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玄
前不久的Tech-G上海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我们注意到全志科技展示了自家芯片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包括智慧生活、智慧汽车、智慧工业、智慧视觉等等。其实全志这家公司早期声名鹊起是因为音视频交互类的产品,比如在平板上的应用;现如今则已经将视野扩展到了各行各业。 从全志2022年报来看,这家公司目前在做的芯片类型包括智能终端AP SoC、PMIC、无线通信,以及语音信号芯片。我们在全志展台也看到了不少明星产品,比如天猫精灵、小米Sound Pro、Insta360 GO 3,还有投影仪、医疗显控一体机、工业网关、车载中控等等琳琅满目的客户产品展示。 “我们看到各个行业都存在智能化需求,这样的需求不断变广、变多。我们一直尝试往不同的行业做扩展。”全志科技集团副总裁胡东明在Tech-G开幕william hill官网 上作为芯片企业代表提到全志是“围绕智慧生活、智慧城市和智慧工业,提供高品质的芯片和服务”的一家芯片设计厂商。在接受电子工程专辑采访时,他说,“随着全志的技术积累,以及我们对每个细分市场理解变得更加深入——尤其是那些和我们契合度比较高的市场。”
全志科技集团副总裁 胡东明
国内做大而全、跨不同领域的市场参与者,究竟是以怎样的心态和技术储备来做市场规划的?面对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潮流,又是如何思考市场趋势的?我们相信,全志在这方面应该是***企业里最有发言权的市场玩家之一了。 覆盖范围广,造就的优势 我们知道消费电子市场撑得起全志芯片走量。虽然全志并没有公布过不同业务方向的营收占比,但很显然消费电子一直以来都是全志发力的重心之一。这一点从近两年全志的营收走势,对照消费电子市场大趋势就看得出来。 不过胡东明先生强调,全志在工业、机器人方向的业务增长现在也非常快。“我们采用迭代发展的方式,平台和细分市场隔年迭代。平台迭代好了以后,就会面向各个行业。”“任何时间点必然有量大或者收益相对好的细分市场。这些市场逐年交替迭代,现在全志迭代的方向会偏工业和机器人,也就是AI场景化应用方向。” 这实际上也符合电子产业强周期属性,以及不同垂直领域不同周期表现的规律。一般国际芯片巨头和越上游的市场参与者,都倾向于藉由更广的市场覆盖,来抵御行业本身的风险:在某一个市场处在缓行期时,同步发力于其他市场。这应该也是全志这样的芯片企业具备的客观能力,和未来期望达成的目标。 全志年报谈自家市场优势时说,“公司通过多元化产品布局,以大视频为基础构建智能应用平台,通过AI全面赋能,与多家行业标杆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配合客户在算力、算法、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整合,聚焦AI语音、AI视觉应用的完整链条,实现智能音箱、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座舱、智能工控等细分AI产品量产落地。” 2017年胡东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全志的MANS大视频战略,产品从多媒体(Multimedia)、模拟(Analog)、网络(Network)、服务(Service)这几个维度发力。而不同事业部的建立也是以此为指引的。从展会现场的分区,及不同门类产品的展示来看,这些年全志对于这条方针的贯彻还是相当成功。胡东明先生对于全志的市场优势认知是这样的:“在智能这个产业链里面,我们更偏向做终端产品的赋能,是各行各业的智能终端产品。”“覆盖范围更广,就能将智能化实现所需的要素做结合,这是很多芯片厂家不具备的。”“举个例子,有些智能应用要求实时响应。”我们知道,工业应用对实时性要求高。“那么我们就能把工业领域的经验借鉴过来。” “另外,我们在每个市场投入的精力都很多。”胡东明先生认为,全志在不同领域积累的经验,令其更理解终端的核心要素,更有能力“平衡产业链成本结构”,将“各个行业积累的专业技术融汇贯通”,“那么我们就能做高性价比的落地。”这是覆盖不同领域可达成的另一个优势。 实现跨领域的产品布局 全志的AP SoC芯片产品有不同的字母系列,最早就是基于场景和应用来划分的,比如知名的T系列更偏工业与汽车,F系列是人机交互,V系列涵盖了泛视觉AI产品。跨领域、广覆盖自然有前文提到的几大好处:不同领域的技术借鉴,以及成本结构的平衡等。但这其中有个问题:对于芯片厂商而言,究竟是如何同时实现多个市场的布局,这其中的业务逻辑是什么,技术层面怎么实现? 以全志的汽车芯片为例,目前全志涉足的汽车组件包括虚拟显示、HUD、智能大灯、360环视,“还有包括一些智能辅助”实现等。 当然汽车本身走向电子化与智能化,是全志有机会在这一市场一展拳脚的基础。但更多的,“我们讲的这些品类有个特点,它都偏视觉 ,以及偏向汽车与人、汽车与外界的交互。全志就是做音视频交互产品起来的,所以这是我们的优势。”胡东明先生谈到,“围绕我们的优势项,做汽车产品规划,所以做的都是偏向智能辅助的视觉类产品。” 这个解释就基本回归到了MANS战略思路,也明确了领域布局的业务逻辑。
全志合作伙伴广州创龙以T3为核心主控的工业评估板展示
