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乘用车市场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同时它也推动着汽车产业向更加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迈进,给用户带来全新的驾驶和出行体验。
为了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汽车厂家采用多种多样的传感技术来探测道路状
况,使车辆能够自主地感知周围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决策和行动。但如果仅关注外部道路环境的话就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驾驶员和乘客。无论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做得再高级,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儿童或宠物被遗留在车内,引发人身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
值得关注的是,座舱传感器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而且相关行业规定也在不断完善中。
市场与政策双驱动
近几年,全球已有不少汽车厂商开始重视儿童存在检测(CPD)或座舱乘客监控系统(OMS),并在部分车型上部署传感器来检测后排乘客。另一方面欧盟新车认证协会(Euro-NCAP)、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都在积极推动CPD功能纳入测评汽车的评分系统。
在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也跟进了相关内容,确定在 2025 版规程中加入儿童遗忘车内提醒功能测评方案,为安装该装置的车辆提供加分项,未来将从功能、性能、安全、软件识别算法精度等多个角度对车辆儿童滞留检测装置进行测试评分。
儿童存在检测手段可分为间接感应和直接感应两种,间接感应则利用开车门、压力或电容感应等信息,根据逻辑推断车内是否存在滞留目标。直接感应可通过感知心跳、呼吸、运动等生命迹象来检测车内是否确切存在人的能力。根据E-NCAP规定,从2025年起只有直接感应解决方案才能获得分数,在众多解决方案中单颗毫米波雷达方案日趋成为了主流方案之一。
为什么是毫米波雷达方案?
目前主流的儿童检测或坐舱监控方案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方案受限于其检测角度,副驾驶及后座乘客很容易被遮挡,还存在着一定的隐私问题。
超声波传感器方案在自动泊车、盲区检测等汽车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和可靠性,但由于其检测精度较差,无法精准区分人和静物。
相较之下,毫米波雷达利用毫米波频段进行无线电波探测,在人体感应运用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它能穿透衣服、毛毯等材料,感知各种生物信号,甚至是轻微的呼吸和心跳,例如正在熟睡的婴儿或宠物。
毫米波雷达微动检测结果
Socionext前不久发布了一款60GHz车载毫米波雷达SC1260系列产品产品,主机厂可以仅在1颗毫米波雷达SoC上直接实现CPD功能,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它采用时分复用(TDM-MIMO)处理方式,带有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能精准检测汽车座舱中乘员的位置或移动。
Socionext SC1260系列产品
在汽车座舱应用场景中,它还具有超低功耗的特点。相较于市面上的友商产品,Socionext的这款产品可以做到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小体积,这对于功耗预算紧张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十分重要。这款产品 在0.1%占空比运行时,功耗仅为0. 72mW。相较于摄像头方案,Socionext的这款产品能显著降低功耗至50%左右。即使在停车场景使用车载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长时间连续运行监控车内情况。
汽车内部空间一般十分有限,能够座舱传感器的位置无外乎仪表盘上方、A/B/C柱上、或是车内后视镜周围,因此对传感器外形尺寸提出了要求。毫米波雷达有着较强的穿透性,能穿透塑料、布料等特定材质,轻松集成到上述有限的空间位置。另外,Socionext SC1260系列毫米波雷达采用高度集成设计,芯片中直接内置了雷达信号处理单元(距离/角度/存在检测)、天线、RF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ADC、FIFO、SPI接口和智能电源控制定序器,可实现灵活的占空比控制,通过超小的PCB设计,减少BOM成本。
这款系列产品还通过了AEC-Q100 2级汽车应用认证,能在 -40℃至125℃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能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实现CPD等功能。
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不少车厂提前布局,选用融合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解决方案来实现CPD功能,系统在检测到后排有微弱生命体征时,车辆将通过双闪或鸣笛等多种方式对向车主提供多维度报警,守护“小小乘客们”的安全。
车内毫米波雷达还能干什么?
十年前大家对汽车座舱的需求可能只是听听广播,蓝牙连接手机放放音乐,后来出现了液晶屏能够准确导航、使用语音操控等功能受到了市场追捧。现如今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增多,座舱设计从原先的功能聚合转变为体验至上。
毫米波雷达恰巧可以满足这一市场变化。Socionext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应用远不止CPD功能,作为一款可扩展、可升级的解决方案,它还能带来多种智能驾舱新体验,如座情况检测(SOD)、车内入侵检测以及手势操作等功能,保障驾乘安全,增强座舱黑科技体验感。
Socionext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车内应用案例
当前,车内传感器技术的升级融合再升级正在加速推动着汽车座舱智能化快速发展。Socionext期望以芯片为基础,携手更多的汽车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带来不断升级的、满足用户想象的智能驾乘新体验。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