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VD生长的HfS₂/MoS₂异质结高性能光电探测器

测量仪表

1495人已加入

描述

由范德华(vdW)异质结内产生的层间激子(interlayer excitons)驱动的红外(IR)探测器,能够克服二维材料光电探测器的诸多问题。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C)的范德华异质结为层间激子的产生提供了先进平台,可用于探测单个TMDC的超截止波长。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韩国化学技术研究院(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韩国忠南国立大学(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与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院(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组成的科研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以“High-Performance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Driven by Interlayer Exciton in a Van Der Waals Epitaxy Grown HfS2/MoS2 Vertical Heterojunction”为主题的论文。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Minkyun Son、Hanbyeol Jang和Dong-Bum Seo,通讯作者为Ki-Seok An。

这项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由层间激子驱动的高性能红外光电探测器,该红外探测器由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的范德华异质结所制备。这项研究标志着光电器件领域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研究人员选择HfS₂与MoS₂的组合来构成范德华异质结平台,从而制备成层间激子驱动的红外探测器。这是由HfS₂的选择性生长以及HfS₂与MoS₂的适当能带偏移(band offset)所激发的。在两步CVD工艺中,HfS₂仅在MoS₂上选择性生长,从而构建了具有较大界面面积的垂直异质结,并为层间激子的产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图1a展示了采用两步CVD工艺制备HfS₂/MoS₂范德华垂直异质结的过程。

红外探测器


图1 HfS₂/MoS₂范德华垂直异质结的制备及成果

研究人员利用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PL)技术,探究了原始MoS₂和HfS₂/MoS₂的结构特征和光学性质,结果如图2a至图2c所示。为了进一步阐明异质结构的化学组成,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HfS₂/MoS₂进行了化学鉴定,测量结果如图2d至图2f所示。

红外探测器


图2 原始MoS₂和HfS₂/MoS₂的光谱探测结果以及HfS₂/MoS₂的XPS测量结果

随后,为了直接证实HfS₂与MoS₂之间存在垂直异质结,研究人员针对其获取了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以及相应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红外探测器


图3 HfS₂/MoS₂垂直异质结HRTEM图像和FFT分析

接着,研究人员对基于HfS₂/MoS₂的光电探测器的原理及性能做了详细研究。图4a为基于HfS₂/MoS₂的光电探测器示意图,光电性能测试结果如图4b至4d所示。研究人员同时制备了MoS₂光电探测器,并与基于HfS₂/MoS₂的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如图4e至图4h所示。

红外探测器


图4 基于HfS₂/MoS₂的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及其与MoS₂光电探测器的比较

最后,研究人员探索了不同红外波长(850 nm、980 nm和1550 nm)下基于HfS₂/MoS₂的光电探测器的光响应情况,结果如图5a至图5d所示。图5e展示了在漏极电压(VDS)=−5 V和5 V时,HfS₂/MoS₂能带对齐(band alignment)中层间激子的光致电子提取过程。

红外探测器


图5 基于HfS₂/MoS₂的光电探测器的光响应及其层间激子的驱动原理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成功制备了基于CVD生长的HfS₂/MoS₂异质结高性能光电探测器。在两步CVD工艺中,HfS₂仅在MoS₂上生长,从而建立了具有较大界面面积的垂直异质结。这种有利结构能够有效促进层间激子的产生。该基于HfS₂/MoS₂的光电探测器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在470 nm波长处,探测率(D*)=5 × 10¹⁴ Jones,比MoS₂光电探测器提高了36倍。值得注意的是,在1550 nm波长处(该波段已超出HfS₂和MoS₂各自的探测范围),基于HfS₂/MoS₂的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表现为:光响应度(R)=600 A/W,D*=7 × 10¹³ Jones,快速上升和衰减时间分别为60 µs和71 µs。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利用CVD工艺生长的TMDC来制备层间激子驱动的红外探测器,这种方法为大规模开发高性能二维材料红外探测器开辟了道路。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