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有哪些模式?

今日头条

1152人已加入

描述

超声有哪些模式?超声有不同的模式,上世纪50年代诞生了A型、M型超声;70年代逐渐出现了B型超声,也是大家所熟知的“B超”,这一名词成为替代超声尤为通俗的称呼;80年代出现了彩色多普勒超声,俗称“彩超”,而这是当代超声设备的基本配置。那么,超声有哪些模式?

A模式

A是英文“幅度”(Amplitude)的前一个字母,称为振幅调制型,是以波形来显示组织特征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器官的径线,以判定其大小。可用来鉴别病变组织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实质性、液体或是气体是否存在等。现在已经较少运用。

B模式

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B超”,这一名词成为替代超声极为通俗的称呼。B是英文单词“亮度”(Brightness)的前一个字母,因为被观察结构的回声或亮度取决于反射信号的强度,它用平面图形的形式来显示被探查组织的具体情况。检查时,首先将人体界面的反射信号转变为强弱不同的光点,这些光点可通过荧光屏显现出来,这种方法直观性好,重复性强,可供前后对比,所以广泛用于诸多领域疾病的诊断。

M模式

M是英文单词“运动”(Motion)的前一个字母,这是一种更早期的成像模式,至今仍常被用来分析结构的运动。在获得一幅二维图像后,M模式成像被应用在这幅二维图像的某条线上。一条单声束沿着选择线发射,收集这条线上所有结构的运动数据。这条线上所有的点都随着时间的变化描计出来,用来评估腔隙的直径或结构的运动。例如,M模式被用来在心动周期中测量心腔的大小或心瓣膜的运动。如图所示的二尖瓣前后叶波群。

D模式

D是英文“多普勒”(Doppler)的前一个字母,多普勒是一位奥地利物理学家的名字。这是专门用来检测血液流动和器官活动的一种超声诊断方法,又称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法。多普勒类型分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BFI)、频谱多普勒(spectral Doppler)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eing,TDI)。其中频谱多普勒又包括脉冲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和连续多普勒(continous wave Doppler,CW)。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一般是用自相关技术进行多普勒信号处理,把自相关技术获得的血流信号经彩色编码后实时地叠加在二维图像上,即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即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实际应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欢迎,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

  审核编辑:鄢梦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