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共享2017年横行 共享经济中衍生产品吸金超百亿,繁华过后是忧伤

数码科技

35人已加入

描述

  2017 上半年,共享经济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再到共享雨伞等项目,各种蹭「共享经济」热点的「伪共享」项目层出不穷。但实际上这些项目中的大部分并非真正的社会闲置资源的共享,而是一种互联网模式下的「租赁」,我们称之为互联网新概念之「共享经济」。

  自今年开春以来,经过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后,共享经济一词也是流行起来,比如共享充电宝、共享手机等。这不,又在近段时间,在共享经济的大趋势下又冒出了一个新生事物,那就是共享雨伞。也许是看中了共享经济的蓝海吧。

  

  这个刚刚也说过,共享经济是一个大趋势,而在这种趋势下,任何事物都能够披上共享经济的外衣,雨伞也是其中之一。不难发现,共享雨伞主要是企业在地铁或公交部分站点、商业区、居民区、酒店等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起初仅在广州、深圳及上海等地试运行,而今已在多个城市实际运营,但基本都集中在南方较多雨水气候的城市。之前的共享雨伞这个新生儿,才刚刚出生,就面临喜忧参半,不知生死的下场。也只能让人感慨道:共享经济这个火坑,不要轻易跳进去哦!

  人工智能

  IT 桔子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7 年 6 月,上半年共追踪到 78 起共享经济领域获投事件,金额约 558.33 亿人民币,共享经济的吸金能力可见一斑。资本对所谓的「共享经济」的追捧,也引来了一波创业者的蹭概念,想拿钱首先得有个好故事啊……

  在金额方面,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滴滴出行在 Q2 完成 55 亿美金的新一轮融资,使得共享汽车成为上半年融资金额最高的细分领域。

  从投资事件的数量来看,共享单车以 22 起事件成为共享经济领域内融资事件数最多的细分领域。共享充电宝也是从 17 年 Q2 开始被资本青睐,并迅速成为一个现象级风口,吸引了朱啸虎、王刚以及红杉资本、IDG 等一批投资人和知名投资机构的追捧,其热度在 Q2 一度超过共享单车,使得投资人都在感叹:「最近除了充电宝,我们还能投点什么?」

  人工智能

  在轮次与细分赛道格局方面,2017 年上半年共享经济领域的投资事件早期占比达 70%,且主要集中在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领域。

  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投资热度排在前三位的细分领域,包括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以及共享空间。

  1、共享单车:22 起投资事件,吸金超 100 亿人民币

  人工智能

  共享单车在 2017 年上半年成为最热门的现象级风口,吸引诸多资本入局,仅上半年该领域就吸金 104.33 亿人民币。

  在 22 起投资事件中,有三家公司在上半年就完成了 3 轮融资,可见融资速度之快,其中摩拜单车和 ofo 小黄车更是上演了融资大战,获投金额不断刷新纪录。

  在第二季度,蚂蚁金服投资 ofo 小黄车,而就在前些天,阿里巴巴又宣告正式入局 ofo,领投 7 亿美金的 E 轮融资,刷新 20 天前摩拜单车创下的 6 亿美金单笔融资记录。

  另一方面,腾讯也在不断加注摩拜单车,甚至马化腾都出来为摩拜单车站台,在朋友圈怒怼 ofo 的早期投资人朱啸虎,引起诸多网友的围观。

  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入局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滴滴和快的之间的竞争,摩拜和 ofo 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背后巨头之间的博弈。

  共享单车领域也出现一边融资,一边倒闭的现象,在第二季度有两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分别是悟空单车和 3Vbike,这两家公司仅存活了 4、5 个月,可见跟风的创业者会死的很惨。

  随着巨头的进入,以及融资轮次和金额的升级,共享单车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行业洗牌期已经开始出现。

  2、共享充电宝:19 起投资事件,吸金超 10 亿人民币,由疯狂趋于沉寂

  人工智能

  共享充电宝成为 2017 年第二季度「当之无愧」的风口,吸引了诸多资本和知名投资机构的入局,融资速度令人惊叹,仅小电科技就在 Q2 季度完成了 3 轮融资。该领域的投资事件主要集中在 4、5 月份,进入 6 月份热度开始骤降,没有发生一起投资事件,该市场逐渐趋于理性。

  共享充电宝的大热,也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 TMT 风险投资领域的焦虑,蓝湖资本合伙人殷明也在文章中提到被同行友人问及最多的问题,「最近除了充电宝和人工智能还能投点什么?」

  关于共享充电宝是「伪需求」还是「真风口」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资本退潮后,即将看到「猪」是摔死还是继续飞。

  3、共享空间:9 起投资事件,吸金近 13 亿人民币

  人工智能

  共享空间主要包括共享办公空间及共享住宿空间。上半年该领域获投事件集中在共享办公空间,共发生 7 起投资事件,像共享际和梦想加均在上半年完成两轮融资,而优客工场除了在 1 月份获得 4 亿人民币融资外,在 7 月份也刚刚宣布获得 2 亿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可见共享办公空间领域的融资速度也非常快,且金额向头部项目集中。

  在共享住宿空间领域,上半年追踪到 1 起投资事件,即做共享民宿空间的 Locals 路客旅行完成 1000 万美元的融资。

  另外,还有致力于打造线下大型的共享学习中心,立志成为教育领域「Wework」的嗨课智能小铺空间获得 1500 万人民币的 Pre-A 轮融资。

  对于空间的共享在接下来应该还会有更多的模式产生,但很多项目实际上是披着「共享经济」外衣的「二房东」,其本质还是租赁,而并不是对剩余闲置空间的利用。

  关于目前国内的互联网新概念之「共享经济」尽管还存在很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通过共享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例如:共享单车方便了人们的短途出行,共享充电宝也解了部分用户在手机没电情况下的燃眉之急。。。。。。

  但是,中国市场向来就是一个不够理性的市场,一旦某个概念能够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各种创业者就会一窝蜂的跟上去蹭热点,本来的蓝海市场迅速转变为红海,形成恶性竞争,这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经历了这么多所谓的「风口」,创业者们应该变得更加理性,更多的去考虑商业的本质。价值始终是衡量一家企业的唯一标准,否则在风口上被吹得有多高,最后摔得也会有多惨。

  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更应该从终局想问题。“繁华过后是忧伤”,无桩分时租赁自行车,在看似可行的商业逻辑和业务模型之外,实际上可影响这个行业的终局的变量实在太多,业务模型的关键环节被击碎的可能性也随之扩大。无桩分时租赁自行车,可以成为汽车、公共汽车、地铁之外的补充模块出行方式,但针对其本质的“伪共享经济”特点、资本过热等原因造成的提前进入“囚徒困境”状态,还是那句话:在斗兽场式埋身肉搏的竞争状态下,只有资本作为护城河的项目,商业价值真的有他们的估值倍数那么大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