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4小时在线,杆塔监测让电网更安全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电网安全是电力的生命线,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及时消除电网安全风险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电力安全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电力行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电力安全快速感知能力、实时监测能力、超前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系统评估能力,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有效遏制电力安全事故。能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在线监测预警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成为电力行业守护电网安全“生命线”首选技术之一。

项目背景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贵州电网公司希望引进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用于监测输电线路的杆塔倾斜、滑坡体位移等状况,提升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痛点分析

人员到不了,巡检效率低

电网设施覆盖空间范围大、变形坡体数量众多且分散,人工难以及时到达隐患点,巡检效率低。

监测误差大,灾害测不准

由于输电线路地质灾害具有体积小,变形破坏特征微弱,隐蔽性强的特点,人工难以察觉,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

山高林密,信号传输难

贵州处于西南山地,地势高差大,通信信号弱,使得灾害预警信息传输不畅。

实施方案

受客户委托,中海达提供电力杆塔地质灾害“一核多源”安全监测体系方案。该方案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融合了多维监测仪、倾角加速度计、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多种智能传感器,对电力杆塔的变形、倾斜、位移、裂缝进行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且监测数据及时回传至监测预警平台,建立起可回溯的地质灾害体变形监测数据库,实现了电力杆塔地质灾害全天候、实时高效、综合智能化的监测和预警响应,最大程度保障了电网安全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点击获取详细案例>>>>

监测

▲中海达电力杆塔地质灾害“一核多源”安全监测体系方案系统架构

作业过程

通过初步勘查贵州电网地质灾害点情况,选择3种典型电力设施类型(输电、变电、配电)、12处地质灾害点(边坡、崩塌、采空区)作为本次项目的监测点。

输电线路

在输电线路上,选择5处由煤矿开采造成滑坡、沉降、崩塌的监测点进行监测。

监测

▲输电线路监测点安装GNSS监测设备

监测

▲输电线路监测点安装应力计

变电站

在变电站上,选择4处有明显的裂缝、滑坡、崩塌风险点进行监测。

监测

▲变电站监测点安装GNSS监测设备

监测

▲变电站监测点安装多维监测仪

配网线路

在配网线路上,选择3处有明显的滑坡、沉降风险点进行监测。

监测

▲配网线路监测点安装GNSS监测设备

监测

▲配网线路监测点安装雨量计

成果展示

通过安装GNSS监测接收机、应力计、多维监测仪、雨量计和中海达监测预警平台,对贵州电网中的输电杆塔、变电站、配电站的沉降、滑坡和崩塌进行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并实时回传至监测预警平台,在灾害发生初期做出有效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排除隐患,保障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点击获取详细案例>>>>

监测

▲中海达监测预警平台界面

项目总结

通过应用,中海达电力杆塔地质灾害“一核多源”安全监测体系方案解决了贵州电力杆塔传统监测的多项不足。

1.无需人员抵达,巡检效率提高
该方案通过对各监测点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现了全天时、全天候监测,大幅提升了监测效率。

2.监测精度优,微小变形监测准

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该方案实现了毫米级微小变形实时在线监测,助力贵州电网公司快速、准确掌握电力设施运行状况。

3.预警速度快,数据实时回传
监测数据实时回传预警平台,一旦监测数据发生异常情况时,预警平台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从而最大程度避免或降低电力设施受损程度。

除了应用于贵州电网,中海达电力杆塔地质灾害“一核多源”安全监测体系方案还应用于广东电网等电网项目。当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撑。因此杆塔监测成为电网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能够全天时、全天候监测杆塔的中海达电力杆塔地质灾害“一核多源”安全监测体系方案将持续助力更多的电网公司守牢电网安全“生命线”,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