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之父你知道是谁吗

嵌入式技术

1372人已加入

描述

C语言之父:计算机科学家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

在1969~1971年之间著名的操作系统Unix从肯.汤普逊手中诞生,作为一种大型的系统性软件来说,极其需要一种可靠的高级语言的出现(当时的低级语言指的是汇编,因为之前的操作系统是用汇编写的)。这个时候的丹尼斯.里奇也没闲着,在对B语言改良之后,就诞生了带有类型的C语言(据里奇自己说,有一段时间称这种改良的语言为NB。即:new B)

1967年, Ritchie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贝尔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地方之一,著名的C语言、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都诞生于此。一开始, 里奇和他的同事肯·汤普生开始研究DEC PDP-7机器,但是在这个机器上写程序很困难,只能用很底层很高深的汇编语言。于是汤普生设计了一种高级程序语言,并把它命名为B语言。但是由于B语言本身设计的缺陷,使得它在内存的限制面前一筹莫展。

1973年,里奇决定对B语言进行改良,他赋予了新语言强有力的系统控制方面的能力,并且新语言非常简洁、高效,里奇把它命名为C语言,意为B语言的下一代。在开发C语言的同时,里奇和汤普生、布朗(贝尔实验室的另一名科学家)还接受了一个新任务,就是在DEC PDP-7上开发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1969年,他们用汇编语言完成了这个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版本,里奇受一个更早的项目Multics的启发,将这个系统命名为Unix。为了在全世界面前展现C语言强大的能力,里奇用C语言把Unix操作系统重写了一遍,这就是Unix第三版。而之前的第二版是用B语言开发的。

1977年,为了推广贝尔实验室开发的Unix操作系统,里奇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使C语言再向前跨出一大步,各种计算机都开始支持C语言。

UNIX

1978年里奇和布朗一起出版了《C程序设计语言》一书,从而使C语言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而该书也成为计算机科学界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C程序设计语言》是Dennis M.Ritchie和计算机科学家Brian W.Kernighan合著的一本介绍C语言的经典著作。我们现在见到的大量论述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和专著均以此书为蓝本。

里奇把全部精力都放到Unix、C语言、C++语言的应用和推广上,曾在很多国家进行过教学和讲座活动。2000年,他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了题为《贝尔实验室与操作系统》的讲演,为推动中国Unix/Linux的应用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1983年,人们将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最高荣誉——图灵奖颁发给了里奇,以表彰他对计算机科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C语言的特色 

C语言是高级程序语言,也就是说程序员不必知道具体的中央处理器型号也可以为计算机进行程序编制。它主要用来进行计算机的程序设计。

C语言具有高效、灵活、功能丰富、表达力强和移植性好等的特点,在计算机语言中备受青睐。在程序能够运行前,源代码必须由编译器编译成机器语言。相对于汇编语言只能针对具体型号的CPU才能运行,C语言的便捷性是很明显的。

C语言保留了低级语言的特性,例如涉及内存的指针。 

C语言通过参数在函数里传递数值。使用了预处理机制,使得程序里可以通过包含例如宏处理的方式来处理源程序。 

C语言提供了一套标准库,这些库里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功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这些特性都是有效的。例如,预处理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被处理,这使得与处理的程序并不一定被完全编译。 

虽然C是高级语言,但是它同时拥有一些汇编语言的特性,对其它的语言来说这是接近低级语言的特点。例如,在C语言里,程序员可以对计算机内存进行管理。在默认的情况下,C语言不会对数组的范围进行检查,也就是说即使数组越界,C语言也不会作出错误提示。对计算机内存的管理使得程序员可以变出更快捷、更有效的程序,这对于设备驱动程序来说尤为重要。但是这也使得程序容易产生令人讨厌的“Bug”,例如缓冲器溢出错误。然而,这些错误可以由一些工具来避免。

C语言的缺点

容易出错:C语言对程序员的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如指针越界、内存泄漏等。

语言复杂度高:C语言的语法和数据类型比较多,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掌握。

缺乏内置的安全特性:C语言缺乏内置的安全特性,需要程序员自己编写代码来保证安全性,比如进行输入验证、防止缓冲区溢出等。

缺少面向对象的特性:C语言不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无法使用类、继承、多态等特性,使得开发大型复杂项目时缺乏一些便利。

 

只要计算机还是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芯片还是基于物理制程。

那么,都会有一片C的天空。因为,她知道一个最接近天空的地方(C是最接近汇编、机器语言的高级语言之一)。

C语言的版本

K&R C

1978 年,Dennis Ritchie 和 Brian Kernighan 合作推出了《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的版(按照惯例,经典著作一定有简称,该著作简称为 K&R),书末的参考指南 (Reference Manual) 一节给出了当时 C 语言的完整定义,成为那时 C 语言事实上的标准,人们称之为 K&R C。从这一年以后,C 语言被移植到了各种机型上,并受到了广泛的支持,使 C 语言在当时的软件开发中几乎一统天下。

C89 (ANSI C)

随着C语言在多个领域的推广、应用,一些新的特性不断被各种编译器实现并添加进来。于是,建立一个新的“无歧义、与具体平台无关的 C 语言定义” 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事情。1983 年,ASC X3(ANSI 属下专门负责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机构,现已改名为 INCITS)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技术委员会 J11(J11 是委员会编号,全称是 X3J11),负责起草关于 C 语言的标准草案。1989 年,草案被 ANSI 正式通过成为美国国家标准,被称为 C89 标准。 

C90 (ISO C)

随后,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第二版开始出版发行,书中内容根据 ANSI C(C89)进行了更新。1990 年,在 ISO/IEC JTC1/SC22/WG14 (ISO/IEC 联合技术第 I 委员会第 22 分委员会第 14 工作组) 的努力下,ISO 批准了 ANSI C 成为国际标准。于是 ISO C(又称为 C90) 诞生了。除了标准文档在印刷编排上的某些细节不同外,ISO C(C90) 和 ANSI C(C89) 在技术上完全一样。

C95

之后,ISO 在 1994、1996 年 分别出版了 C90 的技术勘误文档,更正了一些印刷错误,并在1995 年通过了一份 C90 的技术补充,对 C90 进行了微小的扩充,经过扩充后的 ISO C 被称为 C95。 

C99

1999 年,ANSI 和 ISO 又通过了新版本的 C 语言标准和技术勘误文档,该标准被称为 C99 。这基本上是目前关于 C 语言的新、权威的定义了。  

C11

在2011年12月,ANSI 采纳了 ISO/IEC 9899:2011 标准。这个标准即C11,它是C程序语言的新标准。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