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减碳降碳成为热点话题,能源问题成为重要议题。其中,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受到广泛重视。因为它对节能、提高能效,乃至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从“双碳”战略理解氢能是传统和未来的“黏合剂”
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氢能不仅是能源,还是重要载体,能够将传统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连接起来,实现二者平稳过渡,也就是氢能被视为传统能源与未来能源的“黏合剂”。
尤其是中国能源结构存在着特殊性,概括起来说就是“一多三少”:煤比较多,油气、非化石能源、核能占比较少。目前,以煤为基础的能源利用形式转化效率不高,油气供应安全形势严峻,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近期还很难全面替代煤炭。此外,二氧化碳资源化回收及高值化利用技术不足。对比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中国核电占比也小,这意味着中国减碳难度更大,需要更好更快发挥氢能的“转化作用”。
对于氢能的发展利用,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凸显出不同特色。同时,不同发展目标决定了不同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日本发展氢能主要是解决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澳大利亚主要是发展氢能贸易,欧洲是为了解决工业脱碳,美国主要是固定式发电,韩国主要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
我国对氢能的认识正逐步深入。从最初对氢能的制备技术、成本、安全等问题存在诸多争议,到工业制备技术成熟,氢能成为重要的补充能源;到2022年3月23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氢能成为中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能作为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现有能源结构基础上,节能和提高能效的减排潜力巨大;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同时如何把化石能源比例降下来;三是在解决不了可再生能源占比扩大、对碳中和的作用还不明显的时候,我国要采用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或是CCUS(Carbon Capture、 Use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来兜底。氢能与电能的耦合,是解决“双碳”问题的重要选择。氢能产业链非常长、应用前景广阔,它涉及上游的制氢、输氢、储氢、加氢,再到下游的用氢发电、供热、交通等,它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交通、发电、储能、新型利用等。国际氢能专家理事会预测到2030年,氢能将为大约1000万到1500万辆汽车和50万辆卡车提供动力;2050年,氢能约占全球总能耗的1/5。
国内外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从2006年起,我国已着手制定氢能源相关政策,2020年度发展规划草案里已明确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21年采取“以奖代补”扶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目前正推动“氢进万家”的计划。
全世界的“纯氢”产量超过7000万吨,最大可达1.1亿吨,主要用于化工精炼、合成氨等领域,交通领域的消费占比不到0.1%。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之一,产氢能力超过4100万吨,实现产量在3300万吨左右,但交通领域应用也只有0.1%左右,主要用于化工行业。
氢的来源主要是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世界其他国家主要是天然气制氢,中国煤制氢占比较大。目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占比很小,国内在1%以下。2019年全国统计是50万吨,其中碱性水电解槽已基本实现技术的国产化。电解水制氢为代表的低碳制氢,无论在市场应用,还是技术水平方面,我国都落后于国际水平。
从供氢产业发展来看,2020年全球共有544座加氢站,中国有128座,日本有137座,韩国有56座,欧洲145座,美国45座,其他国家加起来只有三十多座。另据Information Trends研究表明,截至2022年底,全球加氢站部署已超1000座大关。其中,中国加氢站数量占全球加氢站总数的1/3,遥遥领先,而美国则远远落后,加氢站数量仍不到100座。紧随中国其后的是日本、韩国。德国则是欧洲唯一一个超过100座加氢站的国家。
各国氢能供应网络快速发展,我国制氢供氢产业的社会投入强度显著提升,加氢站数量和规模增长强劲,技术进步明显。
从典型国家和地区供氢布局来看,日本储运氢的技术处于先进地位,已经突破45MPa高压长管拖车储运氢技术和法规,氢气运输能力可以达到700kg以上,预计到2030年,日本加氢站数量可达1000座以上,成本有望大幅度降低。欧盟在储运氢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如长管拖车、液氢槽车、氢气管道等。美国在储运氢方面,高压气氢、液氢与管道并行发展,加氢站部署主要集中在加州。目前,我国供氢情况主要是采用压缩氢气方式进行储存和运输。加氢站技术基本上是35MPa,加氢站的设计、建设,以及三大关键设备(45MPa大容积储氢罐、35MPa加氢机整机和45MPa隔膜式压缩机)均已实现国产化。储氢方面,国内关键装备技术有待突破,以20MPa的长管拖车运输为主,效率低成本高,产业规模化水平偏低。加氢基础设施网络总体薄弱,核心装备与零部件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
燃料电池领域,目前的出货类型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为主。从商业应用上来看,PEMFC和SOFC是当前最主要的燃料电池技术路线之一。从商业角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市场占比大,固体氧化物燃料要少一点。PEMFC要求氢燃料的纯度高,工作温度比较低(80度到90多度),因此它启动比较快,主要应用在交通方面。SOFC工作温度比较高,在650~800度之间,比较来看,能源转化效率高,而且它不需要用昂贵的催化剂,适合于大型集中式供电、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在交通领域已有应用,尤其是重型卡车。
