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在前文的PNP结构中,我们描述了一种现象,如果IGBT中的两个BJT都处于工作状态,那么就会发生失控,产生latch-up现象。
为抑制这个现象,设计中必须将BJT_1的基极和发射极短路。
这里我们讨论一下,如果不将BJT_1的基极和发射极短路,会出现什么情况。
将BJT_1和BJT_2等效为NPN和PNP互联的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
BJT_2的基极与BJT_1的集电极相连, BJT_2的集电极与BJT_1的基极相连。
1.在O点施加一个电流IB1, BJT_1导通,产生电流IC1,且 其中是BJT_1的共发射极增益;
2.因为IC1与BJT_2的基极相连,相当于给BJT_2提供了基极电流IB2,所以BJT_2导通,且,产生电流IC2,同理,
其中是BJT_2的共发射极增益;
3.因为IC2又与BJT_1的基极相连,所以
可见,经过一个循环, BJT_1的基极电流增大了倍。如此反复,通过器件的电流迅速增大,若没有额外的限流措施,那么器件就会损坏。
这种PNPN结构被称为晶闸管,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电子控制领域中。从器件的物理特性可以看出,晶闸管一旦开启,就会因为内部BJT自反馈的原因处于持续导通状态,所以若要将处于开通状态的晶闸管关断,就必须施加额外的控制手段,如直接外接电压反向,或者把基极电流抽出,强制BJT关闭,当然这会增加驱动的功耗。
综上,IGBT中的寄生BJT_1的基极和发射极必须短接。
下面做一个简单的推导,在BJT_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联一个电阻R,会对其增益带来多大的影响。假设基极上施加电压(正偏),且基极和发射极所组成的PN二极管的饱和电流是(饱和电流的定义请回顾PN结二极管的章节)。那么,没有串联电阻R之前,
串联电阻R之后, 相较多一个流经R的之路电流,即,
显然,,那么串联电阻R之后的增益为,
显然,R和是两个关键因素:
1.随着R增大, 趋近于,当Rà0,即短路, 趋近于0;当Rà,即开路,趋近于。
2.随着增大,趋近于,当à0,即短路, 趋近于0;当>0.7,即开路, 趋近于。
所以,IGBT设计中,一定要将BJT_1的基极和发射极短路。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