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iBeacon在2014年的发展

RF/无线

1827人已加入

描述

  2014年是iBeacon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从2013年苹果推出该项技术到如今各行业涌现出很多创新应用和尝试,2014年可以说是技术和应用大爆发的萌芽时期,为将来iBeacon的产业化和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iBeacon生态链初步形成

  (一)苹果公司

  苹果最先提出iBeacon技术,它是底层协议的提出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2014年2月,苹果发布iBeacon授权使用规范,开始认证配置BLE标准的设备。通过MFI认证,完成对设备资质和标准的认证,生产商就能被授权在其设备上使用iBeacon商标。

  (二)芯片厂商和基站生产厂商

  芯片和蓝牙基站厂商共同提供了iBeacon最核心的硬件设备。作为信号的发射装置,iBeacon基站是放置在线下的感应“触角”。完成对 iBeacon设备的开发和加密是后续接入APP的重要基础,目前的芯片厂商主要有博通、Nordic 、德州仪器 TI,而基站生产厂商和代工厂商则非常多,水平和质量也各不相同。

  (三)支持BLE的移动端

  iBeacon本来是苹果的协议,但这个协议不似苹果一贯的风格 (对比iOS和安卓,iMac和Windows, 苹果更喜欢把技术和应用“封闭”在自己的系统内)。这次,iBeacon是一个公开的协议,支持iOS的同时,也允许支持BLE技术的其它智能手机使用,从iphone 4s, iOS7.0和Android 4.3开始都能支持iBeacon信息的接收。

  目前支持BLE已经是大部分手机的基础功能,这对未来发展iBeacon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如何让用户主动打开蓝牙去搜罗周边的信息,才是APP开发者和运营者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iBeacon方案提供商

  笔者一直认为,在这个生态链条中,iBeacon的方案提供商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直接促进线下实体的落地。iBeacon的技术和功能是一定的,但是将其使用在具体的环境(商业运营方式)中是一门大学问,是否真正能给客户带来收益,给用户带来价值。因为需要一定的行业资源来推动,目前的方案提供商一般按照行业分类,如商场、展馆、会议、旅游、餐饮、广告媒介等等。

  (五)APP开发商

  很多iBeacon方案提供商是完全有能力为客户开发客户端的,笔者把APP开发商也列入iBeacon生态链的原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参与到iBeacon的实施当中。一方面,一些客户会主动提及使用iBeacon技术融入到自己的APP开发中,另一方面,很多开发者意识到要为商家增加 APP的服务价值而主动去了解和推广iBeacon。实际上,由于APP开发商站在服务客户的最前沿,手中也掌握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完全可以成为方案的提供商。

  (六)iBeacon应用商

  这里的应用商就是指使用iBeacon技术的商业实体,比如商场、展馆、景区等地。笔者认为,一方面他们有竞争的需求,非常渴望运用新技术来提升自己的服务,他们推动了iBeacon技术的落地;在积极求变的同时,也有些一些传统行业是比较保守的,采取观望的态度。在国外,尝鲜iBeacon的会更多,不过目前国内的案例也开始逐渐增多。

  (七)用户

  用户是使用iBeacon技术最庞大的基础,也将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未来,从用户主动搜索自己想要的消费信息,到商户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浏览行为和偏好去了解和判断他们的需求,弹出用户想要知道的信息和内容,实现iBeacon强大的物联网”读心术”功能。

  小结:iBeacon的开发和应用有一系列环节,因为要将线上和线下串联,把软件和硬件联系起来,把虚拟和现实的模糊界限打通,iBeacon 注定需要多方的推动和创新尝试才能形成规模产业。iBeacon本质是物联网的思维,将每个现实中的物理实体连接到互联网里,iBeacon基站和智能手机实现了物联网的感知功能,而云端(Cloud)则充当了物联网的核心大脑,对各种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实现数据处理以及智能应用的功能。

  二、同类技术的崛起:三星和Google

  iBeacon在自我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激烈竞争。毕竟,谁都想控制线下的基础设施和掌握数据,积极布局物联网。