2020年,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超过8万台,固定领域的出货量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是小型的家庭型热电联供。美国Bloom Energy公司已经为苹果大型数据中心、沃尔玛大型商业中心、谷歌及可口可乐的大型数据中心提供服务。燃料电池是并联方式,即使其中一个构件坏了,也不会全线崩溃,是目前最稳定的发电方式之一。日本已开发出10套250kW的SOFC-微气轮机混合动力发电系统,发电效率期待值可以达到75%左右。家庭热电联供方面,日本ENE-FARM计划在2030年让家庭型热电联供燃料电池超过530万套。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全球的重要热点,2022年全球保有量67315辆,较2021年增长35.8%。从发展类型来看,全球以乘用车为主,商用车为辅,而我国以商用车为主。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拥有12682辆氢燃料电池车。
未来,氢能的重要新兴领域还有氢冶金、天然气管网掺氢、燃料电池无人机等。氢储能方面,2020年全球共有13个氢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共计20.23MW左右,有7个位于德国,装机规模占全球的77%。2023年初,我国氢储能相关的政策不断出台,项目也呈明显增多趋势。比如,工信部等六部门、青海省、甘肃省、河南新乡市等都将氢储能纳入政策规划,支持氢储能技术研发,积极培育氢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项目方面,云南首个光伏制氢与电网氢储能综合示范工程投运,常温常压氢能储用一体化项目在上海正式运行,等等。
我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从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前景看,为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在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及“双碳”目标的情况下,如何把高碳能源低碳化应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交通动力的转型是重要方向。前几年,铁路系统为什么要搞氢能源运输?原因即在于,以电动机车为主体的能源动力,如果电网出现问题,整个线路都会受影响。氢能源机车只是一个车辆出问题,并不影响整个路网的运行。交通领域里大型海上运输的实际排放量很高,今后可能通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船舶动力系统,比其他技术更有前景。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拥有比较丰富的氢气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完全可支撑我国中长期氢能源发展愿景。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制氢国,也是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总的来讲,我国跟国际上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氢燃料电池技术落后于国际水平,相关核心设备及技术主要是依赖进口。
从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存在的问题来看,制氢成本方面,中国发展的重点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绿氢。为什么提出绿氢,主要是我国已过度倚重质子膜燃料电池。质子膜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低,对氢气的纯度要求很高,一般是使用电解水制氢气源,若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最大的问题是间歇性问题。实际上,目前我国化石能源制氢,氢气纯度并不高,但是制氢成本相对较低,仍需把大规模煤制氢、工业副产提纯氢利用好。煤制氢进一步规模化之后,成本还会降低,但这仍是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方面的途径是进一步把煤制氢得到的二氧化碳资源化,把它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利用起来。储运氢方面,还需要在储运、加氢技术和装备方面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提纯氢技术与国际水平并跑,在煤制氢方面,国内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电解水制氢方面,跟国际有差距。燃料电池方面,国内质子膜成本仍较高,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程度较低。国内关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基础薄弱,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另外,地区层面存在产业同质化现象,“技术空心化”问题凸显,产业发展商业模式有待检验等。
重点在突破“卡脖子”难题。在氢的生产上,中国与国际水平相当,但氢能产业装备制造等方面相对滞后,相关核心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与美欧日韩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储运上,我国以气氢为主,主要沿用国外技术手段,液态储氢尚未应用到民用领域,固态储氢国内基本处于研发阶段。车辆运输氢气的效率低、成本高,2020年储运占氢能成本的70%左右,更高压及大规模管道运输在技术、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障碍。氢能不便于存储、液化成本高等难题限制了氢能的远距离输送。
