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产业链 才是“中国芯”的出路

行业资讯

47人已加入

描述

 

  “中国芯”,一直是中国人心里甜蜜的酸楚。2003,起起伏伏里继续成长,而理性营造和谐的产业链条,才是真正的出路。

  “中国芯”是一个标志,是2003年基础类电子领域里中国人的一个情结。围绕着龙芯、汉芯,以及等等不同名称的“中国芯”,至今仍存在着观点的交锋:激进的人们认定,既然无论如何迎头追赶,和国外芯片巨头Intel相比都还有2年的差距,那就实在没有必要再把资金和精力投在芯片上;而“中国芯”的拥护者们则认为,仅凭自主知识产权这一条理由就足以支撑我们发展自己的CPU。

  不管怎样,一个事实是,“中国芯”存在着,并且发展着。如何更理性发展,朝哪里发展,这才是产业真正要思考的。

  历程

  1999年底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具有知识产权的16位嵌入式微处理器。标志“中国芯”一代的横空出世。

  而“龙芯一号”CPU自2002年9月面世,风头一时无二。

  2001年3月“星光一号”诞生,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码影像专用芯片。

  2002年11月,上海复旦微电子公司研制成功神威一号,代表国内CPU研制最高水平的高性能嵌入式32位微处理器。

  方舟科技公司(原中芯微系统公司)研制的方舟一号,应用在国内教育、金融、税务等行业。

  由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集团、长城集团长软公司、中软股份、中科红旗、曙光集团、神州龙芯等国内七家联手发起的“龙芯联盟”于正式成立。要为“中国芯”真正的市场化去打拼。

  汉芯一号”在上海面世。国内首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SP出现。

  六合万通微电子公司研发的“万通1号”通过测试验证。

  随后。由北京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公司和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内部拥有八百万个晶体管,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CPU系统芯片,开始应用。

  性能

  性能,这永远是芯片的灵魂。

  实际性能与1GHz的奔腾4相仿的龙芯2号近日登台亮相,把人们的期待和欲望砸开了一个缺口。

  此次龙芯2号的研究目标,用0.18微米的工艺,实现主频500MHz、SPEC CPU 2000测试分值超过300的64位通用CPU芯片。SPEC分值的指标意味着这款芯片的实际性能与1GHz的奔腾4差不多,是龙芯1号实测性能的10到15倍。

  根据测试,目前龙芯样机上能运行完整的64位中文Linux操作系统,全功能的Mozilla浏览器、多媒体播放器和Open Office办公套件,具备了桌面PC的基本功能。中科院计算所有关负责人指出,龙芯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用于桌面和笔记本PC的通用CPU,其主要应用目标是Linux桌面PC、安全服务器、网络防火墙等,其低功耗的版本也可以用于NC、无盘工作站等瘦客户机。“我们非常愿意跟有兴趣的主板、系统或软件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基于龙芯2号的应用产品,开拓我国集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和计算机产业的新局面。”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的性能和国际巨头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但从应用来看,已经符合国产化的要求。

  产业链

  产业链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技术性能再怎么突出,专利数目再多,CPU都只是一个部件,无法作为最终产品推向市场。要想真正将龙芯产业化,必须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从芯片组到操作系统,只有拥有一整套和中国芯相匹配的产业链,它的存在才真正有价值。这可以说是一个生态系统。”易观咨询硬件分析师郭立认为。

  其实,早在龙芯一号诞生时,它的研发机构中科院计算所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由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集团、长城集团长软公司、中软股份、中科红旗、曙光集团、神州龙芯等国内七大豪门联手发起的龙芯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适时成立的龙芯产业联盟要以组建产业链的方式对各种质疑做出响亮的回应。”联盟理事长李国杰当时曾这样表白。当时还推出了所谓“双百计划”,即“吸引100家以上的各专业领域的产研单位加盟,研发出100 款以上基于龙芯的专用产品,并在2年内达到总计百万台以上的市场销售。”

  至今为止,将龙芯产品进行商用的只有曙光的龙腾服务器和神州数码、长城的NC,在规模和销量上都还未成气候。此外,在北京市政府2003年的招标采购NC中,由于要求主频必须在400MHz以上,主频只达到266MHz的“龙芯一号”没有拿到订单,而此前,不少人都以为拥有政府采购支持的NC将成为龙芯最大的发展方向。

  产业链的完善,不是一个联盟或者一批厂商就能实现的。

  市场突围

  而市场化,就注定了难上加难。

  如何根据产品特性找到卖点,是关键。

  中科院李国杰院士分析,“通用型”CPU是龙芯系列最大的卖点,龙芯CPU项目负责人之一唐志敏博士也同样认为,“政府应该支持通用CPU”。

  纵观各类CPU芯片可以发现,通用CPU芯片领导着技术发展的主流,提高芯片性能的各类技术,都是首先在通用CPU芯片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然后再逐步应用到嵌入式CPU中去。但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PC、笔记本电脑还是服务器、路由器,几乎每个市场都已经是Intel、AMD等国际巨头的天下。特别是在PC市场,Wintel联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留给中国芯的生存余地已经非常微小。就算是比较低端的NC,这条路也不平坦,由于很多“中国芯”都看中政府采购NC这块市场,竞争必将异常激烈。

  而绝大多数企业宁愿选择短期的利益,而不是长期的发展,因为丧失了短期的利益很难生存下去,这正是中国IT产业的脆弱性。

  “星光中国芯工程”在数字多媒体领域尤其是在PC图像输入技术和市场领域均以绝对的优势领先国际先进水准,从而使“中国芯”第一次成功打入并占据国际市场。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化的经验上的积累。

  “星光中国芯工程”开发设计出五代数字多媒体芯片,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三星、飞利浦、惠普、罗技、创新科技、富士通、NEC、联想、波导、同方等国际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并成为中国电信指定的唯一标准芯片方案,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达40%以上),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量目前已突破1000万枚,覆盖了欧、美、日、韩、台等16个国家和地区。

  市场人士认为,“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国家重点高科技发展模式的成功。“星光中国芯工程”是由国家主导、企业组织实施的高科技研究计划,与以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承担国家项目的模式有典型的不同。作为项目实施的企业,中星微公司“技术创新是根本,市场驱动是方向,政府支持提供了保障,以而引入风险投资带来的相关机制创新,从而带来了源源不断发展活力”的科技创新模式,也必将为我国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