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杀死」OpenAI?

描述

OpenAI的权利游戏终于落幕

具身智能被看作机器人的终极形态,“机器人+AI”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顶尖AI公司OpenAI近日出现轰动科技圈的大闹剧。

11月17日之前,没人会想到将有一个时刻,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方向,会因某一个公司的权力斗争而被彻底改写。

而就在这一天,硅谷上演了一出牵动全行业神经的“闪电政变”,被称为“硅谷新王”“当代奥本海默”的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自家一手搭建的董事会以“不够坦诚”的理由扫地出门。

 

突变后的72小时,反转、反转、再反转……

被天降解职砸懵的奥特曼,一边感谢团队小伙伴,一边对助理说“wtf”,千亿身家的“ChatGPT之父”融入AI失业大军。

没过多久,AI甄嬛传又出新续集,在各方压力下Altman回归谈判,率被策反的临时CEO和一众亲信回朝逼宫,然而最终谈判破裂,OpenAI三换CEO有了新老大,Altman也官宣加入微软,领衔新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延续使命”。

而就在大家都认为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又有新反转出现,OpenAI员工集体上书逼辞董事会,Altman或将重新掌舵……

截至发稿前,这场轰轰烈烈的权力斗争终于迎来了大结局:Altman大胜,将重返OpenAI任CEO,董事会也将重组。

这个结局算得上皆大欢喜,毕竟“灵魂”缺失的OpenAI若就此一蹶不振,硅谷损失的不只是一家明星独角兽,甚至可能影响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但不论结局归向何处,这场变动让OpenAI内部发展理念和公司治理上的严重分歧彻底摆上台前,也将AGI这个议题再次带回观众视野。

01

72小时惊天反转:一出硅谷“夺权闹剧”

美当地时间11月17日中午,OpenAI突然发布公告宣布罢免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的CEO职务,临时CEO由原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担任,总裁格雷格·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也将辞去董事会主席一职,但保留公司职务。

微软

消息毫无征兆,试想如果有一天,你在上班路上突然接到老板的电话,让你立刻开视频会议,接通后,却看到公司全体高管和董事们已经在线,你还来不及反应,就听见一个让你震惊的消息——你被解雇了。

Altman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令人咋舌的是连斥巨资给OpenAI投了百亿美金的微软,也是在消息发出前十几分钟才得知。

Altman数小时后发文表示,非常热爱在OpenAI度过的时光,后续将谈更多。

微软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也发表声明,微软将继续基于与OpenAl的长期协议,保持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网传的震怒没有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还是留足了体面。

微软

随后, Brockman宣布辞职,将退出OpenAI,并表示Sam和他都对董事会的行为感到震惊和难过,揭露了管理层和大众知晓CEO被开的消息几乎是同步的,Mira也是临时被迫充当“接盘侠”。

微软

OpenAI“四巨头”一下走俩。

而投资方及员工的态度则是纷纷表态支持Altman。

17日晚上就有三名OpenAI的高级研究员辞职抗议,而更多离职人员也在酝酿之中,一路高歌猛进的OpenAI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光速下坠。

随后不到两天时间内,Altman就完成了“我策反了顶替我的临时CEO”,在新任CEO支持和众望所归下,携好兄弟Brockman风光回朝,与董事会谈判复职事宜,甚至定下了最后期限,一时间Altman回归似已板上钉钉。

让人不由感慨,AI顶流Altman果然连“逼宫”都是超速度,乔布斯用了12年重返苹果,而Altman只用了2天。

然而就在11月19日晚,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特斯科夫(Ilya Sutskever)顶住了外界舆论、内部员工和投资方铺天盖地的压力,通知员工谈判破裂,Altman将不会再担任公司CEO,宣称Altman的行为削弱了监督OpenAI的能力,这是董事会捍卫公司使命的“唯一途径”

微软

随后火速提任前Twitch联合创始人埃米特·谢尔(Emmett Shear)担当临时CEO,Shear也发表履职宣言。

微软

难道Altman真要失业了?

