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伟达收购ARM失败,ARM备战IPO之后,高通再次把ARM送上热搜。
消息称,ARM的授权将会转向设备制造商,不再向高通这类芯片设计公司授权,同时禁止采用ARM架构的SOC使用第三方的GPU、ISP和NPU等组件。
如今,几乎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使用ARM的芯片架构,全世界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了ARM架构,这使之成为芯片行业的基石。截至2021年,ARM架构累积出货量高达2250亿颗,俨然已是移动端的“隐形王者”。如果ARM改变授权模式,芯片产业链及其应用领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巨大冲击。
众所周知,芯片行业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ARM与芯片设计厂商、手机厂商、半导体代工厂协同配合、长期研究磨合才造就了ARM生态的繁荣,一旦IP授权模式改变,整个生态大厦将倾。
从产业链来看,一旦授权模式改变,苹果、高通、联发科等芯片设计厂商将无法进行相关设计和产品出售,而且就算可以出售相关产品,也只能出售采用全公版架构的产品。由此芯片设计压力转到终端厂商,获得ARM授权的终端厂商拿到这个烫手山芋,能否承受住芯片设计的压力仍要两说。虽然近年来,终端厂商纷纷自研芯片,但均是ISP、NPU等非主力芯片,对于CPU、GPU等主力芯片仍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禁用第三方组件,将为终端企业的产品创新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终端生态的繁荣发展。同时,终端厂商的专利付费模式也需要重建。在上下游均受阻的情况下,代工厂的发展亦会被限制,芯片制造环节本就薄弱,未来受IP授权的制约会更大,专利成本也会增加。值得关注的是,产业链的恶性循环最终仍要反馈到ARM自身,其营收也会面临大幅度下降。
由此,多位行业专家皆表示,改变授权模式只是ARM和高通发生商业冲突后释放的一个烟雾弹,未必会真的发生。且新的授权方式出现后,大量的芯片设计公司有可能集体转向开源的RISC -V,对ARM的长期发展并不利。
但是,ARM改变授权模式消息的传出,显示了芯片产业上游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我国应居安思危。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表示,中国芯片设计环节相对基础较好,影响可控,可以灵活转向。因此聚焦开源RISC-V架构,谋划我国芯片产业发展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
据悉,开源RISV-V顺应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其精简指令集采用开源模式,架构先进、易于定制、人才培养便捷,研发周期短,大大降低了芯片产业门槛,使其后续发展具备强大生命力。如倪光南院士所言,我国应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用好开源模式,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大力发展壮大RISC-V产业生态,加快我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审核编辑 :李倩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