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3N可有效促进Li+通过电极/电解质界面

描述

引言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存储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高能量、长寿命的可充电电池。锂金属因其高的理论质量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的电化学电位 (−3.04 V vs.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最有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不稳定性和无主体性使其在电镀/剥离过程中遭受不可控的枝晶生长和体积膨胀问题,从而导致电解质的消耗和内部短路,进而阻碍锂金属负极(LMA)的实际应用。

02

成果展示

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谌伟民副教授,喻发全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王亮助理研究员(共同通讯)等人通过热扩散法在三维碳基锂金属负极上原位制备了Li3N浓度梯度界面保护层(CC/Li/Li3N),用于实现高稳定性锂金属电池。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Li3N层上的Li+扩散势垒相较于纯锂低近20倍,可加速Li+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扩散。原位光学显微镜观察进一步证实了Li3N能够有效促进Li+通过电极/电解质界面,并在高电流密度下实现均匀的锂沉积。CC/Li/Li3N负极在与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兼容时都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证明了CC/Li/Li3N拥有良好的商业实用性。

03

图文导读

在本工作中,作者使用简单的热缩聚法在碳纤维表面均匀生长g-C3N4(CC@ g-C3N4)。SEM和TEM图显示,g-C3N4均匀地包覆在碳纤维的表面,厚度约为86.8 nm。然后,通过熔融法将金属锂注入三维碳骨架,g-C3N4自发与锂金属反应形成Li3N。在高温静置过程中,所获得的Li3N逐渐扩散并向上迁移,最终在电极中形成Li3N浓度梯度。对CC/Li和CC/Li/Li3N电极的截面N元素分布进行测试,发现CC/Li/Li3N电极中的N元素主要分布在上表面的10 μm内,即再次证实了在高温静置期间Li3N能够自发向上扩散和迁移。

电极

图1. (a)CC@g-C3N4及CC/Li/Li3N的制备过程示意图;(b)CC@g-C3N4的SEM图像;(c)CC@g-C3N4的TEM图像;(d)CC/Li/Li3N的SEM图;(e-g)CC/Li和CC/Li/Li3N的截面N元素分布结果。

通过XRD和XPS测试探讨了CC/Li/Li3N的表面化学变化。DFT计算结果表明Li+在Li3N表面的迁移能垒仅0.011 eV(Li top to Li top)和0.077 eV(N top to N top)。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原位形成的Li3N可以有效地促进Li+的传输,并形成均匀且快速的锂离子流。

电极

图2. (a)CC, CC/Li及CC/Li/Li3N的XRD谱图;(b和c)CC@g-C3N4和CC/Li/Li3N的高分辨率XPS光谱图;(d-h)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

为了探索锂金属负极的沉积/剥离动力学,在电流密度为2 mA cm−2的条件下,将所有样品在对称电池中进行测试。经过对比,CC/Li/Li3N的性能较好,经过1000小时的锂沉积/剥离后,过电位约为80 mV,这是由于表面的Li3N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实现了Li+的快速迁移和沉积。CC/Li/Li3N的界面阻抗在第一次循环后为52.8 Ω,即使在100次循环后,阻抗仍保持9.1 Ω,表明负极表面的富含Li3N人工SEI稳定且完整。为了进一步研究CC/Li/Li3N电化学性能优异的机理,通过SEM分析了CC/Li/Li3N在经过重复循环后的形态和结构稳定性特征,CC/Li/Li3N电极的稳定形态可归因于梯度Li3N的保护作用,这有效促进SEI膜下方的Li沉积并抑制Li枝晶的生长。

电极

图3.(a−d)当电流密度为2 mA cm−2时,含有纯锂、CC/Li及CC/Li/Li3N电极的对称电池的电压-时间分布和Nuquist图;(e和f)纯锂、(g和h)CC/Li及(i和j)CC/Li/Li3N电极在2 mA cm−2、2 mAh cm−2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的形貌图。

为了进一步评估CC/Li/Li3N电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通过全电池测试探索了其电化学性能。CC/Li/Li3N||LFP全电池在液态电解质中显示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并且在固态电池中经过100次循环后显示出96.7%的高容量保持率。

电极

图4. (a)纯Li及CC/Li/Li3N对称电池的Tafel曲线和交换电流密度的计算结果;(b)扫描速度为0.1 mV s−1的全电池循环伏安曲线;(c)GITT曲线和CC/Li/Li3N的锂扩散系数的结算结果;(d和e)纯Li及CC/Li/Li3N与LFP匹配在0.2 C−5 C的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图对比;(f)CC/Li/Li3N‖LLZO‖LFP在0.1 C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图。

在2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使用了原位光学显微镜观察进一步可视化和比较了纯Li与CC/Li/Li3N电极上的Li沉积形态。电沉积2分钟后,在纯锂电极的表面上产生许多随机分布的Li突起物。由于初始锂成核的不均匀性,在随后的过程中形成大量枝晶,最终形成多孔疏松的表面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C/Li/Li3N电极在整个沉积过程中表面致密而稳定,并且在表面上未发现明显的Li枝晶。这些比较结果再次证明了梯度Li3N对于稳定电极/电解质界面和调节Li沉积行为的优势。

电极

图5. (a和b)Li+在Li || LFP 和CC/Li/Li3N || LFP中的沉积行为示意图;(c和d)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的条件下,用光学显微镜原位观察Li在纯锂电极和CC/Li/Li3N电极上的沉积过程。

04

小结

在这项工作中,通过Li3N在CC/Li基体中的扩散和迁移,开发了具有梯度Li3N结构的三维锂负极,用于高稳定和无枝晶的锂金属负极。DFT结果表明Li3N具有非常低的Li+扩散势垒。因此,富含Li3N的致密的人工SEI膜可以提供连续的界面保护,并保证快速的Li+流穿过负极/电解质界面。具有均匀分布的Li3N的锂负极基体可以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并促进无枝晶的Li沉积。此外,负极的3D框架可以有效缓解循环过程中的无限体积膨胀。得益于梯度Li3N和3D结构的协同效应,获得的CC/Li/Li3N负极可以提供超过1000小时的稳定的锂电镀/剥离。当与LiFePO4正极结合时,在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中都可以实现优异的循环性能。我们相信,这种梯度结构负极的设计为未来高安全性、高容量锂金属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策略。  

      审核编辑:彭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