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RF)技术在美容整形中的应用原理

描述

射频(radiofrequency, RF)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其频率范围 300KHz~30GHz。射频 的 设 备分为无 线 电通信和 信 息技术 设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ITE)和工科医射频设备(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radio frequency equipment, ISME)。一般来说,为了避免通信、信息干扰,ISME 的频率与 ITE 频率范围没有交叉。自 1920 年 Lakhovsky 提出活细胞是一个完整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以固有的频率振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理论以来,这成为电磁能量(包括射频)用于生物治疗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医用射频已有近 80 年的历史, 但射频在美容整形医学中的应用是本世纪的事情。

 

1 射频的作用机制

1.1 射频物理作用

    射频设备的分类主要是根据电极的几何形状进行分类。总体分类根据电极数目可以分为双极射频、单极射频和多极射频。此外,还有点阵射频(fractional RF)、相位控制 RF、复合(联合机激光、强脉冲光、机械按摩、脉冲电磁场等)RF。射频穿透深度与射频频率、电极面积、形状及两个电极的距离有关。目前应用的射频频率为 1Hz~40.68MHz。射频电流经人体通过组织时,产生频率为 2×106~3×106 次 / 秒振荡电流,这会驱使组电极之间的带电粒子或者电荷产生一种急剧沿电力线方向的来回移动和振动。因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和移动速度均不尽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互相摩擦或与周围的介质摩擦,产生热运动能作用于靶组织。由于射频作用不以色素作为靶基,因此,射频治疗不受皮肤类型限制。不同的组织电阻抗不同,产生热的效率也不一样,Sadick 等称之为“选择性电热作用”。
1.2 射频美容整形的生物机制
       射频自 21 世纪初开始应用于面部年轻化领域 ,2000 年 11 月,美国 FDA 批 准 单 极 射 频(ThermaCool TC system)可用于眶周皱纹的治疗,这是首个被 FDA 批准的非手术射频紧肤设备。随后射频紧肤治疗开始用于面部其他部位及非面部区域 。在 美 容 整 形 领 域 ,RF 主 要 有 紧 肤(skintightening)和减脂塑形(Body contouring)两个用途,另外 RF 在瘢痕、痤疮等治疗中也有较好的疗效。

1.2.1 胶原变性与胶原新生

    射频治疗时,当表皮温度达 39°~40°时,真皮温度为 60°~75°,此时局 部 产 生 大 量 热 能 , 产 生 容 积 性加热效果(volumetric heating)[2]。真皮内热沉积效应包括即刻的胶原收缩和后续的胶原增生效应:

①由于胶原纤维被加热至阈值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后,胶原分子的三股螺旋结构内氢键断裂,导致胶原收缩变粗,直至变性。不同的温度产生不同的效果,胶原纤维在 52℃~55℃时开始弯曲,在 65℃是收缩,60℃~70℃变性。此时,胶原的整体结构由原来的有序类晶体结构变为无序类胶体结构;

②同时,射频在真皮产生一种轻度热力损伤,在治疗后 2~4 周可发现有胶原束的局灶性凝固变性,网状层比乳头层大一些。这会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会趋化巨噬细胞至射频作用区,进一步诱导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新的胶原、弹性蛋白等物质。以改善真皮结构,最大可以使真皮的厚度增加 49%[5]。研究表明,射频治疗后 I、III 型胶原合成也增加,增加明显的以浅层为主。12 周后,真皮浅层排列规整的弹性蛋白和胶原纤维取代了原先的弹性组织。此外,由于皮肤的胶原是多方向的,治疗后会产生多方向的收缩效应。这正是射频治疗的效果到治疗后 3~6 个月达到高峰的根本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引起胶原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取决
于温度及其持续的时间,如:60℃~65℃持续 10min与 85℃持续几毫秒都能引起胶原的收缩,当然这个温度是真皮及深层的温度,临床上检测的是表皮温度,一般认为,40℃~43℃维持 10min 就可引起胶原和成纤维细胞相应反应。射频对胶原的作用是治疗皮肤松弛、瘢痕的基础。
1.2.2 脂肪代谢

    研究表明,射频电流作用于皮肤后产生一种反向的温度梯度,使表皮下方的组织比表皮有更明显的温度升高,可保护表皮以防止热损伤,导致深层皮肤甚至皮下组织的柱状加热(或容积性加热 volumetric heating),在充分保证表皮、真皮冷却的情况下,RF 可以作用于脂肪组织[8]。会使局部循环增加,脂肪组织的儿茶酚胺激素水平增加,这些会影响脂肪细胞的代谢,增加脂肪酶介导的甘油三酯降解。实验观察表明,射频的热能还会 43℃持续10min,即能引起脂肪细胞延迟坏死发生,同时还能引起脂肪细胞的凋亡。通过这种作用会使脂肪减少,常用于非手术减脂,以达到塑形的目的。
1.2.3 皮脂代谢
    痤疮、毛囊炎等都与皮脂的异常分泌(分泌过量或者排出异常)有关,皮脂分泌异常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皮脂异常集聚和细菌感染会引起过度的炎症反应。射频穿透深度较深,可以直接作用于皮下 0.3~1.7mm 的皮脂腺,实验证实射频治疗后部分皮脂腺为纤维增生代替,说明电热解作用可以破坏皮脂腺。射频对皮脂的调控作用可以持续较长作用,临床检测数据表明射频治疗后 3~6 月内日常皮脂水平、皮脂溢出率都大大降低[11]。此外,射频作用于机体后可导致血管扩张,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酶活性提高,新陈代谢加速,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和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抗炎、消肿的目的。另外,射频能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肌肉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具有解痉、止痛的效果。

