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配线架?为什么要使用配线架?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说到弱电工程施工,自然免不了布线二字。在弱电布线当中,除了需掌握布线技巧之外,对于配件我们也需要清楚了解。比如说什么是配线架?为什么要使用配线架?下面我们一同前去了解下。

什么是配线架

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并能对它们进行调配连接的设备。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在网络工程中常用的配线架有双绞线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根据使用地点、用途的不同,分为总配线架和中间配线架两大类。

用途

配线架的定位是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的模块化的设备。前端的信息点线缆(超5类或者6类线)进入设备间后首先进入配线架,将线打在配线架的模块上,然后用跳线(RJ45接口)连接配线架与交换机。

总体来说,配线架是用来管理的设备,比如说如果没有配线架,前端的信息点直接接入到交换机上,那么如果线缆一旦出现问题,就面临要重新布线。此外,管理上也比较混乱,多次插拔可能引起交换机端口的损坏。配线架的存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更换跳线来实现较好的管理。

用法和用量主要是根据总体网络点的数量或者该楼层(以及相近楼层,这要看系统图是怎么设计的)的网络点数量来配置的。不同的建筑,不同系统设计,主设备间的配线架都会不同。

如,一栋建筑只有四层,主设备间设置在一层,所有楼层的网络点均进入该设备间,那么配线架的数量就等于该建筑所有的网络点/配线架端口数(24口、48口等),并加上一定得余量;如果,一栋建筑有9层,主设备间设置在4层,那么为了避免线缆超长,就可能每层均设有分设备间,且有交换设备。那么主设备间的配线架就等于4层的网络点数量/配线架端口数(24口、48口等)。

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在网络工程中常用的配线架有双绞线配线架和光配线架。

为什么要使用配线架

1、从设计角度出发

综合布线有一点要求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就是信息点要求数据、语音点在必要的时候可进行互换,也就是说同一个语音点,在不改变布线的情况下通过跳线的选择来确定是语音还是数据。这样在布线的时候语音点和数据点是一样的,设计很方便,不需要分别考虑,采用统一设备即可。

如果成本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把全部的信息点都接到rj45配线架上,然后通过跳线决定是跳到交换机上还是语音配线架上(可以是110的或者是stg以及其他类型的语音模块上)。当然这是不考虑成本的一种设计,也是一种彻底的不考虑终端是语音还是数据的设计。实际应用的情况还是非常少的。大多数的情况还是考虑语音和数据的区别的,具体的办法也有很多种.

2、从施工角度出发

大型的工程信息点数非常多,在交换设备和布线系统之间采用跳线连接可以是施工管理变得更加方便,机柜内也会非常的整洁,毕竟跳线要短的多。检测也方便了很多。

3、管理维护方面

这方面其实大型用户都很关心,配线架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查错的时间。对于更换终端的使用方式也提供的便利快捷的方法。

配线架有什么优势

1、传统方法测试用户线路要通过手工操作完成,采取集中上线方式后可利用现有自动测试系统对远端局用户线路进行测试,从而实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

2、采取集中上线方式微机操作可与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合起来,实现操作自动化。

3、集中上线可选择最短路径就近跳线,只需2——3m即可,节省大量跳线。传统方法跳线一般得十几米,甚至几十米。

4、遇移机、改号和工程倒线,传统方法需拆动大量跳线,工作繁重,配线架卡接点经多次卡接,会造成卡点松弛。采取集中上线方式只需微机操作就可完成,减少了卡接点的磨损,延长了配线架寿命,同时也减少了障碍的发生。

5、集中上线方式配线架跳线一次完成,避免了传统方法多次无规则跳线造成的混乱,使配线架外观美观整齐。

语音模块

以上就是什么是配线架以及为什么要使用配线架的全部内容了,其实配线架通俗点来说就是用来规范网络布线的一种设备,一般在网络安装(如局域网等)中用到,和交换机配合使用,安装在机柜内的。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光缆余留量:应当保留一定量的光缆以保证在配线架底盘上产生纤维强度的膜。这样就能防止光纤被扯出配线架,同时避免电缆承受过高的应力。 

其次是其保护性能:光纤配线架应当为连接器提供足够的保护以防止偶然接触。

最后是其适用性:光纤配线架应当能够允许除去现有的连接器并添加新的连接器或光纤,它也必须能够存储并识别来自水平或主干电缆中的非连接器光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