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成功秘诀:用承受失败的力量激励创新

处理器/DSP

893人已加入

描述

一家公司,随着科技的快速脉动以及潮起潮落,总是能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始终站在新技术的最前端,居安思危着。没错,它就是高通!在以下的专访中,我们邀请到高通全球副总裁暨大中华区业务发展沈劲(以下简称沈),就未来软硬件发展以及看待创新的方式,深入探讨。

手机是消费性电子中最复杂的装置

从Kindle Fire赔本卖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硬件价值似乎不断变小,Cost and Price越来越接近,走向边缘化;而软件相对看好,有很多可能性,以高通来看,是如何看待软硬件价值?

沈:我认为行动装置和PC产业的硬件价值要分开来谈。其实,我倒觉得行动装置的硬件相当有价值,若和PC产业比较,行动装置创新步伐相当快,脚步不仅快,创新的点也比PC复杂得多。以处理器发展的速度,行动装置只需花PC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时间就已进入新的世代。

过去,大家面对PC产业,只关心一个指针-指令周期。但若是手机,就不只一个指针,除了拼CPU、GPU,甚至在Modem上以及3G到4G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不仅如此,还有Wi-Fi、NFC、Bluetooth都能带给手机很多创新。因此,我个人观点认为,手机是消费性电子中最复杂的装置,而且手机的创新点比PC多,未来手机硬件创新空间还会有更多,也更具有价值。

高通全球副总裁暨大中华区业务发展沈劲,负责大中华区的市场营销、互联网业务以及风险投资。

授权机制推动产业往前走

高通的策略一直以来都不只是硬件,而是一个整体的角度,更是一个行动产业推动的角色,尤其是8字型的商业模式让我印象很深刻,是不是能够谈谈高通的商业模式呢?

沈:实际上,我们的商业模式和传统通讯产业作法不太一样。对于通讯产业,我们是通过授权来推动,并获得授权金,我认为这个方式对产业是非常有利的。相较之下,诺基亚、爱立信这些公司将研发成果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这是他们得到回报的方式,因此这些公司做了非常多的通讯设备装置,也布局很长的产品线。

可是,随着科技的脉动,高通转而秉持着「产品线要非常focus」的精神来推广业务。于是,几年前,高通将系统业务部门转卖爱立信,手机部门则卖给京瓷。我们相信,如果自己研发的技术,没有办法给多种层次的产品去使用,会很浪费。因此,我们开始发展授权机制。

当初若不这样,我们就会必须要做手机、又要做基站,这时资源就会不足,也会很封闭。此外,透过授权机制,在很多程度上,能够帮助一些公司让它们成长,并让科技产业往前进展。举个例,对三星来说,长远的策略就是希望能成为全球第一或第二智能手机厂商,它从CDMA开始,转到WCDMA,所以当初和三星合作,我们就是扮演着「把很多CDMA技术授权给三星」的角色,经过这样的过程,让CDMA成功,很幸运的,也使得CDMA成为三大基础的建设。

用承受失败的力量激励创新

那么,从这样的商业模式来看,高通如何看待创新?

沈:谈创新,我们想的是比较大的。我们除了芯片领域之外还有其他产品及服务,如Qualcomm Life。不过,最主要的创新业务,还是专注在芯片上。当然,高通也非常关注整个通讯产业的发展,因为这个和我们起家是分不开的。

所以,高通如何做创新?

首先,就是坚持?举例来说,在GSM一统天下时,高通推出了CDMA,由于那时尚未有完整的生态体系,当时并不为业界所看好,但因我们的坚持,如今CDMA已成了3G的主流标准。

其次,有句话说:三流的公司卖产品、二流的公司卖标准,一流的公司卖理念。我们有一个愿景:手机的普及对经济发展很重要,更对新兴国家的生活本质会有所影响。因此,我们不只是卖产品,在通讯网络相关的标准组织中也很活跃,而且坚信先进的通讯技术会驱动产业往前发展。

在高通,这个愿景是每一个员工的共识,也是我想强调的创新之道。从这里出发的创新可以影响人、影响社会,使命感很崇高。我相信,作为一个公司,一个崇高的理想很重要。当然,换个角度看,通讯产业若不发展,高通的存在就会遭受很大的挑战。

另外一项创新方式,我称它为自我断臂,也就是所谓的自己否定自己。在高通的内部,我们允许不同技术组之间有一些竞争,也允许犯错与失败,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出创新。再举个例,高通以CDMA起家,但当初对于要不要支持WCDMA也很挣扎,最后还是决定要做WCDMA,如今在技术上也是最领先的。如果当初不是这样决定,现在情况恐怕很不一样。

谁都不想否定自己、承认失败,但是高通就是有承受失败的勇气。这听起来很可笑,但就是这样。我们可以抓住机会,也可以否定自己抓住的机会,这些都是和创新有关联的,只捧着CDMA,这样很容易被淘汰。

围绕在手机外围的硬件微创

开放硬件在潮流不断发展,创新的门坎越来越低,您一定也看到这个浪潮,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您的观察?

沈:从开放硬件的潮流,我们关注到硬件 + 社群的发展,这样的结合具有巨大发展前景。我发现,中国有太多公司挤进智能手机市场,造成很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可是,仔细想想,就算中国市场再大,也不能持续支撑这么多家厂商。因此,我认为要关心围绕在手机之外的硬件创新,例如微型投影、蓝芽耳机或手写笔,这样的创新,都是很好的方向。

我相信手机中心论,也就是手机会变成我们生活重心,其他硬件则会围绕手机来创造新的应用,这个话题甚至会延伸到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医疗上头。从手机出发的创新浪潮才刚开始,大家应好好把握其中的机会。

沈总如何看待亚洲国家的竞合关系?

沈:***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环境干净、空气清新,相较来说,北京的空气质量实在不佳,要是你从机场走出来,可能还看到农民在烧煤。但从文化来说,北京的各种文化比***多了一点,年轻人很有活力和想法,胆子大一点,但相对来说,不能定下心来做创新,而***年轻人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一样,各有优势。

从市场来讲,中国是全球智能手机最大市场。不仅如此,相较于台、日、韩,在中国,创业家有市场的优势,也有资金上的优势,例如腾讯、百度,当初的投资都是几百亿美金下去的。不过,从创新角度来看,我希望中国的公司能更踏实地做创新,而不是肤浅地做些追逐与复制美国的新兴模式,我认为可以借鉴,但也要有真正的创新。

请谈谈高通这一间公司带给你的意义?

沈:在高通的工作每天都很有意思,我们虽不做装置,但我们可以用很多装置,和这么多装置打交道,非常有趣。高通这几年业务增长的很快,创新的氛围也很浓厚,当大家每天都接触到这么多有趣的装置,就会有更多的灵感,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每天都觉得工作很有意义,甚至,我们经常还真觉得我们在彰显人类的价值,让人们过更好的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