  去年11月,三星推出了Proximity,欲通过三星手机进入蓝牙BLE技术领域分得一杯羹。但雷声大雨点小,后来竟然没有了下文。基于单一品牌的手机厂商推动iBeacon确实是比较难的。三星手机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Proximity的广告推送功能又仅能在三星手机中使用,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把对硬件信标点的感知功能放在了手机的操作系统层才是致命的。没有了APP层作为缓冲地带,弹出的广告信息未按照用户可能的需求进行筛选,极有可能影响三星手机用户的体验。

  再看Google的Nearby。谷歌研发的位置服务、近距离安卓设备通信和社交工具Nearby作为和苹果直接对抗的利器。通过 Nearby,安卓设备可以和附近好友的安卓设备建立起联系,同时可以在安装Nearby设备的商户进行签到和接收商户推广的营销信息。谷歌的 Nearby功能一旦被用户打开,将同时开启安卓设备的WiFi、蓝牙和麦克风等设备,作为近距离通信手段。用户在使用Nearby之前,需要先登录 Google+作为认证。

  最近,Google的另一个动作又引起iBeacon业内的关注和警觉。Google发布了“The Physical Web”项目,意图用URL连接物理世界。从名字上可以了解Google的意图,在网页世界唯一能标识某一网页的就是URL,以URL来标识每个智能设备,那么使用智能设备的体验就和在网站上使用各种超链接相似了。

  谷歌想解决的问题是:当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涌现,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APP进行操控,那么并不可能给未来每一件智能设备都安装一个APP。这样用网页来替代APP去感知周围智能设备的信号。

  基站借助低功耗蓝牙向周围广播设备唯一的URL(在iBeacon中是唯一标识设备的UUID),然后智能手机或设备借助Android或 iOS应用就能接收到推送的信息。而这些预计推送的信息可以通过存在云端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更改。Physical Web的设想比iBeacon“理想要远大得多”,认为未来几乎所有实际物体都可以配上信标。

  这也解决了目前iBeacon在安装APP方面遇到的问题。但iBeacon在该领域的先发优势不容小视。只是如果未来苹果和谷歌各分一半市场,芯片和蓝牙基站是否可以支持双系统,尽量去简化线下布设基站的数目。

  三、巨头们的动作

  苹果作为iBeacon生态圈的最顶端,一直都有最强的话语权。从拿Apple store作为试点,到iOS8通过默认蓝牙打开、类似消息盒子以及限制连接WiFi时收集用户手机MAC地址等,一系列的布局都是为了促进 iBeacon的发展。最近,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又爆出苹果申请iBeacon设备的文件,可见苹果一直在iBeacon上排兵布阵。

  淘宝通过旗下餐饮APP淘点点联手银泰百货在线下布局iBeacon硬件,消费者进入银泰后,淘点点形象公仔会引导用户,打开蓝牙,之后即可在 iBeacon 的信号范围(半径约 50 米内)收到活动信息。但是这只是一个试验,之后笔者曾亲自到银泰,相关工作人员告知因为种种原因淘宝已经关闭了iBeacon的接口。

  但淘宝的尝试一直没有停止。之后又爆出与分众传媒联手布局双十一线下优惠券,但活动仅限于南方某二线城市,并且并未告知用户屏幕的具体位置,以一直类似游戏寻宝的方式进行测试。

  同时,传统科技企业也在积极找和iBeacon的结合点。飞利浦内置iBeacon的“智能灯泡”曾一度引发热议。这一智能设备主要将用于商场和超市等购物场所,购物者开启手机的相关应用,就可以被智能灯泡感知到,后者可以判断出顾客当前的位置,并且提供商场内部地图以及相关信息。飞利浦此举最大的创新就是把iBeacon基站植入公共场所的照明系统中,这样可以减少iBeacon设备的丢失和对消费者的影响,并且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零售店里进行了试用。

  四、总结

  总体来讲,2014年苹果在多方面(技术,应用场景扩展,案例丰富度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拓展,作为苹果主推的一项技术,也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关注和追击,有竞争才有突破,对苹果系的低功耗蓝牙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2015年是iBeacon诞生的第三个年头,能否在世界各地全面铺开,将对未来iBeacon占据物联网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