在应用端上,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测试装备有较大追赶空间。可以说,“卡脖子”难题分布在氢能产业的多个环节,亟待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短期内应重点突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集成技术,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链,建立绿色制氢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我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战略
未来10~20年是我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从战略、政策、技术、资金、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谋划,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还是以技术为本、区域协同,同时要尊重市场。相关企业在中国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方面要唱主角,可以先行先试,利用行业的优势以及国家的扶持政策,拓展氢能市场,稳步推进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的进步。
对于氢能源产业发展总体目标,2021—2025年是政策引导、局部示范导入期,企业能不能通过管网系统开展热电联供或分布式制氢,这是关于如何做的问题。2026—2035年是市场驱动商业模式培育期,需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氢能储运供应体系,相关企业的基础设施网络占有优势,重点要布局在基础设施方面。制氢要进入化工园区,成本大幅度升高,燃气企业通过管网体系可否把分布式加氢站建起来?2036—2050年是产业生态绿色智慧成熟期。在碳中和阶段,通过今后10~15年的努力,为碳中和提供好基础设施、技术应用平台。
对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总体目标,首先在PEMFC方面,2021—2025年开展在船舶、重卡等领域的示范应用;2026—2035年国产化低成本材料与部件建立批量生产线,提升电堆的性能和稳定性,成本降低;到2036—2050年,高性能、高耐久性的新材料及电堆要做到规模化商业应用。在SOFC/SOEC方面,2021—2025年把成本大幅度降低,把7万元/千瓦~8万元/千瓦降低到3万元/千瓦以下,寿命达到1万小时;到2026—2035年,要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寿命提高到8万小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成本。规模上,到2025年左右做出十兆瓦系统,到2035年左右做出百兆瓦、千兆瓦系统,这样使我国能够真正实现能源转型。
制氢、供氢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考虑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绿氢消纳。供氢产业,主要考虑从气氢向液氢、输氢、加氢几个角度如何做的问题。对供氢,首先可能是气氢往液氢、加氢方面发展。
对于质子膜燃料电池发电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提高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提高燃料电池耐久性、动力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燃料电池系统噪声。质子膜燃料电池技术成本降不下来,不利于整个氢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单电池批量化制备技术,突破高可靠性的电堆设计、集成及产业化技术,掌握高效系统集成、控制管理及示范技术等。如何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应用场景往外拓展,希望今后在交通领域以重卡、公交等商业车为突破口,建立起柴改氢工业示范,发展船用氢燃料电池技术工程化的关键技术,发电领域“氢储能+固定式燃料电池电站”有望成为发展出路之一。燃料电池作为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将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应用方式,天然气管网掺氢是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途径之一。用氢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也已经提出来了,今后我国在百MW级IGFC重大工程,低成本先进电解水制氢准备研制工程科技专项,氢能安全储存与快速输配工程科技专项,100千瓦级SOFC发电模块开发工程科技专项,分布式燃料电池热电联产工程科技专项,高能效长航时燃料电池船舶动力工程科技专项,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耦合可再生能源转化储存工程科技专项,氢冶金重大工程科技专项等方面,需要进行专项立项探索。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保障措施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的顶层设计;二是国有资本要坚持稳妥有序进入、有所作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三是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安全监管及技术标准体系;四是加大对氢能基础设施全产业链的补贴政策及金融支持;五是建立氢能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攻关与核心装备自主化的长效机制。
政策建议方面,明确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的顶层设计,健全氢能源产业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金融环境。加强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完成平台体系建设,鼓励务实的国际合作。因地制宜选择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技术路线,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
审核编辑 :李倩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