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2年3月15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集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产业创新大会(IC Market China 2012)”在苏州召开,该年会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其每年所释放的信息已经成为判断当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走势的重要依据之一。
2011年中国IC增长9.7%
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下,2011年中国IC市场销售额实现了9.7%的小幅增长(图1),但市场增速仍高于全球市场。2011年中国IC业销售额规模同比增长9.2%*,规模为1572.21亿元。IC产量为719.6亿块,同比增长10.3%。
在产品结构方面,存储器仍然是份额最大的产品(如图2),2011年市场份额达21.3%,与2010年相比,市场份额下降近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2011年在存储器产品结构中占较大市场份额的DRAM遭遇价格的大幅下跌,主流PC DRAM产品价格一度下跌幅度超过50%以上,导致2011年下半年各大内存厂商纷纷减少内存产能。日本内存厂商巨头——尔必达在2012年2月再也支撑不住高额的债务,申请破产,由此也将引发新的整合兼并并进一步加剧内存市场的寡头垄断态势。与DRAM产品市场状况截然不同的是,NAND flash 产品则在智能手机、Pad、MID(移动互联网终端)等产品迅速普及的带动下,市场销量大增,产品价格整体呈现平稳缓跌。在此消彼长的作用下,2011年存储器市场出现3.1%的市场衰退。此外,ASSP(专用标准产品)随着各种专用高度集成芯片的出现,市场增速加快,市场份额有所提高;CPU的增长则主要得益于2011年中国在计算机,特别是笔记本产品的产量快速增长。
应用结构方面,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仍然是中国IC市场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三者合计共占整体市场87.5%的市场份额。从发展速度来看,IC卡应用市场取代之前快速增长的汽车电子应用市场,成为2011年引领中国IC市场增长的首要细分市场。计算机类IC市场2011年延续了前几年的增长态势,市场增速为9.2%。
未来几年我国IC将平稳小幅增长
未来几年,若全球经济不出现大幅波动,平稳小幅的增长方式将是未来几年中国IC市场的发展趋势(如图3),市场未来几年的增速将保持在9%左右,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仍然主要来自PC、手机、液晶电视以及其它产量较大的电子产品。此外,未来新兴应用成为市场增长的推动因素之一,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半导体照明、医疗电子和安防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中国IC市场带来新动力,MID、便携式智能产品、智能仪表和能源控制等新产品对市场的影响力将逐渐增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半导体市场的发展。
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增速不一,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1年,在海思半导体、展讯通信等重点IC设计企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的带动下,IC设计业整体销售额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芯片制造业虽然受Intel大连工厂产能充分释放的带动,但受国内外半导体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产业增速仍出现明显回落;封装 测试企业受国际市场低迷、日本地震等因素影响导致海外订单大幅减少,行业销售收入 出现了2.8%的负增长。
IC业投融资与并购进入活跃期
2010年至2011年,中国IC企业共披露股权融资案例数量12例,其融资渠道主要包括VC/PE投资和战略投资两类,已披露金额的融资案例9例,融资金额为32.87亿元,平均每笔融资金额为3.65亿元,高于2001~2009年历史平均值2.52亿元。2010年以来IC业最大的几笔投资均发生在制造领域。
另外,VC/PE投资机构更青睐于上海地区IC企业。境内外资本市场双管齐下,IC IPO主要集中在IC设计。同时,并购主要集中在IC设计领域。
移动互联网应用处理器成热点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终端生产制造基地,其中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由于移动互联网终端制造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外终端品牌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在中国建设生产厂,或寻求富士康、东信等EMS(电子制造服务)企业代工。中国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产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由此,国内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处理器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处理器市场规模达到328.1亿元,同比大增232.9%。
未来五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处理器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0.5%。预计到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5.9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仍将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如图5)。
前几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处理器市场基本是跨国半导体巨头的天下。自2011年起,国内瑞芯微、盈方微、君正等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处理器产品,众多厂商的参与将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虽然国外厂商凭借技术和资源优势牢牢占据着应用处理器的中高端市场,但国内厂商在成本、功耗和功能上都将具有自己独到的优势。而在中低端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迅速发展的未来,国内的企业也必将在市场上拥有自身的一席之地。
智能能源成热点
智能电网引人瞩目。据悉,2009至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为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总投资的11.1%,未来10年我国将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目前,国家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以特高压电网为基础,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国内在配电领域的智能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发电、新能源接入技术、用来改善电能质量的存储技术、提高风电接入效率的相关技术以及可以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定制电力技术等方面。总体上,发展重点着眼于电力电网设备、能源计量与管理及能源存储等的研发与提升。
能源计量与管理方面,当前,我国电能表的拥有量约为4亿台,每年电能表的需求量超过4000万台。智能电表安装数量,自2009年起开始出现两位数的成长,2009年智能电表安装达7,600万具,2015年预计将达2.12亿具。国内行业将面临一个每年超过50亿元规模的市场。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试点使用智能电表进行电力电网系统的管理与计量。
国内从事电力线集中智能电表系统研制、生产的厂家或单位已有几十家,但真正能够独立研发形成产品且投入市场的厂家只有少数几家。在现有企业中,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企业约占10%,属二次开发、设计的占40%,散件组装、来料加工的占50%。
存在问题:需要珍珠串成项链
工信部杨学山副部长称当前的现象是可以看到满地珍珠,没有项链。电子信息司的丁文武司长分析说,无论设计、制造还是封装,企业太多太散太小,却没有项链。所谓项链,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徐小田的理解,是我们国家能够依靠的、能够支撑我国安全和经济发展、支持七个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因此建议企业利用集中优势,利用合力,组建我国的航空母舰,办起我国可以依赖的大企业。
同时,丁司长在“十二五”规划里谈到很多任务,这些任务都是要靠我们自己的队伍去完成。当然,在我国IC的排行榜里也有外企。我们不是反对改革开放和吸引外资的企业,世界的先进公司到中国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作为一个行业,作为国家,要有自己可控的队伍。
(注*:增长9.2%是产业的数据,增长9.7%是市场的数。9.7%指的是中国IC企业的销售收入总和,而9.2%指中国生产整机所用到的IC的规模。)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