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像电子产业这类产链接很长的行业,越是上游(或底层)的市场参与者,面向下游(应用层)的产品就越能抽象出共性。基于共性来做产品,自然能够覆盖不同的应用领域。比如做材料的,同一种材料往往适配下游的很多应用;芯片设计也有类似属性。 “共性的问题,本质都是底层的抽象。”胡东明先生向我们解释说,“从不同的场景出发,抽象出共性的技术需求,抽象出它们对于底层的要求,比如芯片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需要怎么做,结构生态如何等。”前文提到工业应用往往实时性要求较高,“比如机械臂正在操作,如果此时收到另一个信号,操作是不能中断的,且需要快速响应这个信号。” “抽象这一需求,考虑是采用轮询的方案,还是做及时响应。还有更多的抽象,比如通道是不是要单独放出来,还有哪些场景要适配等等。或许家庭机器人也有这样的需求。那么把这些应用的共性抽象出来以后,做到芯片里面,那么产品能够应用的跨度就比较大了。” 芯片满足大量上层应用的共性之后,自然还需要考虑具体落实到不同领域和应用中的差异化——构建起平台,是芯片乃至半导体领域不同生态位的企业常见的方案。“我们的平台芯片,会留足够差异化的feature。比如更高的算力、更多的接口、类别更丰富的处理器可以拓展。” 而前述全志划分的不同系列的产品,也就面向了不同的应用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胡东明先生在采访中也提到,全志的软件团队人数不少,软件“更底层的部分会是我们来做”,与此同时再借助与方案商的合作,“打通应用层”——如此一来,全志的芯片也就赋能到了各行各业;而且软件部分,“我们自己的比重甚至会更高一些”。 智能未来着眼于AI 今年Tech-G展会上,全志特别开辟了一个区域展示两个系列的“AI芯片”(A523与T527);而全志2023半年报列出在研项目里,也有好几个都与AI强相关——包括视频解码、车规级SoC,以及无线语音芯片等;胡东明先生在开幕william hill官网 上演讲的主题,也都是相关AI乃至生成式AI的。 “聚焦AI语音、AI视觉”,“AI产品量产落地”也是全志财报经常出现的描述语。这些应当都能表明,全志对于AI技术的看重,及对于这项技术趋势的投入。从产品层面来看,就不只是我们常说TinyML、CPU指令级别的AI inference加速,全志也在更多芯片产品上布局了NPU、AIPU这样的加速单元。 胡东明先生介绍说,规划中的AIPU是“偏硬化的AI,偏向场景的、模块的”,而NPU则是更为通用的神经网络推理加速器。目前全志已上市的AI芯片产品,NPU算力最高能够达到2-3TOPS,“规划中的也有6-8TOPS的,考虑面向不同场景”。虽然胡东明先生也补充说实际上,以目前全志布局的场景和芯片品类,更多的场景并不需要大算力的加速器。全志合作伙伴索智以V536-H为核心主控的开发板展示
不过全志在AI上的眼光似乎还放得更加长远了一些。胡东明先生在主题演讲中反复强调的,是大模型与生成式AI的价值。其实在半年报的工作总结中,全志也提到了上半年公司“抓紧生成式AI技术发展热潮”。 在胡东明先生看来,如今的AI向“第二阶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前的AI大概也就是个算法,穿透一个场景。算法就是一个应用、一个黑盒,用户很难去改变黑盒的模型。模型更像是人的智慧加上机器能力的组合”;“现在新的AI,首先必须重新去解构和重构所有的场景。这就需要我们输入多模态的信息,在信息录入时就进行场景化编码,还要进行场景化分析,输出需要做场景化重构和解码,最后才有了决策和执行。” 这个过程“在认知学里面,基本也就对应到了人大脑的重构和解构的过程”。“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客户用我们的芯片去做生成式AI的应用。全志需要提供底层算力和工具包,还有输入输出接口。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生成式AI的产品实现更简单,更有竞争力。” “因为每个细分市场的生态对我们都很重要,针对不同市场都需要构成符合其生态的模式。虽然全志本身不开发应用算法,但我们需要理解算法,然后给客户提供工具。”这是AI生态相关的构成要素了,与此同时对于更广范围的“生态圈”建立,“从应用算法、系统集成,到芯片算力,以及感知和执行芯片”,“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每个模型都是一起共建的”。这些应该是全志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的。 胡东明先生还向我们列举了基于全志芯片的部分生成式AI行业应用,“比如对流程化、秩序化要求比较高的场景,像是银行或者零售业,需要虚拟人与客户对接,这个过程就需要语音的合成、视觉的合成。这类场景比较标准化,不会随时变化,生成式AI的发展就会比较快。”“还有像是教育行业,针对孩子的学习难点、问题、不足的识别等等。” 在全志看来,中国有广博的AI应用市场拉动,包括生成式AI在内的AI技术会受到应用端刺激而蓬勃发展。这不仅是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组成部分,对于全志而言也是潜在市场机会。“中国市场大,又能落地”,“AI未来走向哪里,怎么发展最合适,谁都没有定论。这就需要去试验。”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实际上,我们和胡东明先生还聊了更多智能相关的话题,包括智能工业、汽车ADAS与智能座舱等。我们之所以单独将AI拿出来谈,是因为AI作为全志关注的一个方向,是这些话题中颇具代表性,能够表现全志拥抱创新的技术。比如在谈到软件定义汽车、汽车EE架构变迁这类市场大趋势时,胡东明先生总是对这些技术持肯定态度,并强调全志正全力“拥抱新技术”“拥抱新架构”。 在我们看来,胡东明先生对于智慧工业的总结,大约是适用于各行各业智能化演进趋势的,也适合用来总结全篇:“我们在谈智能工业之前,谈更多的其实是数字化。随着数字化的推进,大家发现数字化可实现的重构和高效化的流程,变得更多了。”“智能化体现的,就是更高质量、更高效、更低成本。智能化设备加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数字化”,那么“到了第二阶段,数字化追求更加精益的生产、管理,智能化就自然变得十分火爆了。” 将这番话推及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似乎也是完全适用的。这些都将成为全志科技未来的市场机遇,尤其作为覆盖市场如此广泛的一家芯片企业。
原文标题:全志的芯片为什么能覆盖到各行各业?专访全志集团副总裁胡东明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全志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