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测试市场三国鼎立时代到来

行业资讯

47人已加入

描述

  LTE已经成为全球领先运营商在下一代移动网络演进过程中的共同选择,GSA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至少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64家运营商公布了LTE商用战略,其中有22个网络已经具备商用/试商用条件。

  预计2013年之前市场不会出现大规模LTE部署和运营,但2013年市场就将出现1亿多台LTE设备。目前全球运营商都在积极规划和部署LTE通信基础网络,例如,中国政府以及三大主要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已宣布支持LTE,中国移动甚至已经在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部署了一个小型TD-LTE实验网。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市场的主要运营商正在竞相推出LTE无线网络,如欧洲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已于前年底率先正式拉开LTE-FDD商用大幕。

  春江水暖鸭先知。由于无论是LTE基站开发还是测试用LTE终端开发,均需要相应的LTE测试设备,因此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供应商(包括安捷伦、罗德与施瓦茨(R&S)、艾法斯(Aeroflex)、安立(Anritsu)、Anite、Litepoint)都在倾力打造自己的LTE测试解决方案。

  安捷伦目前已推出 3GPP LTE 设计自动化、信号生成、信号分析、协议测试和网络信令分析等测试工具,如N5182A信号发生器和N9020A信号分析仪。安立也可提供非常全面的LTE测试解决方案,从研发阶段到一致性测试到运营商的测试到生产线的测试到最后的安装维护,核心测试仪器包括MD8430A系统仿真器、MS2690频谱仪信号源、ME7873 LTE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MD1230B、6900A衰减仿真器、以及用于生产线测试的8820平台。

  安捷伦、罗德与施瓦茨和艾法斯有望成为未来中国LTE测试解决方案市场上三家主要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捷伦和罗德与施瓦茨是老牌的测试方案供应商,较早进入LTE测试领域,测试工具比较齐全,艾法斯的TM500网络测试仪则在中国TD-LTE基站研发、生产和现场测试测试市场非常成功。安立的市场主要在日本,中国市场很少听到它的声音。

  Aeroflex中国区总经理蒋琦表示:“TM500为中国移动推进TD-LTE产业进程做出了极大贡献,有力地保证了中国移动2009和2010年TD-LTE试验网的铺设。它目前在中国整个TD-LTE基站测试市场所占份额高达90%以上,几乎所有的TD-LTE基站开发商都在使用我们的TM500产品。”

  TM500最初是Aeroflex与日本电信运营商NTT-DoCoMo合作开发的FDD-LTE基站测试仪器,随着中国移动决定推进TD-LTE产业发展,Aeroflex在其中增加了TD-LTE测试选项,从而使得TM500也适合用于TD-LTE基站的开发。

  TM500网络测试仪不仅在中国TD-LTE基站测试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整个LTE基站测试市场都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每一个主要的基础网络设备供应商和主要的微蜂窝基站(小型化无线基站)制造商都在其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采用了TM500。TM500 已成为了3GPP检验、认证及优化方面的工业标准设备。从HSDPA到HSUPA和HSPA+直到LTE,TM500一直为业界提供强大并值得信赖的测试能力。

  Aeroflex应用及业务拓展部总经理林岳说:“TM500目前是业界测试标准,你想得到的LTE基站品牌制造商(如华为、中兴、大唐、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等)都在使用TM500开发产品。”

  他说,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对LTE协议的理解和在TM500中的实现比竞争对手做得好,这使得我们的客户可以更快更好地开发出LTE基站产品。

  今年初,Aeroflex向中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提供了一台TM500 TD-LTE测试终端,以支持电信研究院主导进行的由国内和国际领先网络设备供应商参与的大规模试验。

  在LTE商业终端发布之前,测试终端(仿真终端的测试设备)在帮助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及政府相关部门评估LTE网络的性能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TM500网络测试仪完全符合TD-LTE 规范。它能仿真Cat 3和Cat 4终端,支持下行速率最高达150 Mbps。

  在网络设备开发进程中,基站的开发往往比真正的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的开发要早很多。然而,没有真正工作的移动终端设备,基站就无法得到测试。TM500测试终端很好地填补了这个位置。例如,TM500能模拟一个HSPA+用户终端, 或者是具备300Mbps性能的LTE用户终端, 还可以仿真多个用户终端以支持LTE 开发及负荷压力测试。

  为了支持LTE手机、LTE数据卡等LTE终端的测试,Aeroflex最近还成功开发出了7100系列LTE数字无线电测试仪,支持这些LTE终端的研发、生产和预认证测试。蒋琦介绍道,与TM500一样,7100系列最先是为支持FDD-LTE终端测试而开发的,后来衍生支持TD-LTE。

