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机应用前景如何?高速领域的电机类型有哪些?

工业控制

1221人已加入

描述

一.高速电机简介

高速电机的主要特点是转子速度高、定子绕组电流和铁心中的磁通频率高、功率密度和损耗密度大 。这些特点决定了高速电机具有不同于常速电机特有的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设计和制造难度往往成倍大于普通速电机。既然这么难,这玩意有没有用呢。

那么高速电机应用前景如何呢?它可以用在哪里呢?

(1) 高速电机在空调或冰箱的离心式压缩机等各种场合得到应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殊要求越来越多,它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2) 随着汽车工业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体积小,重量轻的高速发电机将会得到充分的重视,并在混合动力汽车,航空,船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由燃气轮机驱动的高速发电机体积小,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可用于一些重要设施的备用电源,也可作为独立电源或小型电站,弥补集中式供电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发电机

二.高速电机难在哪?

高速电机的顾名思义速度很高,转子速度通常高于 10000 r /min, 摩天轮大家都玩过,大家玩之前可能最怕的就是“被甩出去”。同样,电机在如此高的速度旋转时,常规叠片转子是难以承受巨大的离心力的,需要采用特殊的高强度叠片或实心转子结构(结构设计难点)。

对于永磁电机来说, 转子强度问题更为突出, 因为烧结而成的永磁材料不能承受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拉应力, 必须对永磁体采取保护措施; 同时电机转子与气隙高速摩擦, 在转子表面造成的摩擦损耗会远大于常速电机,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考虑转子散热的难题。

为了保证转子有足够的强度, 高速电机转子设计的样子多为细长型。因此与常速电机相比, 高速电机转子系统接近临界转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为了避免发生弯曲共振, 必须准确预测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 普通电机轴承无法在高速下可靠运行,必须采用高速轴承系统。

前面说到高速电机绕组电流和铁心中磁通交变频率很高,会在电机绕组、定子铁心以及转子中产生较大的高频附加损耗。当定子电流频率较低时, 通常可以忽略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对绕组损耗的影响, 但在高频情况下定子绕组会产生明显的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 增大绕组附加损耗; 高速电机定子铁心中磁通频率高,趋肤效应的影响不能忽略, 常规的计算方法会带来较大误差, 为了准确计算高速电机的定子铁心损耗, 需要探索(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高频工况下的铁耗计算模型。

定子开槽与绕组非正弦分布引起的空间谐波以及由PWM供电产生的电流时间谐波均会在转子中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 由于转子体积小、散热条件差, 会给转子散热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转子涡流损耗的准确计算以及探索有效降低转子涡流损耗的措施, 对高速电机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高频电压或电流也给大功率高速电机的控制器设计带来了挑战。

高速电机的体积远小于同等功率的常速电机, 不仅功率密度和损耗密度大而且散热困难, 如果不采用特殊散热措施, 会使电机温升过高, 从而缩短绕组寿命, 特别对于永磁电机, 在转子温升过高的情况下, 永磁体易发生不可逆退磁 。设计一个良好的冷却系统, 能有效降低定转子温升, 是大功率高速电机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综上所述, 高速电机在转子强度、转子系统动力学、电磁设计、冷却系统设计与温升计算、高速轴承以及控制器的研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常规电机所不具有的特殊关键问题, 因此高速电机的设计是一个集电磁场-转子强度-转子动力学-流体场与温度场等多物理场多次迭代的综合设计过程。

三.高速电机有哪几种?

目前应用于高速领域的电机类型主要有感应电机、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 每种电机类型又有不同的拓扑结构。

1. 高速感应电机

我们知道,感应电机转子结构简单、转动惯量低, 并能在高温和高速的条件下长时间运行, 因此感应电机在高速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

国内外最大功率的高速感应电机为15MW, 转速为20000 r/min, 是ABB公司 在2002年研制的, 采用的是实心转子结构; 高速感应电机最大速度为180000 r/min, 功率为10kW, 采用磁悬浮轴承, 实心转子结构, 线速度为219m /s, 电机的效率约为85% 。

国内对高速感应电机的研究相对滞后(貌似电机这块,国内没有几个不滞后的), 其中重庆德马电机研制了一系列高速感应电机, 海军工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浙江大学(沈建新老师团队)等针对高速感应电机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海军工程大学对 2. 5 MW 高速感应电机开展了研究,重庆德马电机研制了100kW、25000r/min 高速感应电机, 国内高速感应电机的发展水平远低于国外。

