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液压系统自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工业控制

1221人已加入

描述

液压系统漏油是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之一,按漏油部位可将其分为自身漏油和连接部位漏油两大类。自漏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的新设备就漏油,有的使用10多年的旧设备也不漏油。彻底解决自身漏油问题,必须搞清漏油的因素和途径。下面大兰液压厂家通过几个典型事例,分析自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液压泵漏油

液压件成品不允许漏油,但由于种种原因,新出厂的液压泵在调试泵站过程中,油温刚达到50℃时,从轴颈处往外漏油。从漏油的部位分析,绝大多数是从低压腔往外漏,也就是从压力腔大量渗油到低压腔(内漏)的油,由于系统中有一定的背压,使低压油的一部分外漏;也有的 液压元件低压腔根本不允许回油,如液压泵的轴伸部位。各类液压泵从传动轴伸处向外漏油的情况较普遍,尤其是齿轮泵的轴颈端盖里的自紧旋转橡胶密封圈。  

结构的自身漏油原因有:

(1)泵的轴向间隙超出规定值,压力油大量进入低压区,将自紧旋转橡胶密封圈冲开向外漏油; (2)液压泵在系统中常年使用磨损,使轴向间隙增大,而压力油大量进入低压区,将旋转密封圈冲开向外漏油。 (3)新加工装配完的液压泵,由于加工制造中某个部件的几何尺寸公差超过规定值,或几个部件的累计尺寸公差超过规定值。 从以上原因看,解决轴颈部位漏油主要从防止轴向间隙过大入手: ①为防止轴伸处漏油,设计齿轮泵时,在轴颈处安装两道自紧旋转橡胶密封圈; ②长期使用的齿轮泵发生外漏时,基本上是由于管路连接部分的密封老化、损伤或变质和油温过高、油粘度过低等原因造成,可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2、控制阀漏油

控制阀在加工过程中,未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同轴度及倒角要求,这是造成漏油的主要原因。 (2)阀芯两端的倒角不能习惯采用45°,这种倒角危害甚大,往阀体里装配阀芯时,很容易将O形圈卡伤。分为3种情况:①阀体孔对O形圈槽的同轴度超过规定值时,O形圈放在槽内,一侧压缩量很大,另一侧压缩量较小,轻者发生漏油,超差严重时,往阀孔内装阀芯时会将O形圈切掉半圈或一圈。在试验台上作出厂试验,由于时间短、油温低又无背压,不会发现漏油,当在液压设备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漏油;②阀体两端的O形圈与主阀孔的同轴度是合格的,阀芯两端的倒角应为15°-20°,若大于规定值,也会将O形圈卡破。③两者都是合格的,在装配时未向阀孔、O形圈及阀芯上涂润滑油(进口润滑油使用误区),往阀体装阀芯时也可将O形圈切掉一块。 由上可见,防止控制阀漏油,应从加工和装配两个工序做起,保证液压元件不渗漏。

  3、液压缸漏油

3.1控制加工质量

(1)油缸液压缸制造质量差时,新油缸就会出现漏油现象,如加工油缸筒的内孔(卡键槽)倒角时,在加工内孔的卡键槽两侧倒角不符合图纸规定而大于20°,在组装油缸时,首先将活塞上的两道孔用密封圈卡伤造成内部漏油,其次在装配导向套时,会把外径固定油封的O形圈切掉一块或半圈,这就给在使用中埋下漏油的隐患。当装在设备的系统上有一定的背压时,使用一段时间油温达到50-60℃以上,便开始从油缸前端漏油。 (2)活塞杆在活塞杆前端的倒角时,如采用常用的45°倒角,往缸筒内装导向套时,会将O形密封圈卡破。而采用20°,在装配时就不会把O形密封圈切掉,这是防止漏油的主要措施。

3.2合理装配

(1)在缸筒内孔及活塞杆的倒角都是合格的情况下,装配油缸时,应将缸筒内孔前端、活塞杆前端以及导向套的外径、内孔均涂上洁净的润滑油,这种组装油缸的方法是克服密封件不受损伤的重要环节。 (2)禁止采用一定的压力,将活塞杆及导向套向油缸里猛顶的办法组装油缸。防止导向套内的运动密封和外径的固定油封不受损伤,这也是克服液压缸不漏油的重要途径。 液压件自身漏油原因复杂,只有找出漏油的根本原因,才能使漏油问题得到根本控制,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文中介绍了液压件漏油之根本,不仅对加工液压元件而且对维护液压设备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高效、准确地检修、维护液压设备,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