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业面临的挑战

汽车电子

2381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汽车的主战场,根据Canalyst数据,中国市场占全球智能汽车总市场的57%,中国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总量的26%,无论是从销售占比,还是渗透率来看,中国智能汽车市场都大幅领先欧美。

在日前的第六届HAOMO AI DAY上,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表示,从2020年到今年6月,中国市场高级别辅助驾驶搭载率持续快速提升,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高级别辅助驾驶的前装搭载率达到26.64%,预计到2025年,中国高级别辅助驾驶搭载率超过70%,前景可期。

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数据驱动时代

结合技术发展的规律,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认为可以将近十年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自动驾驶1.0时代,主要是硬件驱动;自动驾驶2.0时代,主要是软件驱动;自动驾驶3.0时代,重点则是数据驱动。这几个阶段有何区别呢?

在硬件驱动时代,在感知上,主要靠激光雷达,线束多,个数多,能力就强;在认知上,基本使用人工规则来实现。由于车辆成本比较高,所以车辆数量有限,同时技术效果一般,导致自动驾驶里程规模比较少,在100万公里左右。

在软件驱动时代,有更大算力的中央计算芯片,车辆搭载的车规传感器个数在快速增加,AI在智能驾驶车上的应用更广泛。在感知上,各传感器各自为战,用一些小模型和少量数据做训练,得到单个传感器的识别结果,然后进行感知结果融合;在认知上,依然是人工规则为主。由于整体成本的下降和效果的提升,自动驾驶里程快速增加,达到上千万公里。

在数据驱动时代,则主要是数据自己训练自己。在感知上,用多个传感器、不同模态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联合输出感知结果;在认知上,通过大量人驾数据抽取可解释的场景化驾驶常识,在配以AI的实时计算,可以更加拟人化的融入社会交通流中。这个阶段训练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主要从小模型、少数据,转成大模型和真正的大数据。

顾维灏谈到,毫末智行正在冲刺自动驾驶3.0时代,现阶段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做出数据通道和计算中心,以便更高效的获取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知识。

经过过去近三年的发展,毫末已经在中国量产自动驾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数据规模正在快速增加,目前用户使用毫末辅助驾驶产品所产生的辅助驾驶里程,已接近1700万公里。其数据智能体系MANA的学习时长已经超过31万小时,虚拟驾龄达到4万年。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也为附近用户运送了超过9万单的物资。数据的规模和多样性都在快速的增长。

1000天,穿越创业公司生死线

刚刚过去的1000天,毫末智行穿越了一家创业公司的生死线,从0到1,突破了重重技术和商业难关,包括大规模、多车型的自动驾驶量产难关;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用车成本高居不下的难关;在自动驾驶核心AI技术领域突破了大规模数据处理以及大模型算法应用难关。

2021年,毫末智行获得了中国量产自动驾驶第一名的称号。在乘用车领域,今年7月底魏牌拿铁 DHT-PHEV的上市,成为搭载毫末智行智能驾驶系统的第七款车型,与此同时,欧拉闪电猫、欧拉芭蕾猫、欧拉好猫、全新一代长城炮等车型也在陆续交付中。

今年8月26日成都车展发布的魏牌摩卡激光雷达版,是搭载毫末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HPilot3.0的首款车型。毫末的HPilot3.0具备打通高速、城市场景的高级别辅助驾驶的能力,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交付。到今年年底,搭载毫末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将达数十款。

在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领域,毫末在4月份发布了第二代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2.0。小魔驼2.0是业内首款面向商用市场的10万元级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目前小魔驼2.0已经开始稳定量产交付,面向商超、物流行业客户。截至2022年9月,毫末智行与物美多点合作的小魔驼运营项目订单量已突破9万单。

自动驾驶行业面临的挑战

2022年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已步入下半程,毫末在数据智能、城市场景辅助驾驶、末端物流自动配送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

在数据智能方面,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基本完成数据闭环,截止目前,MANA的学习时长超过31万小时,虚拟世界驾龄相当于人类司机的4万年的驾龄。

在乘用车辅助驾驶方面,中国首款大规模量产的城市NOH辅助驾驶系统,即“毫末HPilot3.0”即将交付,毫末的HPilot3.0具有重感知、轻地图、大算力的特点。2022年,其可落地区域预计将会覆盖10座城市,2023年计划HPilot3.0落地城市超过100个。目前已在北京、保定等区域开展最后阶段的量产冲刺。

在末端物流自动配送方面,毫末小魔驼2.0也正在陆续交付中,将很快进入最后一公里的末端物流配送及客户的商业场景当中。

同时,2022年下半年自动驾驶行业也面临几大挑战:首先是大规模自动驾驶数据上云;其次是大算力AI芯片的性能突围;第三是城市场景自动驾驶产品的量产突围。

面对重重挑战,张凯谈到,毫末总结了五大应对法则:一、智能驾驶产品开发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二、要用To C的思维去做To B的事,才能真正开发出C端市场接受的产品;三,挖掘出用户真实场景数据来进行数据驱动;四,实现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的高度一体化;五,以开放的心态赋能客户。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毫末超算中心逐渐揭开面纱。训练大模型需要消耗巨大的算力,以训练一个千亿参数、百万个clips的大模型为例,需要上千GPU卡训练几个月时间,如何提升训练效率,降低训练成本,实现低碳计算是自动驾驶走进千家万户的一个关键门槛。

毫末筹备MANA超算中心的目标是,满足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数据规模100万clips,整体训练成本可以降低200倍。另外基于毫末场景库的精准数据,基于海量实车数据的增量学习,结合稀疏激活、算子深度优化等技术,持续优化训练成本。

小结

如今智能驾驶汽车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从早期的硬件驱动、软件驱动,到数据驱动,而大模型、大数据的使用,也让自动驾驶面临计算效率、成本等诸多问题,而这些也是接下来自动驾驶企业需要思考优化的问题。  

      审核编辑:彭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