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主动防御模式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案

安全设备/系统

160人已加入

描述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电子政务比重的不断增加,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安全数据日益增多,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在学校业务信息化、数字化的同时,网络威胁手法也在不断演变,网络安全威胁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是现有的安全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和防毒系统等却各自为政,并不能全面地、有机地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以及各大厂商的广泛关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够融合所有可以获取的信息,全面感知网络威胁态势,提高网络监控能力,可视化网络安全状态,为网络安全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应急响应能力[1]。因此,为解决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主动防御模式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案。

  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

  从1996年“211”校园网建设项目启动,到2016年进行校园网络建设改造,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干线速率从155Mbps升至万兆,校园物理服务器增至24台,校园虚拟服务器增至123台,虚拟化存储升至90TB。

  随着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规模的逐渐扩大,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逐步深入,并组织上架了各种安全防护产品,如防火墙、安全审计产品、入侵检测产品和漏洞扫描系统等。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1.海量日志处理问题

  北京大学医学部信息化建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网络几乎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一方面,学生与教职员工的各类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和科研服务器等,成为校园网络日志数据的重要源头,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上网行为日志;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设备本身也会产生大量的操作系统日志与设备日志。

  如何从海量日志中挖掘有效信息是一项重要任务,而采用传统的日志分析软件却无法高效、实时地分析处理海量日志。

  2.传统安全设备各自为政

  在现在的网络安全体系中,查杀病毒安装防病毒软件、防御外部普通的攻击安装防火墙、防入侵购买入侵检测系统、防范Web攻击采用漏洞扫描系统。

  但是这些设备都是单一的、分散的,需要网络管理人员逐一配置,并人工汇总分析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缺乏综合性、全局性和连续性的功能,只是设备的堆叠,不能实现安全设备之间的协同联动。

  3.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兴起

  随着以APT为代表的新型攻击的发展[2],网络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APT攻击已经成为高危的网络攻击方式。

  与传统的数据库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病毒与木马的威胁不同,APT攻击具有破坏性更大、隐蔽性更强与持久性更高等特征。

  而现有的网络安全防御设备的告警信息都各自存放,没有从全方位的整体视角来看待安全问题,因而难以实现从海量日志中发现APT。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案

  自从1999年美国空军通信与信息中心的T.Bass提出网络空间态势感知(Cyber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CSA)的概念[3]以来,各专家学者基于此概念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模型。综合多种不同的模型得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指的是

  “采集导致网络状态产生变化的安全态势要素,并使用相关数学理论和数据处理技术,呈现和预警网络系统的安全状态和趋势”[4]。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包含三个层次:网络态势要素提取、网络态势数据融合和网络态势预测,如图1所示。

网络安全

  针对网络安全面临的三个问题,结合态势感知概念设计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案,如图2所示。

网络安全

  图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框架

  该方案分为三个层次:

  1.要素提取。要素提取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基础。同时,它也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搭建的第一步。全面的态势要素提取对于平台的效果十分重要,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日志是态势感知平台的信息源。

  2.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保障。它是把孤立的、各自存储的数据融合到一起,形成协同联动的数据。这不仅为网络安全的态势感知提供了数据接口,也为日志治理提供了通道。

  3.态势预测。态势预测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关键。态势感知平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态势预测的准确性。利用态势预测结果,可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与网络系统的监控能力。可视化则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一种表达方式。

  下面详细介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每一部分的具体情况。

  要素提取

  要素提取是从网络架构中提取影响网络态势产生变化的要素,是建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第一步。

  首先,要素提取需具有全面性,包括WEB日志、操作系统日志、网络及安全设备日志。全面的数据采集是态势感知的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可以形成对设备的全方面监控。

  其次,要素采集方式多样化。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日志输出方式,多样化的数据要素采集方法是保证要素提取全面性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有:探针、爬虫、FileBeat采集与SDK接口等。

  最后,对提取的要素进行规范化处理。不同产品的日志格式往往大不相同,甚至相同产品不同类型的日志格式也不相同。因此对于下一步数据融合而言,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不可或缺。常用的规范化处理方法包括按照需求正则化处理与使用Logstash、Kafka、ETL等工具处理。

  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是通过采集与汇聚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的数据,依次通过数据描述、数据组织和数据交换三个过程实现数据融合的功能,并且最终通过数据服务对外提供数据检索和展示功能。

  

网络安全

  图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框架

  如图2所示,在经过要素提取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之后,使用不同的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别存储日志数据。一部分要素,如防火墙日志,使用ElasticSearch及对应的组件存储和检索数据,其他要素使用Hive及对应的组件存储和检索数据。

  ElasticSearch具有强大的聚合统计和全文检索功能,但不能关联查询。Hive具有关联检索和数据转换能力,但实时性能不足。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可以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联合查询。

  数据融合横向打通了多源异构数据,并且原业务系统任意数据的变动通过数据融合都可以进行实时捕获。因此,针对威胁事件可以及时地检索出某段时间执行威胁动作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然后挖掘出更多有效信息。

  态势预测

  根据数据融合提供的数据接口,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态势预测,识别出各类网络活动以及异常网络活动的意图,从而获得网络的安全态势。

  北京大学医学部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态势预测。机器学习在描述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且自适应、自组织和无限逼近能力表现优异,因此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态势预测。

  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根据呈现的攻击、威胁、风险提示,及时作出预判与干预,快速、精准地消除或降低安全威胁隐患。

  态势预测将威胁响应时间从以往的数天缩短至数十分钟,进一步降低了病毒横向传播的几率。可视化是态势感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可视化可以清晰有效地传达态势预测信息。

  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是一种主动防御机制,其首先对现在及以往的网络态势要素进行分析和理解,然后对将来的网络态势进行推测,因而是建立动态响应机制的重要保障。

  结语

  本文针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安全面临的海量日志处理问题、高级持续威胁兴起与传统安全设备弱关联性的三方面问题,提出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案。

  该方案采用多种措施,实现了安全要素数据的提取,并利用了两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融合,最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网络未来态势进行预测。该方案提高了学校对海量数据的治理能力,增强了网络安全的防御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安全状态的可视性。

  参考文献

  [1]石乐义, 刘佳, 刘祎豪,等。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综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9, 55(24):9.

  [2]董刚, 余伟, 玄光哲。 高级持续性威胁中攻击特征的分析与检测[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9, 57(2):6.

  [3] Tadda G , Salerno J J , Boulware D , et al. Realizing situation awareness within a cyber environment[C]// SPIE. SPIE, 2006:624204-624204-8.

  [4]胡浩。基于攻击图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研究[D]。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2018.

  作者:耿慧玲(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技术中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