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的弊端

触控感测

206人已加入

描述

  从技术水平的角度来看,人脸是唯一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就可以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他生物特征的采集过程,如指纹、掌纹、虹膜、静脉、视网膜,都需要以用户的主动配合为前提,即如用户拒绝采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特征信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通过人脸识别身份,符合人的视觉识别经验,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如人们在采集指纹和虹膜时,会担心隐私泄漏,但是每天被街头的几百台监控摄像机拍摄,却不感到被侵犯,因为人脸天生就暴露在外,被认为是识别身份的天然特征。那么我们来讲讲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弊端吧。

  人脸识别技术的弊端——人脸识别率

  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人脸识别 技术是指利用分析比较的计算机技术识别人脸。

  “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在用户配合、采集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在用户不配合、采集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现有系统的识别率将陡然下降。人脸识别技术远未达到实用水平,还存在着诸多的挑战性问题需要解决。”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谭晓阳这样介绍。

  比如,人脸比对时,与系统中存储的人脸有出入,例如剃了胡子、换了发型、多了眼镜、变了表情都有可能引起比对失败。也就是说,人如果发生微小变化,系统可能就会认证失败。如今,保守估计,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能达到95%,但没有达到100%。同时,对于双胞胎,由于相似特征太多,人脸识别基本不可能完成。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张小博也认为,光照、姿态、装饰等,对机器识别人脸都有影响。目前在美国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其在做测试的时候,识别误读率也有1%。

人脸识别技术

  苏光大称,如今,对于非配合情况下的人脸图像采集,遮挡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在监控环境下,被监控对象可能会戴着眼镜、帽子等饰物,使得被采集的人脸图像有可能不完整,从而影响了后面的特征提取与识别,甚至会导致人脸检测算法的失效。如何有效地去除遮挡物的影响,是非常紧迫的研究课题。

  同时,随着年龄的变化,面部外观也会变化,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对于不同的年龄段,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率也不同。年龄变化对人脸识别算法的影响也必须得到解决。

  此外,虽然随着人脸数据库规模的增长,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将呈现下降,如何维持或提高大规模应用环境下的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率,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人脸识别技术的弊端——隐私

  据国外媒体报道,顶级社交网络公司 Facebook在去年已悄悄推出自动识别照片人物这一人脸识别技术,引发新一轮的隐私泄露担忧。

  Facebook的“标签推荐”功能使用面部识别技术,使用户为亲友添加标签这一操作更为快捷。Facebook为用户自动开启此项功能,该项功能已在美国和大多数国家启用。Facebook在面对外界质疑时回应,“推出这项服务时,我们原本应该让用户更为清楚。” Facebook还通过声明表示,照片标签推荐功能仅在向Facebook上传新照片时启动,只有好友才被推荐,并且用户可通过隐私设置关闭该功能。

  谷歌PICasa和苹果iPhoto等照片软件和在线服务也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但Facebook拥有5亿多用户,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势必会引发更为棘手的隐私问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