互动技术更加容易实现,更具优势。LED光源色彩的丰富性、显示的数字化控制等特点是传统光源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媒体界面是一种媒体艺术传播的载体,它通过软件程序的数字化编排以及与LED显示模块的结合,对图形、视屏等视觉内容进行显示和表达,更具艺术性和技术性。互动技术则是基于触发与感应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的技术,更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如世博轴阳光谷的基于BusY总线控制技术的智能LED星光灯点阵,可以实现“手势互动”和实时视频信号播放、庆典广场的498套压力感应交互式LED光砖、世博文化中心西和南两个入口大厅的带有光介质层的LED数字媒体界面、石油馆的数字信息灯光立面、信息通信馆采用的6400块六边形配有LED的“蜂窝外衣”、国家电网馆“魔盒”的112块LED模块构成的六面体全屏幕空间、德国馆的由40万颗LED构成带有磁力感应的“金属球”互动装置、***馆的100万颗LED组成的“天灯”球状显示屏、瑞士馆的太阳能智能LED帷幕以及“和谐塔”的气象跟踪LED灯光等。
本届世博会场馆建筑的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创意设计的结合,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还有多种基于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光艺术表现,如本届世博会开幕式中运用到黄浦江边的LED大屏幕、场馆建筑间的人行集散广场上采用的LED高杆灯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