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作用、区别和应用

描述

一、上下拉电阻介绍

  上拉电阻: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与电源VCC相连,固定在高电平。作用: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灌电流;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IO端口设置为输入状态时,它的常态为高电平。
  下拉电阻: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与地GND相连,固定在低电平。作用:下拉是从器件输出电流;拉电流。当一个接有下拉电阻的IO端口设置为输入状态时,它的常态为低电平。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2者共同的作用是:避免电压的“悬浮”,造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不稳定。
  上拉(Pull Up )或下拉(Pull Down)电阻(两者统称为“拉电阻”)最基本的作用是:将状态不确定的信号线通过一个电阻将其箝位至高电平(上拉)或低电平(下拉)。无论它的具体用法如何,这个基本的作用都是相同的,只是在不同应用场合中会对电阻的阻值要求有所不同,从而也引出了诸多新的概念。

二、上下拉电阻作用

1、提高驱动能力

  例如,用单片机输出高电平,但由于后续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影响,输出的高电平不高,就是达不到VCC,影响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工作,所以要接上拉电阻。下拉电阻情况相反,让单片机引脚输出低电平,结果由于后续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影响输出的低电平达不到GND,所以接个下拉电阻。

2、钳位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也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低电平。在单片机引脚电平不定的时候,让后面有一个稳定的电平。
  例如,如果你连接的单片机在上电以后,单片机引脚是输入引脚而不是输出引脚,那这时候的单片机电平也是不定的,下拉电阻的作用就是如果前面的单片机引脚电平不定的话,强制让电平保持在低电平。

3、 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例如,当TTL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驱动CMOS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时,如果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4、 其它作用

  1、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2、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3、如果电平用OC(集电极开路,TTL)或OD(漏极开路,CMOS)输出,那么不用上拉电阻是不能工作的,这个很容易理解,管子没有电源就不能输出高电平了。

三、上下拉电阻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上拉电阻太大会引起输出电平的延迟。(RC延时)一般CMOS门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输出不能悬空,都是接上拉电阻设定成高电平。
  下拉电阻:和上拉电阻的原理差不多,只是拉到GND去而已。下拉电阻一般用于设定低电平或者是阻抗匹配。
  上拉是对器件输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上拉用来增大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

四、上下拉电阻选用原则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4、低功耗状态 上拉下拉使用注意;带上拉或者下拉的IO口,在低功耗状态,或者配置使用的常态时,应根据IO口的状态进行相关的设置。
  如果IO口没有做好处理的话,它就会在暗地里偷走功耗。一般的IO的内部或者外部都会有上下拉电阻,举个例子,假如某个IO口有个10KΩ的上拉电阻,把引脚拉到3.3V,然而当MCU进入低功耗模式的时候,此IO口被设置成输出低电平,根据欧姆定律,此引脚就会消耗3.3V/10K=0.33mA的电流,假如有四、五个这样的IO口,那么几个mA就会被损耗。所以在进入低功耗之前,要逐个检查IO口的状态:
  如果此IO口带上拉,请设置为高电平输出或者高阻态输入;
  如果此IO口带下拉,请设置为低电平输出或者高阻态输入;
  总之一句话,不要把上好的电流浪费在产生热量的功能上。
  IO口上拉与下拉电平与IC间的连接造成的相应功耗的损失
  IO口的上下拉电阻消耗电流这一因素相对比较明显,下边咱来说一个不明显的因素:IO口与外部IC相连时的电流消耗。假如某个IO口自带上拉,而此与IO相连的IC引脚偏偏是自带下拉的,那么无论这个引脚处于什么样的电平输出,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电流消耗。所以凡是遇见这一类的情况,首先需要阅读外设IC的手册,确定好此引脚的的状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控制MCU睡眠之前,设置好MCU的IO口的上下拉模式及输入输出状态,要保证一丝儿电流都不要被它消耗掉。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爱搞研究的阿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