2 .内转子高速永磁电机

我们也知道,永磁电机具有效率和功率因数高及转速范围大等优点, 因此其在高速应用领域倍受青睐。相对于外永磁转子电机, 内转子永磁电机具有转子半径小及可靠性强的优点, 成为高速电机的首选。

内转子高速永磁电机的最大功率已达8MW,转速15000r /min, 为面贴式永磁转子, 采用碳纤维保护套捆扎; 最高转速的永磁电机为500000r/min,功率为1kW, 转子表面线速度为261m /s,采用合金保护套。国内对高速永磁电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电机、东 南 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等, 他们对高速电机的设计特点、损耗特性、转子强度与刚度计算以及冷却系统设计与温升计算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并制作了不同功率等级和转速的高速样机。(国内高校一般都是开展了先关研究,说白了就是搞了几个相关的项目,毕业了 几个研究生,发(水)了几篇文章)

沈阳工业大学与江苏航天动力机电有限公司合作, 已研制了 1120 kW、18000r/min 的高速永磁电机,如图所示, 该电机采用面贴式永磁转子结构, 转子表面线速度为180m /s, 采用碳纤维保护措施。

浙江大学对2.3 kW、150000 r /min的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开展了深入研究(深入一般是有几个博士在做),并制作了样机; 广东工业大学对0.6 kW,200 000 r /min 的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进行了理论分析。但国内对高速永磁电机的研制多集中在500kW 以下的中小功率和中低转速阶段, 对大功率尤其是兆瓦级和超高转速永磁电机的研究还较少。高速永磁电机有面贴式( SPM) 和内置式( IPM) 两种转子结构。除少数采用内置式转子结构外,其余多采用面贴式永磁转子结构。

3 高速开关磁阻电机

开关磁阻电机以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成本低廉以及耐高温等优点而备受瞩目, 在高速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高速开关磁阻电机目前可达的最大难度值为3. 51 × 105, 最大功率为250 kW( 转速 22 000 r /min) ,最高转速为 200 000 r /min( 功率 1 kW)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对高速开关磁阻电机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了1 kW,130000 r /min的开关磁阻电机。

最后对三种主要类型的高速电机优缺点总结一下,

发电机

经过不断的的发展, 国外对高速电机的研究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 产业化势头良好。国内对高速电机的研究基础还较薄弱, 产业化水平较低, 国内对高速电机的研制多集中在中小功率和较低转速的范围内, 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

综合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针对兆瓦级以上的大功率高速电机和超高速高速电机的研究与应用还较少, 在高速电机的设 计与分析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主要包括:

1) 高速电机的设计是一个多物理场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设计过程, 基于电磁场、应力场、转子动力学、流体场与温度场等多物理场耦合方法来分析高速电机的技术尚不成熟。

2) 高速轴承仍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滚球轴承不能承受过高的转速, 充油轴承系统庞大且在高速旋转时易发生漏油问题, 空气轴承承载负载能力有限, 磁悬浮轴承控制复杂、价格昂贵。

3) 大功率高速电机功率变换系统、控制系统与控制策略、实时监测系统的研发还很薄弱; 大功率高速电机的转子动力学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有待完善; 高速电机的加工工艺复杂, 距离产业化的要求还很远。

4) 定转子损耗的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以及实验验证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功率高速永磁电机多采用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冷却方式, 冷却结构复杂, 冷却效果有限。

5) 永磁体抗拉强度低、耐温能力差制约着高速永磁电机向超高速和大功率方向发展, 研发更高抗拉强度和更高耐温水平的永磁材料对高速电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对于面贴式永磁电机, 合金保护套存在较大的涡流损耗, 碳纤维保护套的导热系数较差, 给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散热带来了较大困难, 因此开发高导热特性的纤维材料对于高速转子的设计有重要价值。

7) 常规叠片转子不能承受较大的离心力, 实心转子存在较大的涡流损耗, 需要对新型高强度转子叠片材料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 高速电机以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主要在:

1、大功率高速电机和超高速高速电机的关键问题研究;

2、基于多物理场和多学科的耦合设计;

3、定转子损耗的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

4、高强度与高耐温能力的永磁材料、高导热系数的纤维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5、高强度转子叠片材料和结构的研究;

6、不同功率和转速等级下高速轴承的应用;

7、良好散热系统的设计; 高速电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8、满足产业化要求的转子加工及装配新工艺等。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