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2017:5G成热点 中移动爱立信华为展示场景方案

移动通信

308人已加入

描述

2月27日,巴塞罗那,这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濒临地中海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下称“巴展”)。对于今年的巴展,5G显然是最值得期待的“明星”。

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今年(展会)最大的变化,是从客户角度、从运营商商业角度展示“场景”方案,关注运营商的商业成功,而不是从技术角度展示自身产品。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设备部总经理AichaEvans也对记者表示,英特尔将继续在MWC上展示IntelInside带来的精彩体验将如何整合各种5G组件,比如无人驾驶和虚拟现实等。

 

中国移动和爱立信甚至打算把5G智能工厂的原型搬上展会。据爱立信方面介绍,其中一个演示方案将基于5G互联工厂标准PLC连接,模拟智能工厂环境中的装配线。

而这些仅仅是一小部分。

按照3GPP的规划,5G将在2020年实现商用,明年年中,第一个基于人与人的5G连接标准将会出炉。对整个产业链而言,5G的“入口飙车”才刚刚开始。

5G技术走出实验室

什么是5G,ITU确定了八大关键能力指标,未来,5G峰值速率达到20Gbps。其他能力指标还包括,用户体验数据率达到100Mbps、时延达到1毫秒、连接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0的6次方、流量密度每平方米达到10Mbps等。

中国的5G规划步骤如下:2016年准备启动5G的标准研究;预计在2018年第一个版本的标准将完成;然后根据产品的成熟度,在2020年左右确定商业应用的起步时间。

在今年的展会上,技术将不再屈身于实验室,更多的外场测试告诉我们5G真的快来了。日前,爱立信宣布与Verizon已将5G技术带出实验室,带到美国多个城市的实际应用中。固定无线、准商用客户试点基于新技术和Verizon现有网络,来评估端到端5G网络性能。也就是说,从终端用户定位开始,固定无线用户将可以使用多种应用,许多应用围绕视频、双向和低延迟性能展开。

高通子公司则宣布和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合作开展基于5GNR规范的互操作性测试和OTA外场试验,以支持商用网络的及时部署,同时和通用电气(GE)数字化集团以及诺基亚等成功演示面向工业物联网(IIoT)市场的私有LTE网络,在2017年进一步研究与开展现网外场测试。

今年英特尔表示,将发布第三代5G移动试验平台,这也意味着英特尔在一年内推出了三代移动试验平台,加速了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速度。

 

多元化的场景应用

同时,相较于往年的技术术语堆砌,今年参加巴展的各家厂商显得更加“接地气”,上百种不同的演示场景展现在眼前,直接告诉你“可以这么做”。

从技术领域看,5G不仅仅是下一代移动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将万物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这种统一的连接架构将会把移动技术的优势扩展到全新行业,并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而从发展速度看,目前5G标准已经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量流移动业务宽带,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延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其中,视频无疑是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块。

在巴展预沟通会上,徐文伟对记者表示,视频会成为未来,下一代通信的“微信”一定是基于视频。未来还有更多物体连接需要“看到”视频,如无人驾驶、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为此,华为将在巴展上展出更多结合全球各地运营商实例的视频解决方案。

而同为通信厂商的爱立信,则在巴展前与澳洲电讯、高通子公司以及美国网件(NETGEAR)共同宣布开展全球首个商用千兆级LTE网络和设备。新推出的千兆级LTE服务将加快对企业应用和关键业务数据的接入速度,同时改善高质量视频流的接入效率,并促进新兴的移动虚拟现实的应用和体验。

事实上,除了视频场景,无人驾驶等智能场景也会成为今年巴展上各家厂商重视的业务。

据记者了解,华为在德国已经利用5G技术开始了无人驾驶的外场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自动驾驶编队行驶和车辆协同紧急制动。而在本次巴展现场,爱立信也会与西班牙电信合作展示汽车遥控驾驶技术,参观者可坐在驾驶员座位上体验基于5G试验系统的远程汽车驾驶。

“从无人驾驶汽车到可穿戴设备到智慧城市的一切,数十亿的智能设备相互连接。要想满足这些互联设备的各种不同的速度、延迟、能耗和规模需求,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相互配合。”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SandraRivera说。一个月前,这家厂商刚刚发布了首个面向无人驾驶的5G平台和完整的可扩展端到端系统。

总而言之,全连接社会正在加速走来,5G不再遥不可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