  罗德与施瓦茨目前是LSTI(LTE/SAE产业促进联盟)组织的重要成员,在业界最早推出可以涵盖LTE产业链的全套测试解决方案:从器件到模块,从基站到终端,从设计到生产,从入网认证到网络部署和优化等等。

  

 

  罗德与施瓦茨(R&S)中国区测试与测量部技术支持总监金海良介绍道,我们能提供业界最全面和最领先的LTE测试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阶段的测试需求。具体如下:

  一、LTE设计与仿真:一方面,R&S的测试仪器覆盖协议、基带和射频,能全面产生和分析LTE信号,R&S还提供用于LTE早期协议栈开发的协议软件测试解决方案;另一方面,R&S的仪器能与各大EDA软件配合使用,为LTE的研发设计提供灵活方便的解决方案。

  二、器件和模块测试:R&S提供全系列信号源、频谱仪和信号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计、相噪测试仪、噪声系数分析仪等设备,可以准确测试LTE器件和模块的特性。

  三、基站整机测试:针对LTE基站整机射频测试,R&S提供全系列射频和基带测试仪器、MIMO和信道衰落模拟器,可以全面测试基站的射频性能,覆盖基站的研发、认证和生产阶段;针对基站协议、互操作性和性能测试,R&S与第一家推出LTE仿真终端的厂商Signalion公司合作,提供对基站的全面测试,该测试方案被很多LTE基站客户所采用。

  四、终端整机测试:针对LTE终端的射频测试,R&S除了提供射频仪器外,还提供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TS8980FTA。TS8980FTA是GCF认可的全认证测试平台,可以对终端进行GCF要求的全认证测试,而TS8980S则用于研发和预认证阶段;针对LTE终端的协议测试,R&S提供GCF认可的协议一致性测试仪CMW500;同时,R&S还提供对终端无线资源管理、互操作性、数据业务性能的测试解决方案;针对基站终端生产,R&S的CMW500是首台支持LTE信令的无线综测仪,独具双通道测试能力和各种创新的测试方法,可以快速测试LTE终端的射频和信令,是LTE生产的首选。

  五、网络部署和优化:针对网络部署,R&S提供支持LTE信号分析的手持频谱仪、天馈线测试仪和环境电磁场测试系统TS-EMF;针对网络优化,R&S基于高性能扫频仪TSMW的网络覆盖系统ROMES。

  综上所述,不论是FDD还是TDD,不论在LTE的哪个阶段,R&S都能提供最全面的测试解决方案。同时,基于其在2G和3G的经验,R&S是业界唯一能在单台仪器里实现对LTE到2G、LTE到3G(WCDMA、EVDO)切换测试的厂商。

  金海良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国际和国内各大权威测试机构、LTE网络运营商、LTE芯片厂商、基站厂商、终端厂商都已经购买了R&S的LTE测试解决方案。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R&S在LTE测试领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英国Anite公司现已推出了LTE运营商验收脚本套装CAS V5.0,该方案对LTE设备测试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它是第一款能支持主要网络运营商的LTE设备验收要求的套装。CASV5.0采用SAS LTE和Anite9000 MobileTest Accelerator来帮助及早地确认和解决在测试阶段出现的设备互操作性问题,从而确保LTE用户体验将符合客户的预期。

  最近Anite取得的主要市场成功之一就是和华为共同宣布推出业界第一款TD-LTE UE协议一致性测试解决方案,并帮助中国移动在上海世博会成功推出了TD-LTE演示网。

  安立推出新一代手持式LTE/2G/3G无线信号分析仪

  今年初安立公司推出可支持正在实施的LTE标准及已安装的2G/3G网络的新一代手持式基站分析仪 MT8222B BTS Master。MT8222B 轻便手持式分析仪整合了BTS Master平台的固有优势与新的测量功能,可为现场工程师及技术人员提供包括LTE、WiMAX、WCDMA/HSDPA、CDMA/EV-DO和GSM/EDGE在内所有关键无线标准的准确、迅速测量。

  MT8222B BTS Master的平台设计中加入了20MHz解调功能,可支持仪器对LTE和WiMAX信号的测量。此外,MT8222B还具有可为几乎任何其它宽带信号的外部调制提供支持的30MHz零频距中频输出。产品还针对综合接收机测试提供了400MHz至6GHz的矢量信号发生器选项,该功能可同时生成两个除噪音以外的调制信号。

  MT8222B BTS Master可对400MHz至6GHz的双端口电缆和天线进行准确的分析。所有关键测量(包括对回波损耗、电缆损耗、电压驻波比VSWR以及故障点定位的测量)均可通过这一小型的分析仪来完成。此外,它还可用于测量增益、隔离和插入损耗,并检验扇面至天线的隔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