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逆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将继续维持高增速

描述

(文/程文智)这几年光伏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光伏发电系统核心设备的光伏逆变器自然也受到了行业的追捧,特别是2021和2022年,国内外逆变器厂商的出货量都呈现了100%以上的增长。而逆变器产品中增速更快的则是微型逆变器(简称:微逆)产品。
微逆变器
图:安装在太阳能组件下的微型逆变器(图片来源:昱能官网)
 
为何微型逆变器会快速增长?

一般来说,根据技术路线的不同,逆变器可以分为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及微型逆变器。目前,市场主要以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中,组串式逆变器占了69.6%,集中式逆变器占比为27.7%,集散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约占2.7%。但是,这两年微型逆变器的渗透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高速增长,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行业普遍持鼓励态度,相继出台了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比如美国持续推进光伏产业税收抵免,拜登政府推出千亿美元清洁能源法案;澳洲、欧盟各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地也推出了可再生能源计划;再加上我国的光伏政策,可以说全球都在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这就必然会推动逆变器需求的增长。
 
其次是微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决定了微型逆变器的增速会更快。微型逆变器的逆变方式是每台机器一般只对应单块或数块光伏组件,可以对每一块组件进行单独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再经过逆变后并入交流电网,能够实现对每块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精细化调节及监控。
 
相较于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更高。此外,在传统光伏系统中,太阳能组件通常以串列方式进行排列,整串线路电压累计一般可以达到600V~1000V。在长年累月的运行中,线缆破损、接头松脱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直流电弧现象、击穿空气,引发火灾。不仅如此,光伏电站起火时,只要有光照就会存在电压,尤其当直流侧达到600V~1000V以上的高压时,危险不言而喻,消防队员无法开展救火工作,否则将有触电的风险。
 
而微型逆变器系统采用全并联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设计,组件之间不再有电压叠加,直流电压小于120V,具有天然无直流高压的特点,可以彻底解决“直流高压拉弧火灾风险”与“施救风险”,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
 
也就是说,微型逆变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安装维护简单,可自动适应复杂电网环境,延长发电时间,有效提升发电收益,同时内置防雷及高精度漏电流保护,具备储能接口和多种通讯方式等优点,可满足户内、户外等不同的应用环境要求。
 
微逆变器
 
再加上各国都出台了相关的安全政策,比如美国有强制性法规,要求快速关断后,30秒内消除直流高压风险;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提出了这样的快速关断要求;我国的海宁、东莞,及深圳等地也出台了相关的规范要求实现组件级关断。
 
而微型逆变器的低压接入特性可以满足安全性规范要求,无需额外增加配件或者其他安全措施。
 
三是经济性。采用微型逆变器的光伏装机成本略高于采用组串式逆变器。以美国市场为例,由于美国市场Enphase的微型逆变器市场占有率高于80%,以他们的价格为参考,一拖一型微型逆变器平均单价为0.32美元/W(含税),光伏装机总成本为2.59美元/W,相比组串式逆变器总成本提升约4%。如果以中国市场为例的话,中国目前的微型逆变器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为一拖四产品,平均单价约0.73元/W,总成本约5.4元/W,相比组串式逆变器总成本高约7%。不过,国内的微型逆变器的企业已经推出了一拖八的微型逆变器产品,可以让装机成本更低。
 
 
结语

与组串式逆变器不同的是微型逆变器有更高的技术门槛,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如果功率密度不够大,产品体积就会太大,不便于安装;如果做小,又会有散热问题;加上微型逆变器的售后非常不方便,因此对故障率要求很严格;最重要的是,微型逆变器的核心是控制程序,这个没有几年的积累是很难超越的。
 
目前全球微型逆变器使用最多的地区是北美和欧洲,他们对成本不敏感,去年以前微型逆变器用得多的是一拖一、一拖二产品;其次是拉美、巴西、墨西哥地区主要采用一拖四的微型逆变器;印度和拉美类似,会沿用一些北美的行业标准,但覆盖率没有拉美高,可能不到10%,他们对成本更加敏感。
 
对于未来,有业内人士预计22年全球分布式微型逆变器的渗透率仅为7%左右,其中户用渗透率11%左右,工商业渗透率低至2%,预计今年会快速提升。在格局方面,如果按照出货台数测算,2022年Enphase的市占率为82%,但如果按照功率测算,Enphase的市占率为58%,目前的微型逆变器格局与15年前的组串式逆变器市场格局相似,高成本高价格的海外厂商占比高,可以对未来三年价格和竞争形成高的安全垫。国内做微型逆变器的企业主要有3家,分别是昱能、禾迈和德业,相比Enphase,他们目前的市占率还不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