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电距离怎么测量_爬电距离实际应用

电子常识

2653人已加入

描述

  爬电距离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的带电区。

  爬电距离怎么测量

  爬电距离测量方法和过程如下:

  1、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

  2、确定材料组别(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其划分为:Ⅰ组材料,Ⅱ组材料,Ⅲa 组材料,Ⅲb组材料。注:如不知道材料组别,假定材料为Ⅲb 组)

  3、确定污染等级;

  4、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要求值: 电气间隙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GB4943:2H 和 2J和2K,60065-2001表:表 8 和表 9 和表10)

  5、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决定距离。

  爬电距离定义: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怎么计算

  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气间隙≥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实际应用

  在电气上,对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和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有关,和绝缘材料的耐泄痕指数有关,和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

  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在两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表面可能出现的污染物出现爬电现象。

  爬电距离在运用中,所要安装的带电两导体之间的最短绝缘距离要大于允许的最小爬电距离。

  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先进的设备与产品标准中均有此规定值。

  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爬电距离。爬电距离的大小和工作电压、绝缘材料等直接相关,同时注意不同的使用环境也会有所影响,如气压、污染等。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两个概念,在进行判断时必须同时满足,不可以相互替代。

  电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电压的峰值,电网的过电压等级对其影响较大,

  爬电距离取决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绝缘材料的CTI值对其影响较大。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所以根据定义,爬电距离任何时候不可以小于电气间隙。当然对于两个带电体,是无法设计出爬电距离小于电气间隙来的。

  爬电距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器件之间或导电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UL、CSA和VDE安全标准强调了爬电距离的安全要求,这是为了防止器件间或器件和地之间打火从而威胁到人身安全。

  绝缘子爬电距离是指绝缘子正常承载运行电压的两部件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的和。

  注1.水泥或其他非绝缘的胶合材料表面不能看做爬电距离部分;

  注2.如果绝缘子绝缘件部分地覆盖有高电阻层,例如半导电釉,那么这样的部分应考虑作为有效的绝缘表明并且其中的距离应包括在爬电距离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