2临床适应证

2.1 轻中度皮肤松弛

    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原因,人体皮肤在 25 岁以后会逐渐衰老,皮肤内胶原等成分含量降低,而胶原是皮肤的主要成分,胶原含量的丢失会使皮肤弹性降低、松弛,产生皱纹、皱褶及下垂。由于射频能够让胶原蛋白收缩,新生胶原合成增加,因此,皮肤年轻化治疗是射频治疗第一适应证。
2.1.1 面颈部皮肤松弛

    面颈部的皮肤经射频治疗,可以让 85%的患者满意,有多中心临床数据表明,射频可以让皮肤纹理改善 25.6%,松弛改善 24.1%左右。一项针对亚洲人的双极射频治疗研究表明,经过 3 次治疗,可使 60%的患者其鼻唇沟获得 50%以上的改善,其次是鱼尾纹,但是额纹的改善却比较小。随机、盲法、对照实验表明,与手术比较,采用点阵射频进行治疗,面颈部松弛评分(0-4 分,松弛从轻到重)与治疗前(2.76 分)比较,射频可以改善 16%,手术可以改善 49%,也就是说射频效果是手术的 37%,60%的人满意,33%的人非常满意。一般除了中线部位(鼻、上下唇)外都可以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重点治疗区域。目前,多
数仪器是采取低能量多次治疗,其效果与高能量单次相似、甚至更好,并且术中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降低。治疗后患者均有即刻紧肤效果,持续 3~5 天,
1~2 月后逐渐出现渐进而持久的改善,表现为皮肤质地改善,弹性增加,光泽度增加,皱纹变浅,下颌区松弛组织收紧上提,鼻唇沟变浅,面中部显紧实饱满。
2.1.2 眶周老化

    眶周老化是射频最早治疗的项目,其治疗范围包括下睑、眉下、颞部及额部。能够收紧皮肤、减少皮肤细纹、改善眼袋及泪沟,提升眉毛。临床上多以眉毛上提的幅度来衡量射频治疗眶周的效果,一项多中心、盲法实验表明 62%的患者眉上提(经瞳孔垂线)的幅度在 4~5mm 左右。此外上睑皱褶宽度也是一个衡量指标,射频治疗可以使之改善 1.9mm 左右,但是仍然有 64%的患者认为他们的容貌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2.2 脂肪堆积
    局部脂肪堆积影响到 85%~98%的青春期后的妇女。其形成主要与微循环障碍、结缔组织变薄弱及脂肪积聚有关,凹陷与囊袋样突起并存,呈橘皮样外观。常见于腹部、大腿、臀部,上臂的“蝴蝶袖”、颏下脂肪堆积造成的双下巴也属于此类。复合射频
(双极射频复合近红外和机械按摩)每周治疗 1 次,共 6 次,脂肪厚度在治疗后 1 个月即减少 29%,治疗后 3 个月腹围、臀围和大腿围分别减少了 1.4cm、0.5cm 和 1.2cm[17]。用集成单极射频经过 6 次治疗(每次间隔 2 周)取得类似效果,6 个月后随访可以有 68%的患者臀部和大腿部的皮下脂肪厚度缩小20%,周径平均减少 2.45cm,表面皮肤变得更加紧致,凹陷密度、深度都缓解。但是另一组随机、对
照、盲法临床实验也表明,集成单极射频使脂肪堆积有肉眼可见的改善,这种改善没有统计学差异,当然该实验样本量小,仅募集了 10 例患者。目前,一种非接触多极射频表现出良好的减脂效果,其功率 200W,每周 1 次,治疗 4 次,可以使脂肪层显
著降低,能够使腹围平均降低 4.93cm,最高达13cm,且无性别差别,但是皮下脂肪较少的患者其腹围则几乎没有变化。当前有仪器将射频单元与吸脂单元集成射频辅助吸脂设备,较单纯吸脂,皮肤回弹大大提高(10.4%vs25.8%)[21],这对于年龄较
大皮肤弹性差,吸脂后皮肤回弹较差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了减脂塑形的疗效。
2.3 寻常性痤疮与痤疮瘢痕
    射频可以作用于皮脂腺,调控皮脂,同时能改善局部循环,调节炎症反应。目前用单极射频及复合射频治疗痤疮都有报道。已有数据表明,射频对痤疮具有较好的效果,90%以上的患者其活动期痤疮皮损获得了 75%的改善。点阵射频的出现,使得射频在痤疮瘢痕治疗方面得到进步,目前数据表明经过 3~4 次治疗,40%~50%的痤疮瘢痕患者可以获得 26%~50%的改善。但是射频用于痤疮及痤疮瘢痕的治疗是否优于其他治疗手段,目前尚未有严格的对照实验,其疗效也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总之,根据使用的设备不同,治疗过程及疗程安排有所不同,一般全疗程 1~5 次,能量设置参考指标:治疗时的不适与皮肤内射频电能转化成的热能有关,热能的产生与组织局部的特性和局部电阻有关,不同患者、不同部位均不同,患者的感觉可以提示组织被加热的程度。因此,患者的不适感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局部受热的程度,可作为选择最佳能量的参考指标。表皮的温度监测亦可参考治疗强度是否适宜。但是射频治疗作为一种非手术紧肤手段,其临床显效率尚不尽如人意,虽然有基础研究理论支持皮肤的年轻化改变,但要在临床上获得很高的显效率,仍属不易。

 

回映电子是一家基于Edge-AI技术的个护健康服务商,为企业客户提供个护健康领域全方位底层技术模块研究和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