不不不,微软CEO宣布Altman与Brockman将加入微软,带领一个新的团队,而微软将给予全力支持。

微软

至此,仅仅72小时,OpenAI成功达成3换CEO的新成就,Altman投入甲方怀抱,赢了人才和技术的微软股价蹭蹭上涨了272亿美元。

而惊天反转的“夺权大戏”, “CEO复仇记”也成了场闹剧。

02

加速主义VS安全主义:思想分歧导致“政变”

OpenAI声称解雇阿尔特曼的原因仅仅是他“不够坦诚”,但业内舆论普遍认为,这起事件反映了公司内部在发展理念上的严重分歧。

Altman更加追求商业化发展和部署速度,被视为“加速主义者”,而Ilya则更看重AI安全和谨慎原则,属于“安全主义者”。

双方围绕OpenAI是否应更追求利润及发展速度这一问题分歧日深,最终演变为Ilya主导的董事会“政变”。

微软

不可否认的是,Altman曾经救OpenAI于水火,没有他的商业版图规划和外部资金引入,OpenAI绝计负担不起ChatGPT这个吞金兽,但Altman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据爆料,Altman与Ilya的关系在开发者大会前就日益紧张,Altman计划成立AI芯片公司与英伟达竞争的行为,也被视为过于冒进。

与此同时,ChatGPT的发展速度也大大超乎了想象,IIya曾说过“ChatGPT已经改写了很多人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期望”,并已经具有意识,而超级AI可能会将“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变成“比想象得更快发生”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巨大风险。

员工留存的会议记录也显示,IIya明确表示将Altman踢出局是董事会“捍卫使命”的举措。

由此可以认为,OpenAI的这场“政变”本质上是公司内两大派系之间在AI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次较量,并最终以“安全主义”的胜利告终,暂时击败了“加速主义”。

2015年,当OpenAI作为一个非营利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诞生时,马斯克和Altman就曾表示,他们成立OpenAI的原因只有一个: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确保其受益全人类。

他们相信AI对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并且就目前而言,距离超智能的出现,人类还剩下10年左右的时间。这听起来似乎令人惊异,但如今太多事实都昭示着人工智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缥缈的概念,曾萦绕在公众头顶几十年,有人忧虑它将取代人类承担许多工作,有人期待它带领人类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直到21世纪,人工智能才真正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社交软件全面入侵,还是ChatGPT人机交互,都预示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对于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业内人士早已心知肚明。

如果AlphaGo击败李世石已足以令世界震惊,那仅自学3天就走完人类千年棋史,完成自我超越的AlphaGo Zero,就是技术指数级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不能阻止超级智能的出现,我们只能集体应对它的后果。”

这是马斯克当年的判断,并且从那时起,为防患未然以及确保人工智能安全,他坚定地认为:必须让整个人工智能研究过程,都处在开放、透明和有监督的状态中,这也是OpenAI的成立初衷。

ChatGPT从最初的3.5,到4.0,再到最近的4.0 Turbo,满打满算还没有一年,但其掀起的科技浪潮已经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它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其智能程度也越来越接近人类的某些能力,OpenAI对超智能到来的预判,似乎完美印证了。

那么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

长久以来,科技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的不确定感、焦虑感,但人工智能的外溢效应远远大于其他技术。这次,或许人们真的应该感到“一点”紧张了。

而那个神秘的临界点,到底还有多远?

03

混乱的治理结构:谁在控制OpenAI?

