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OLED照明技术产业现状和趋势

oled

22人已加入

描述

  1987年,美国Kodak公司的Tang等采用有机小分子半导体材料研制成功低电压、高亮度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第一次展示出了有机发光器件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后,OLED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OLED照明产品开始逐步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OLED照明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为照明光源,以平面发光为特点的OLED具有更容易实现白光、超薄光源和任意形状光源的优点,同时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势。

  在照明领域中, OLED不仅可以作为室内外通用照明、背光源和装饰照明等, 甚至可以制备富有艺术性的柔性发光墙纸, 可单色或彩色发光的窗户,可穿戴的发光警示牌等梦幻般的产品。

  由于看到了白光OLED在照明领域的巨大潜力,很多OLED公司和国际上知名的照明产品公司如美国GE、德国欧司朗、荷兰飞利浦、日本松下电、中国翌光等都已经开展OLED照明器件的研究开发,已经有小批量产品上市。

  未来OLED照明产品在外观上将向大尺寸、透明化、柔性化、可任意造型的方向发展,从性能上将会不断提高光效、延长寿命,从价格上也将降低,不断缩小与现有照明技术的差距。

  未来3-5年是OLED照明技术、产业、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政府和企业纷纷在OLED照明上加大投资和研发力度, 力争在未来的OLED照明产业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目前,WOLED器件的发展目标是使之真正成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平面光源。其技术发展趋势是在高亮度下实现大面积、高效率、高稳定性和高显色指数,同时力求降低器件成本。

  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产业界的高度重视下,WOLED的研发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早在2008年美国的UDC就开发出了效率达到103 lm/W的OLED器件,但是寿命不够理想,离实用化的距离较远;在随后几年中,各国OLED照明技术的研发致力于同时提高效率和寿命两个指标。

  在OLED照明技术稳步提升的同时,厂家也在积极推进OLED照明产品的市场化进度。自2008年3月欧司朗公司首次在全球推出第一款OLED照明产品以来,全球各个厂家也陆续推出了OLED照明产品,推动着OLED照明从研发向市场转化。2009年开始,飞利浦、欧司朗、Lumiotec、LG、翌光等也都在市场上相继推出了OLED照明产品。从厂商端来看,OLED照明向市场上的全面普及发起了挑战。

OLED照明

  OLED照明未来展望

  从应用领域来看,OLED照明产品将首先应用在装饰、室内照明和车载照明市场上,未来将逐步拓展到通用照明及广告、医疗、工业、汽车等领域。

  目前,技术前沿的当属日本和韩国,且发展步伐较快。根据DisplaySearch的调查预测,包括荷兰Philips、美国GE、Koni-ca Minolta、日本 Lumiotec、德国OSRAM 、中国的翌光科技在内的OLED照明技术与产品开发的国际大厂,已逐步进入量产。

OLED照明

  同时,OLED也有致命伤。那么OLED的致命伤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寿命”跟“价格”。而“磷光”跟“印刷制程”是限制“寿命”与“价格”的关键因子,而这也是许多做OLED材料的人,用力开发的方向。

  首先,蓝色磷光一直没有拨云见日。从两家做OLED发光材料威武的巨人日商出光兴产和美商的对比来看:出光索性不放蓝色磷光,UDC个性比较好强,而且他有磷光王的包袱,只是磷光王费尽心思弄出来的蓝光,其实不是标准蓝色,而寿命表现也不尽人意,LT95是什么概念?700个小时!每天使用八小时,三个月后5%的光就已损耗;其次,蓝色磷光远不到商业化的标准,如今市面上的蓝色还是使用的荧光。

  至于印刷材料,效率只有更差、寿命只有更短,完全不是现阶段可以端上台面的。

  OLED进军普通照明市场,价格仍为主要障碍。OLED照明价格过高,主要是因为OLED照明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主流的蒸镀制程效率未能提升,因此材料利用率不高,进而提高了OLED照明生产成本。而LED照明在经历十年发展后,价格早已大幅度下降。目前,OLED照明在价格方面仍无法撼动LED照明的市场地位。

  不过,OLED未来仍会在市场保持其热度不减。2016年,随著软性OLED照明上市与推广,加上在汽车应用的导入,OLED照明市场有望有较大幅度的成长。并在2018年增长到60亿美元的规模。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机构以及投资者进入该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这无疑将推动OLED照明技术更快走进人们的生活,促进OLED照明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更大的发展。有业内人士甚至将其称为照明行业的新一轮革命,它将给照明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