OpenAI这起让人瞠目结舌的人事变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家估值近9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背后管理结构的混乱与不合理。

首先,OpenAI的创始人兼CEO奥特曼本人在公司没有实际股权,并且其一手设计的董事会结构构成也存在严重缺陷,6名董事中,仅Altman,IIya,Brockman为公司高管,其余3人均为外部人士。也正因如此,一个高管加3位独立董事就可以彻底改组公司管理层,在CEO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导“政变”。

其次,OpenAI采用的是“利润上限”的股权模式,所以公司董事会不为股东的价值最大化服务,而是为通用人工智能服务。

微软

Altman本人在OpenAI并没有实际股权,而最大投资方微软也不在董事会成员之列,无法干预公司决策,这次人事变动也是在最后时刻才获知。

微软的130亿美元在OpenAI的“非营利研究机构”定位之下,显得毫无威慑力。

而回到CEO遭解雇后马上谈判回归的剧本上,员工、投资方的压力才是阿尔特曼得以“复仇”的决定性因素,而非公司自身的决策逻辑,这已经充分说明OpenAI内部的组织内耗。

踢走公司发展历程上最重要的主导人和操盘手,OpenAI从用CTO暂代CEO,再到引入外部人员接任CEO,虽然大家都知道只是权宜之计,但也说明公司高层明显对未来的整体发展方向缺乏系统性思考和计划。

04

背后隐忧:员工士气和公信力双重危机

OpenAI此番变故除导致管理混乱,也将面临员工士气和公信力的双重危机。

先是多名核心员工相继辞职表示抗议,Altman闪现表白:“我深爱OpenAI团队”。

微软

而后OpenAI员工高举“没有这些人OpenAI什么都不是的大旗”,Altman也积极互动,半夜不睡觉忙着转发

微软

再到743余名员工(超总数90%)上书逼辞董事会,甚至连传闻中的“政变”主导者IIya也赫然在列。

微软

但此番大战后OpenAI员工士气和团队凝聚力无疑受到重创,也会打击公司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而或许更糟糕的是,公众和投资人对OpenAI的信任也将受到影响。一家价值超百亿美元的顶尖AI公司,高管层无端政变、内斗不断,难免让外界对其管理能力和团队稳定性产生质疑。

在大戏还未迎来终章的时候,就有媒体曾报道OpenAI已经面临严重的客户流失和人才出走情况,这种局面在Altman回归之后能否重新归航,还是未知数。

05

未来如何:是危机也是机遇

OpenAI这家公司,从成立时就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一群硅谷新贵为了制衡谷歌一家独大而集结,为了实现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而奋斗。

马斯克作为美国商界的传奇人物,也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如果说SpaceX目标是让人类实现星际文明,Tesla致力于环境污染,那OpenAI就是为了人工智能的光明未来。

后来马斯克选择退出,也是因为对OpenAI商业化和监管方向意见不合,开始意识到AI的发展可能不受控制,预想中的光明未来可能难以实现。

而Altman依然坚信“AI是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唯一可持续方式”,为了实现AGI的理想振臂高呼,但作为一个企业,OpenAI始终逃不开商业化的课题。

Altman是个生意人,OpenAI的商业化既可以让公司得到更长久的生命力甚至引领行业发展,研究工作可以在充裕的资金支撑下更加稳定地开展,投资者也可以得到客观的回报,这是一举多得的局面。

但以IIya为代表的学者则更加谨慎,当前对齐问题还没有解决,AGI技术还存在诸多已知和未知风险,因为商业考量而加速研究进程,这是他难以接受的。

理念分歧也转化为不可调和的权力之争。但殊途同归,无论是Altman还是IIya都是为了AI的未来,IIya也发声:“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OpenAI,我热爱我们共同建立的一切。”

微软

硝烟散去之后,OpenAI的这场“政变”折射出的问题,也是诸多新生科技公司在高速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些通病,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都会“杀死”公司的生机与活力。

OpenAI的困境有其特殊背景,但也应为整个科技行业敲响警钟,当AI技术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时,我们需要更加审慎地思考如何建立起科技企业的内部民主与开放文化。

乱云飞渡仍从容,如今Altman重掌大权,董事会重建,也许经过这次风波的重塑,一个更加成熟的OpenAI将出现。

但无论如何AGI的火种已经点燃,关于科技影响人类的讨论从没有终点,但前行的勇气会引领每一个梦想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